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风水

风水

卫生间的中外风水(卫生间风水禁忌与破解)

2023-05-20风水
对我们现在来说,洗澡是一件很普遍而且自然的事情,基本每天我们都需要洗澡。我们对于古人洗澡的想象,似乎更多来源于电视剧中,人们在盛满热水、飘着花瓣的木桶中沐浴。其

对我们现在来说,洗澡是一件很普遍而且自然的事情,基本每天我们都需要洗澡。我们对于古人洗澡的想象,似乎更多来源于电视剧中,人们在盛满热水、飘着花瓣的木桶中沐浴。其实沐浴洗澡,不仅仅是一个清洁身体的行为,逐渐还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沐浴文化也不仅仅为我们中国独有,西方也是有沐浴文化的。比起我们静态自然的沐浴文化,西方的沐浴文化显得开放而发展。沐浴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现象,它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那么中西方沐浴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是怎么样的,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呢?

一、中西方沐浴文化之间的差异

如果说中国的沐浴文化是静态的、自然的,那么西方的沐浴文化则偏向于开放与发展的。中西沐浴文化之间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沐浴的目的、沐浴的发展方向、沐浴的行为方式和沐浴的器具偏好等方面。

1、沐浴的目的不同

以希腊和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沐浴文化的诞生,是伴随着清洁身体的需要和对性的关注而发展起来的。与中国把沐浴跟神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是,西方在沐浴文化中关注的对象更多是人。所以,西方的沐浴过程中除了关注基本的清洁外,更多会关注人的享受与舒适。

而从中国的沐浴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沐浴似乎更多是作为一种礼仪发展并记入文字记载中的。中华民族的诞生之初,首先要为生存而与自然争斗。因此,人丁的兴旺和强壮的身体就成为了理想。因为是大河文明和农耕文明,所以风调雨顺便成为对自然的美好祈望。

沐浴,一方面可以抗御疾病使身体强壮,另一方面洁净身体体现一种庄重感、意味着洁身和洁心一样也是表现对神灵的敬重,因此沐浴与礼仪联系在了一起。在这样的沐浴过程中除了清洁身体等的功用以外,更多的是一种仪式和象征。

2、沐浴的发展方向不同

因为西方的沐浴文化的关注主体和对象是人,他们在沐浴过程中要追求人的享受与舒适,那么自然而然便会关注到器具、设施和环境等外在条件了。这种对沐浴的客观条件的追求,促进了西方沐浴的发展。西方后期发展出铜制品尤其是白铁皮浴缸,这些行业带动了金属水管水龙头、下水道等物品和产业的发展,甚至安装行业也随之出现。

现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以及淋浴设施在19世纪出现。厨房、厕所的卫生革命紧跟其后。加温洗浴水的煤气和电也在19世纪被开发出来,锅炉开始使用,他们使这个领域如虎添翼。一场卫浴革命的爆发引发了数不清的科学灵感。物理、化学、防疫、城市地下建设甚至专利发明保护行业等现代观念也因此得到促进。

而中国的沐浴文化在最初关注的更多是一种礼仪,是对神的虔诚和崇拜,人作为主体和主要关注对象是后来的事情。再加上道德的禁欲和中国的过分内向型压抑社会潜在影响了社会的许多方面。

中国的沐浴仅仅是清洁身体和一种仪式和象征,对于器具、设施和环境等外在条件并没有过分关注,这也使得中国的沐浴对于相关技术的促进作用也就相对较弱了。虽然我们的沐浴文化中催生了与中医紧密联系的独特的中华药浴,但其虽然产生较早也同样发展缓慢。

3、沐浴的行为方式不同

西方的沐浴是追求一种动感的沐浴方式,西方的沐浴方式大多离不了淋浴,这除了节水的原因外,更是因为他们追求一种水流遍全身的感觉。即使是浴缸,也要追求动感,他们甚至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沐浴器具。在沐浴的频率上,因为西方人更容易有体臭,所以他们的洗澡频率也相对较高。

不过,在中世纪时期,在专制封建思想和宗教因素的影响下,西方也曾有一段时间是禁止洗澡的,甚至还有专门的宗教禁令。

比起西方所喜爱的淋浴,中国传统的沐浴方式比较钟情于静态的“泡”,小到洗浴用的木桶,大到公共浴室的大热水池,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洗澡如果少掉了“泡”这一环节则洗澡从严格的意义来说是不完善的。因为只有静静的“泡”着才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才能体味到生命的享受,才有一种沐浴之后新生的感受。在沐浴的频率上,便会少一些了。

