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起名

起名

姚姓带怡的女孩名字(100分的姚姓女孩名字)

2023-03-30起名
01清史里有句话,叫做“流水的康雍乾,铁打的张廷玉。”张廷玉何许人也?作为一个在满清朝廷里混饭吃的汉臣,他身后背着太多的牛逼称号: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

01

清史里有句话,叫做“流水的康雍乾,铁打的张廷玉。”

张廷玉何许人也?

作为一个在满清朝廷里混饭吃的汉臣,他身后背着太多的牛逼称号: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三朝元老、诸皇子老师、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人···

虽然说清朝一直号称自己追求民族大和谐,但地球人都知道,汉臣和八旗子弟的阶级差距很大很大很大,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清末,才有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于家国危亡之际撑起了朝堂的大半边天。

而在之前的两百年时间里,汉人中唯有一个张廷玉,勉强算得上是“重臣”。

说起张廷玉的发家史,其实超级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

比你出身好的人,比你更聪明还更努力!

张廷玉老家安徽桐城,张氏乃是当地望族,出了名的宰相世家,张廷玉的老爹张英,是康熙朝的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他出生时,老爹刚刚授了翰林院编修,是康熙钦点的第二名,正当盛宠。

家学渊源下成长起来的张廷玉,三岁能背诗、五岁会写文,这些技能都是天生的。别人的童年都在摸泥鳅玩蹴鞠,张廷玉已经开始读《尚书》、《毛诗》了。

张英每天下朝回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沏上一壶新茶,把儿子叫过来,背诗经。

不管老爹问什么文章,他都能对答如流,喜得老爹乐滋滋写下:“已通典诰兼风雅,远胜而翁十岁时”。

12岁那年,张英带着一家子去龙眠山踏青,张廷玉面对满山美景,随口吟诗,张英听到后,啧啧称赞:“喜看玉儿刚十二,也能捉笔咏寒蓉”。

这小子,将来有出息!

02

老爹张英的仕途一帆风顺,一直做到了大学士,但乖儿子张廷玉却没有沾多少光。

有个牛逼的老爹,在别人眼里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却也成了张廷玉事业上的绊脚石。

26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科举,没想到,总考官竟然是他爹!

虽然皇上说了举贤不避亲,但老爹考儿子,旁人难免说闲话,张廷玉不得不缺考了。

两年后他再度参加科考,却收到了发妻姚氏病故的消息,张廷玉悲痛欲绝,无心考试,便又错过了。

直到康熙三十九年,他在饱尝艰辛后,顺利考中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年,他29岁。

为官两年不到,老父亲急流勇退,告老还乡,临走前叮嘱儿子:“在朝为官,最要紧是恭谨勤奋呐!”

有父亲成功的从政经验在旁教导,初入职场的张廷玉比别人更沉稳、得体,再加上他身为汉人却精通满文,很快受到了康熙的喜爱,擢升翰林院检讨,专门负责《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

康熙四十三年,是张廷玉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之一。

那个暮春,草长莺飞,畅春园里一片喜乐,康熙游着湖、听着曲儿,忽然想念退休的张英,于是派人把张廷玉叫过来,问:“你爹在老家过得好吗?身体怎么样?最近还咳嗽吗?有没有再纳几房小妾啊?”

张廷玉难得有如此接近圣上的机会,表现得非常恭谨,答:“父亲在老家很好,虽春夏时仍常咳嗽,但还算康健···没有纳妾。”

寒暄几句后,康熙又说:“素闻张卿有诗才,就以这湖光春色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笔墨纸砚上来,张廷玉不假思索,提笔赋诗两首七言律诗,康熙看了啧啧称赞,次日就下诏,让他入值南书房,著四品官服色,从此成为天子近臣。

“辰(早七时)人戌(晚九时)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廷玉)皆洱笔以从”。

03

张廷玉初涉朝堂,无论是修撰经书、督察科举,还是处理盐贩劫掠案、整顿吏治,他都表现出了不亚于乃父的才干。

而真正让他发光发热的,是在雍正年间。

如果说雍正是有史以来最具备霸道总裁气质的皇帝,那张廷玉就是那个“独得恩宠”的好基友。

春秋时有齐桓公与管仲君臣相交,首霸中原;十六国时有王猛苻坚戮力同心,成千古美谈,唐朝有太宗魏征,直言相谏,开太平盛世。

自古明君配名臣,千古一帝的基业也要有千古良臣来添砖加瓦。在雍正的心里,张廷玉就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人。

也许有人要问,他一介汉臣,凭什么得到雍正如此看重?

