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解梦

解梦

梦见杏树结了好多黄杏(梦见杏树结了好多黄杏并摘下吃了一个)

2023-05-14解梦
新京报快讯(记者陈琳)本周末,海淀区山后3千余亩“贡杏”玉巴达,从山脚到山上陆续成熟,吸引不少喜食鲜杏的游客前往游览采摘。记者了解到,玉巴达杏在北京有记载的栽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本周末,海淀区山后3千余亩“贡杏”玉巴达,从山脚到山上陆续成熟,吸引不少喜食鲜杏的游客前往游览采摘。记者了解到,玉巴达杏在北京有记载的栽植历史已经500多年,曾经“从四季青往海淀后山(西六环外)遍地都是”,到如今只剩最后3千余亩,海淀区也采取了“抢救”老品种行动。

百年老杏树设立围栏、GPS定位

老话讲“芒种至,见黄杏”,说的就是鲜杏会在24节气中的芒种前后成熟。记者在海淀区缘聚园鲜杏采摘园看到,这里的杏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黄绿带红的玉巴达杏挂满枝头,散发出鲜杏特有的清香,吸引了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往采摘。“个儿大皮薄,咬上一口糯软酸甜。这可是不少北京人心里的老味道。”前来采摘的市民郭阿姨说。

海淀贡杏成熟,吸引不少市民前往采摘。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琳

在杏园深处,有一棵杏树围上了栅栏,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侯进介绍,这棵树的树龄已经超过百年了,为了保护玉巴达这个品种,海淀区采取了抢救行动,“我们已经找出了20多株百年老树,进行了建档保护,包括给树木围上栅栏、进行GPS定位,给种植户补贴有机肥等,这项工作还在继续。”

根据海淀区志记载,“海淀地区栽培杏已有500多年历史,品种繁多,资源丰富,产于北安河的优良品种玉巴达,明代曾为贡品”。相传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行军至海淀西山,又累又饿,忽见一棵杏树上的果实又大又圆,采下食之,酸甜适口,汁多味香,味道极其鲜美,于是将该杏树赐名“玉巴达”。

据了解,海淀区现有玉巴达杏3千余亩,主要集中在苏家坨镇的北安河村、管家岭村、草场村、西埠头村、七王坟村、车耳营村等村。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宜杏树生长,配以高品质的山泉,使玉巴达杏风味浓郁,香甜爽口,是海淀杏的代表。

“抢救”老品种,计划申请国家农业文化遗产

玉巴达杏是海淀的特有品种,“可以说这是真正的北京老味道。”侯进说,玉巴达杏是海淀区第一个地理标识产品,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经济效益的挤压,现在玉巴达杏的种植面积正在缩减,到目前海淀还剩最后3千余亩。而鼎盛时期,玉巴达杏的种植面积“从四季青往海淀后山遍地都是”。

海淀区农科所所长郑禾介绍,杏和别的果品不一样,它成熟以后,很快就会掉落地下,“尤其是最近气候比较干热,所以它成熟的速度非常快,从现在开始一直往后推10天左右,都是最佳采摘期。”这既是杏的特点,也是缺点——鲜杏往往要在七八成熟时采摘,但这时候口感并不好,一方面市场反响不佳,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损坏率较高,不像樱桃耐贮存、经济效益好,因此果农不愿意种植。

记者在海淀阳台山附近的果园看到,不少杏园中夹杂着樱桃采摘园,这些园子在之前都是种杏的。郑禾介绍,从2013年起,海淀农科所启动了海淀杏产业提升项目,通过寻找百年杏树,收集挖掘杏树传奇与故事传说,为百年杏树挂牌,开展保护工作。但当年杏树栽植面积有4千多亩,这么多年保护下来,栽植面积还是不可避免地在缩减。

郑禾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玉巴达杏种植面积逐渐缩减到品种灭绝也是有可能的。“一旦这个品种灭绝,再也无法恢复,这对种业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损失。而且我们也有义务让老口味继续流传下去。”

侯进也介绍,海淀区在持续开展玉巴达杏的“抢救”工作,下一步计划申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从老品种的保护角度,继续挖掘老杏树,通过建立档案、设立围栏、GPS定位来进行保护,同时开展种植户培训,提高他们种植的能力和积极性,让老品种果树持续发展。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璐 校对 刘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