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风水对家人的影响(墓地影响儿子还是女儿)
农村流传一句俗语:“埋父不如葬母”。这句话看起来不禁让人疑惑,天下父母不都是一样的吗?难道父母去世时,安葬父亲和母亲有什么区别吗?
在过去农村人的传统观念中,还真有这样的区别。这里请不要误会,这里的“不如”,不是说葬礼的开支谁大谁小的问题,而是旧时农村一种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父亲的坟和母亲的坟相比,母亲的坟要“顾”后人一些。
1、在农村“埋父不如葬母”有哪些民俗说法呢?那么农村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说法呢?这里先介绍一下“埋父不如葬母”这句话在农村有哪些民俗方面的说法。
“埋父不如葬母”这句话,到底出自何朝何代,现在已无法探究了。农村老人通常把这句话列为“古话”,说明这句话在农村流传比较久远了,应该是出自古代无疑了。旧时农村,人们通常把这句俗语看作是一种风水方面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葬坟方面,父亲的坟无论风水如何好,都不如母亲的坟好。
这种说法源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非常尊重祖先,古代时,当家里的老人去世后,要给他们找一块好地方安葬,并把安葬老人的坟墓称为“阴宅”,人住的房屋称为“阳宅”。阳宅讲究对地理环境的选择,使人住着舒适,生活方便,人们认为祖先居住的阴宅,也应选择地理环境好的地方。不管是阴宅还是阳宅,人们都把地理环境称为“风水”。
“风水”这一名词最早见于晋代时期的郭璞,他写了一本名著《葬书》,书中说: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自此以后,“风水”一词就开始在我国古代流行,成为一门学问。但是,后人认为,“风水”一词只是郭璞提出来的,这门学问的起源要追溯到战国时代。“埋父不如葬母”指的就是父亲的坟墓和母亲坟墓的“风水”,即使父母的坟墓的“风水”一样,而葬入土里的父母两人,母亲比父亲更能守住“风水”,更能荫庇子孙后代。
事实上,这句俗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观念:现实生活之中,母亲与父亲相比较而言,大多数的母亲要比父亲“顾家”一些。因此,人们迷信地认为,父母去世以后,母亲的坟比父亲的坟对后代要“顾”(护佑、荫庇的意思)一些。
“埋父不如葬母”,又说成是“葬父不如葬母”,是过去流传比较广的一句农村的风水俗语。
在农村,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也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人们迷信地认为,葬在一个坟山上父母的坟,母亲的坟比父亲的坟要“管事”多了,或者说“顾人”多了。“管事”和“顾人”是过去农村人的习惯说法,对去世的父母来说,就是还照顾他的儿孙,换一句话说,就是荫庇儿孙的意思。
也就因为如此,在旧时农村衍生出一些迷信的说法:
比如说,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如果是先葬男人,坟山会变得一般,如果是先葬女人,坟山就会变得更好。
又比如说,旧时农村人认为,母亲的坟葬得好,既可以使后代人丁兴旺,也可以使家里财运发达,且后代长盛不衰。而父亲的坟葬得好,可能会出大官,但对后代人丁稀少,后代只能是一时光鲜。
当然,这些都是旧时农村迷信的说法,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自然不可信。
有了这些说法,旧时农村,人们对母亲坟地的选址、下葬的日子格外用心和严格。比如,过去母亲去世后,有的人为了给母亲选一块好地,宁可“安厝”(又称搁厝),也就是在野外临时找一块地停放,等相中了好地,或遇到了好日子,才将灵柩正式下葬。而对父亲坟地的选址,相对来说就要随便一些,能够过去就行了,像“安厝”这种待遇,相对来说,父亲要比母亲少多了。不过,有的地方普遍去世老人“安厝”习俗,就另当别论。
过去,农村清明祭扫时,一些地方(并非所有的地方)的祭祀仪式大多设在女先人坟前,比如母亲、祖母、曾祖母等女先人。有些地方有这样的说法:“进山敬祖婆,入堂敬祖公”。意思是说,到坟山上主要是祭祀祖婆,到祠堂主要是祭祀祖公。从这说法可以看出,祠堂供奉的祖先,是按照古代封建礼法中的“男权”思想,男性先祖,也就是姓氏家族占主导地位,到了坟山上,就不受封建礼法律约束了,可以把女性先祖放在祭祀的重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祖婆”和“祖公”,并非现代汉语词典里所解释的祖母和祖父(有些地方有此称呼),而是指所有的女先人和男先人。长江流域很多农村方言中,把坟称为“祖”,把坟山称为“祖山”。因此,在一些地方“祖婆”和“祖公”是女先人和男先人的专用名称,对活着的祖父祖母不能用这种称谓。
2、为什么农村会有“埋父不如葬母”的说法呢?农村俗语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埋父不如葬母”这句俗语形成于我国古代农村,反映的也是我国古代农村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
上节说到,“埋父不如葬母”的农村说法,主要是人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母亲在世时比父亲要“顾家”,因此,人们同样认为母亲去世后,她的坟墓也比父亲的坟要“顾”后代。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旧时代农村人普遍对父母对家庭责任心的看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认为母亲对家庭比父亲更能承担责任,其中既包括当时人们对父亲的误解,也包括男权社会的少数父亲确实不负责任。
一是“孩子谁带跟谁亲”
封建时代是农耕社会,农村家庭的模式,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养家糊口,整日在外奔波忙碌,女人则在家相夫教子。这样,父亲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就短一些,母亲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就长一些。特别是一些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男人要么外出经商,要么外出务工,长年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农村有一句俗语说“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指的就是有男人在外经商或务工的夫妻。这种男人与妻子的团聚时间少,与子女的团聚时间也同样如此。