以至于在近代有众多的人人把个人卫生视为改良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连篇累犊地发表评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黄炎培就曾历数中国人不爱洗澡、不勤换衣服、不爱打扫、随地吐唾,抛弃废物等陋习。

4、沐浴器具的偏好不同

西方的沐浴文化因为追求人的享受和舒适,所以开发了多种功能和多种形式的沐浴器具。不过西方还是更钟情于大理石、金属、陶瓷等制作的“冷”性沐浴器具。而且由于西方的沐浴器具大多用密度较高的材料制作而成,其搬动并不容易,因此在很早以前家庭的沐浴空间就已经形成。

中国的沐浴器具更多用的是桶和盆。不知为何中国人对木材似乎情有独钟,不仅建筑用木材建造,家具也用木材制造。至于沐浴器具,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对木材制成的“温”性沐浴器具更为喜爱。直到近代,沐浴器具才更多地由别的材料来代替。中国由于制作沐浴器具的材料较轻,调换和搬动器具的位置容易得多,所以中国独立的沐浴空间在很晚的时候才出现。

二、中西方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带来了差异

古代希腊被视为欧洲文化的发祥地,三面环水,海岸线绵长,境内多山,陆上交通不便,且耕地有限,促使古希腊人对外扩展,发展海上贸易。这种开放型的地理环境,也奠定了欧洲开放型社会的基因。以希腊为代表的传统西方沐浴文化是在海洋性质的商业文化为背景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文化注重空间的扩张和征服,追求“富、强、动、进”,所以西方的沐浴文化是开放的和发展的。

中国在四面合围的环境中自成一统,而且腹地广阔、资源丰富。中华民族是诞生在一片辽阔的大陆上的古老民族,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固步自封的生活观念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拥有富饶充沛的物质资源,人们生活全靠自给自足。

另一方面,卫生条件的建设需要的是城市聚居,这样下水管道等建设事业才会得以发展,而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并没有这种内生动力。所以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沐浴文化是追求“安、足、静、定”的,是偏向于静态和自然的,而不能像西方那般去发展。

三、中西方之间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了差异

西方一直是尊重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重视人的利益与需求。这种人本主义精神早在古希腊文明时代就已存在,在欧洲文化的传承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对人的重视和关注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沐浴文化中也体现出了对人本主义的追求。

西方的沐浴文化中以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推动了沐浴文化和沐浴器具的发展。人有清洁身体污垢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沐浴器具,为了改善沐浴的环境。基于人们审美的需求,沐浴器具的装饰风格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为了享受更为健康的沐浴方式,还坚持不懈地推进淋浴器具的革新等等。从人的需求出发,积极推进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沐浴方式,沐浴器具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得欧洲的沐浴文化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繁荣发展。

中国的沐浴文化则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儒家所倡导的“礼”治天下,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沐浴文化。在这种传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沐浴文化和沐浴器具也呈现出礼教文化的色彩。沐浴被冠以礼教文化,从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约束人们沐浴行为的作用,讲究要对人们进行身心健康的引导。

根据的《礼记》的记载,商朝的成汤便曾盘上刻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箴言,意指沐浴可以除垢,使身体焕然一新,也希望通过沐浴提醒自己精神上的弃旧图新。中国的这种沐浴文化是对对等级制度的遵守,对礼仪风尚的遵循,沐浴文化无论是目的行为还是沐浴器具都透着礼教文化的气息、因此对于人的需求方面,除理对身体的除垢清洁外,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中国的沐浴文化无法促进沐浴相关方面的发展,更偏向于一种自然和静态。

结语

西方的海洋文明和开放型的社会,以及对人本主义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沐浴文化开放和发展。而中国的沐浴文化因为受到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观念和传统礼教的影响,偏向于自然和静态。中西方之间沐浴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沐浴目的、沐浴器具、沐浴行为方式和沐浴的发展方向等多种方面的不同。这和他们彼此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近代,列强用炮火叩开了中国的国门,也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带到了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这种以舒适和享受为主流的、开放发展的沐浴文化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中国农耕时期所产生的沐浴文化。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用到的也是西方现代化的沐浴器具,也深受西方沐浴文化的影响。我们能否重新找回传统,寻找到将本土文化和全球化相接轨,适合自己的沐浴文化发展方向呢?

参考资料:

《礼记》

《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