华夏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古人在天文、历法、季节、祭祀以及农业耕作的需要,总结出许多重要的日子,就演变成后来的节日。古代的节日很多,有些节日延续迄今,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代的主要节日有:
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日,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古人传说,正月一日是鸡日,二日是狗日,三日是猪日,四日是羊日,五日是牛日,六日是马日,七日是人日。唐代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说:“人日题诗寄草堂。”这里就说到了人日。
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
,也称元日,也就今天的元宵节。按照旧日的习俗,元宵夜要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所以元宵日又叫做灯节。欧阳修《生查子》中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就是对元宵灯夜胜景的描绘。
社日
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分成春社、秋社。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王驾《社日》诗中说:“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里描绘的是春社的景象。
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另一个计算时间,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或一百零六日,所以人们也把“一百五”或“一百六”,当成寒食节的代称。例如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中说:“时当一百五。”就是用“一百五”代指寒食节;元稹《连昌宫词》诗中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就是用“一百六”代指寒食节。寒食节的初设,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介之推。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花朝日又叫百花生日。
清明
农历在三月上旬,阳历在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清明即清明节。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风俗。
上巳
农历三月三。三月三日是曹魏以后才固定下来的日期,起初是定在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时人在上巳日这天走出户外,来到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修禊。后来上巳日变成了水边饮宴、游春踏青的节日。杜甫《丽人行》诗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绘的就是上巳日的胜景。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也
叫端阳节,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举行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船被做成龙形,就发展成龙舟竞渡。端午节在唐代以后,被规定为十大节日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伏日
有三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做初伏,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做终伏或末伏,总称三伏。伏是隐伏避暑的意思。
七夕
农历
七月初七。古代传说,七月初七夜,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夜。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人们把中元看成是鬼节。
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一吃进嘴巴,就化成了烈火,于是目连向佛求救。佛为他讲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来救度他的母亲。由于中元与鬼有关,后来就发展成了鬼节。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人们以为是一年中最圆的,而且秋天气候凉爽,也适合外出赏月。月圆象征团圆,所以中秋这天,游子的怀乡情绪往往最浓。古典诗歌中有许多表现。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又叫重九、九日。古人把九看做阳数,九月九日,日月都是九,所以叫做重阳。据说重阳这天,带茱萸囊登高山,饮菊花洒,就可以避祸,所以古人在这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农历在十一月下旬,阳历在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间。冬至即冬至节。古人们认为冬至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就开始一天天地长起来了。冬至的前一日叫做小至。古人认为冬至前是阴气最重的时候,冬至则一阳生。北方许多大部地区特别重视冬至,认为“冬至大如年。”
腊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汉代的腊日是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这一天也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腊日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小年
小年有南北之分,北方地区为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南方地区为二十四。小年有“除尘、祭灶”风俗。
除夕
农历一年里最后一日的晚上。除有除旧布新的含义。一年的最后一日叫“岁除”,晚上叫“夕”,所以一年的最后一日叫“除夕”。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风俗习惯也有差异,重要节气、节日不止是这些,欢迎广大网友们在评论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