过去农村,如果有人问不太懂事孩子:“父亲和母亲哪个亲?”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与母亲最亲近。现在农村,人们也喜欢问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爸爸和妈妈哪个亲?”除此,他们还会问:“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哪个亲?”或者“外公外婆与爸爸妈妈哪个亲?”就连孩子的爸爸妈妈也可能会这样问,主要是现在农村孩子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务工,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的,被称为“隔代亲”。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怎么样,这些长年在外务工的父母心里没有底,才忍不住这样问。
现在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孩子谁带跟谁亲”。实际上,这个说法不仅只有农村才有,在城里也同样有这种说法。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孩子就跟爷爷奶奶亲,由外公外婆带大,孩子就跟外公外婆亲,由爸爸妈妈带大就跟爸爸妈妈亲,有的甚至由姑妈姑父、姨妈姨父、叔叔婶婶、亲戚邻居等带大,他们就跟这些带大的人亲。这个道理很简单,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他们由谁带大,跟谁的感情就好。同样的道理,孩子们也觉得谁是把他们带大的,谁对他们最牵挂。
有的事情,在亲人骨肉之间比较神奇。比如,农村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爷爷奶奶把孙子或孙女带大后,他们临终时,孙子或孙女在外面没有回到身边,就是迟迟咽不了气,当老人牵挂的孙子或孙女回到身边后,立马就咽气了。有的爷爷奶奶就是咽气后,孙子或孙女外出不回来,眼睛和嘴巴闭不上,任谁用手去抹,也合不拢,当孙子回到家里,哭喊几声,只用手轻轻一抹,老人的眼和嘴就合上了。这就是农村人所说的,老人临死或者死了还牵挂着与他们感情很深的孙子或孙女。
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农村,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说子女在父母之间,与母亲要“亲近”一些,与父亲要“疏远”一些。“亲近”就是感情好一些,而“疏远”就是感情要淡一些。
事实上,旧时农村子女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要少一些,对父亲在感情有隔阂,从而心里就产生了误解。父亲为了家庭,长年在外奔波劳累,付出得太多,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现在一些农村孩子对长年在外务工的父母一样,为了家里能过上好生活,父母在外累死累活,节吃俭用,只有自己清楚,孩子们未必能理解。如果说过去在外奔波劳累的父亲,或者现在在外务工的父母,对自己孩子感情不深,也真是冤枉了他们,但是孩子与他们的感情不太深,又是一种生活现实。
二是“宁跟讨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
“宁跟讨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是一句流传在农村的俗语,意思是说,夫妻要离婚时,孩子在父亲生活还是跟母亲生活的选择上,宁愿跟着母亲吃苦受累,哪怕就是母亲靠讨饭过日子,也觉得生活过得愉快,,而不愿意跟着父亲过安逸享乐的日子,哪怕父亲是当官的也不会跟着他。一句话,就是宁愿跟着母亲吃苦,也不愿意跟父亲享受。
旧时代的农村夫妻解除婚姻,与现在有差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休妻,一种是和离。这句俗语指的是和离。“休妻”是封建社会解除婚姻的一种方式,女人犯了“七条”,就可休妻,因女人是过错方,没有带走子女的权利。“和离”,即男女双方经协商解除婚姻,这就如同现在夫妻协议离婚类似,女人有权带有自己的财产和带走子女。俗语中所说的“讨饭”,母亲未必真的讨饭,过去的人认为没有比讨饭的日子过得差了,只是一种假设或者打比方;俗语中的“当官”,父亲未必真当官,过去的人都认为当官的人日子过得好,这也是一种假设或者打比方。
孩子愿意跟母亲,是因为孩子能够从母亲那里,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无微不至的爱。母亲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细心,和蔼可亲,孩子的一举一动,母亲都能读懂,再加上善于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爱比较专注,更多的是讲究“里子”,而不是“面子”。孩子认为母亲更值得依靠和依赖。因此,哪怕生活条件再艰苦,不是那么好,孩子还是愿意跟着母亲生活。这也就是平时人们把母亲称为“慈母”的原因。
父亲平时在孩子面前比较严肃,不太容易接近和沟通。在关心孩子方面往往精心大意,总是忽略孩子真正的想要得到的东西,而对孩子的要求又过于苛刻。因此,父母只能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但在感情上总是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也不是那么地关心孩子。这也就是平时人们把父亲称为“严父”的原因。
由于旧时的农村,妇女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处于弱势地位,讲究“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大多数妇女在婚姻方面比较专一。在孩子的印象中,母亲非常“顾家”。而父亲就不同,享受封建赋予的“男权主义”特权,妻亡可再续,条件允许可娶三妻四妾。有的父亲甚至抛家弃子,到外面寻欢作乐。在孩子的印象中,有一些父亲(不是所有的)不但不“顾家”,反而“败家”。
也就是因为有以上几方面的原因,旧时代农村人,从感情上来说,孩子更亲近母亲,从信任的角度来说,孩子更加相信母亲。
人们因受到这些感情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父母坟能否荫庇后人这种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于是产生一种联想,认为母亲在世的时候,非常“顾家”,死后葬的坟也还一样“顾家”。而父亲在世时没有母亲那么“顾家”,死后也没母亲那么“顾家”,说不定到别的地方去了,“照顾”别人家去了。
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由于旧时代农村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也就形成“埋父不如葬母”迷信观念,这种说法也就不足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