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三候
空气中充满了冬日无存的温暖,马上就是立夏了,又是一个夏天即将到来。“滚滚麦浪立夏时,荷塘浮萍蜻蜓驰”,在立夏,所有的生命都将焕然一新,焕发光彩,其中便有“三候”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立夏三候分别是什么,三候指的是哪三候呢?
立夏三候分别是什么
所谓的“三候”即:“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鸣叫,接着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三候,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他们将立夏划分为三候,分别是“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和“三候,王瓜生”。所谓“初候,蝼蝈鸣”中的蝼蝈,就是蝼蛄,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纷纷从土里钻出来。而所谓的“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的到来,表示春天已经离去,夏天就要开始,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因此立夏是农忙的节气。
为什么立夏分为三候
我们的祖先将一年四季分为了24个节气,通常一个节气持续半个月之久。聪明的古人为了将对气候的探索分析更为细致,又提出了三候的说法。因此立夏三候是指立夏节气这段时期内,将气候与大自然现象细化的三个阶段。
三候,既应用于中医,表示浮、中、沉三种脉象,又应用于气象,用来表示节气。中国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故此,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七十二候。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有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