这还得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开始说起···

登基大典后,首要之事就是安排老爹的丧仪,史书记载,张廷玉“协办翰林院文章之事”,这个文章,指的就是记录康熙丧事、雍正即位细节的文字。

【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 。】

张廷玉文笔之好,可见一斑。

童年十二月,就晋升他为礼部尚书,还说:“朕再四思维,非汝不克胜任”。

一般人说“再三思考”,已经很深思熟虑了,而雍正却“再四”思考后,觉得这个位置除了张廷玉没人可以胜任,从此,张廷玉跻身中枢重臣行列。

04

四皇子胤禛初登大宝,朝中流言四起,篡位一说在之后数年内愈演愈烈,还出了曾静、吕留良的案子。

雍正为撇清质疑、巩固统治,甚至专门编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民间多有传言,这本《大义觉迷录》,其实是张廷玉捉刀代笔之作。

《大义觉迷录》里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清朝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道?

二、“朕到底是不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奸佞的皇帝?”

这本书究竟是不是张廷玉所写,已经无法查明,就像那正大光明匾后放着的,究竟是不是“传位于四子”的遗诏,已经成了一桩永久的历史悬案。

有史可循的是,张廷玉奉旨编写《圣祖实录》和《明史》,对康熙驾崩一节,他极力描述了成了康熙临终召诸皇子觐见、宣布四皇子胤禛继位的“八人受谕”场面,将一场外界传言的刀光血影的政变变成了父慈子孝的传位。

《明史》中,朱棣夺建文帝皇位,张廷玉在书里力捧朱棣而贬低建文帝,深得雍正之心。

总之,靠着一手妙笔生花的好文采,张廷玉顺利进入雍正王朝的核心权力圈。

雍正有多勤勉敬业,相信不用多做介绍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睡觉就是看奏折。

作为皇帝身边第一近臣,张廷玉自然也得陪着,起得比领导早,睡得比领导晚,这是做臣下的本分。

雍正早上四点钟就要爬起来上班,那张廷玉就得三点半起,顶多出门后窝在轿子里眯一会儿,到了紫禁城,还得下轿小步快走,才能在皇帝到养心殿前,正经跪下迎候。

天黑以后,雍正吃个晚饭看会儿小书,顶多再看点奏折,就洗洗睡了。

可张廷玉不能睡,他还得趴桌子上写奏折,看看全国各地又出了什么事儿,预备着明天上朝时说点啥···

雍正初年,清廷在西北对蒙古准噶尔部大举用兵,由于前线用兵失策,两路大军先机尽失,雍正殚精竭虑,日夜眉头紧锁。

张廷玉“日侍内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间有待至一二鼓”。皇帝感其勤勉,加升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后,又兼管吏部尚书事物。

与高官显位同时而来的,还有更多繁重的工作。

这么高强度的工作量,50岁的张廷玉有点吃不消了。

他生病了,一连几天都没法去上朝。

病好以后,他入宫去请安,雍正就跟他讲:“朕这两天正跟近侍们说,胳膊疼得厉害,幸而你来了,朕也就好了。”

张廷玉琢磨:“微臣又不是大夫,怎么还能治皇上的臂膀?”

雍正哈哈大笑:“你是朕的左膀右臂,你生病了,朕的胳膊能不疼吗?”

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雍正这么讲,确实是把他当成了自己大兄弟。

只是把张廷玉吓得不轻,连忙叩谢皇恩。

05

张廷玉能成为天子近臣,当然不仅仅因为文章写得好。

他做户部尚书时,对多年棘手的江西、浙江等省棚民问题进行整治。他认为,棚民只是垦山种麻的流徙失业者,并非不法分子。作为朝廷,一方面要挑选精干的地方官,平时安抚有方,遇事惩戒有法,另一方面编造户册,将有技勇或读书向学的棚民收录使用,从而不敢或不愿为非作歹。

他制定的棚民条例推行后,百姓安居,不再为祸地方。

雍正七年,因对准噶尔用兵,皇帝设军机处作为暂时处理军务的秘书班子,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共领其事。

文臣掌军机,多纸上谈兵误国殃民,而张廷玉,却做得很好,《清史》说:“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 。”

他不仅典掌军机,还兼任户部、礼部、吏部等多处要职,从考核官员到军政大事、从修史书到设典章条例,一手包揽。可以说,整个清朝政治制度的确立,是从张廷玉开始的。

对他的这些政绩,雍正赠诗:“还期作霖雨,为国沛殊恩。”

他为人清正刚直,从不偏私。有一年出任会试考官,有个同乡深夜拜访,大谈友情,欲语还休。

张廷玉一看,就晓得这老哥们是想让自己给放水呢,看在多年的交情上,实在不好拒绝,于是他不动声色,铺开白纸,写了首诗:

暗室无欺古所难,四知常凛寸心安。

帘前月色明如昼,莫作人间暮夜看。

我房间里虽然是暗的,可明月却将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同乡自讨没趣,悻悻离开。

还有一次,张廷玉到一户同僚家中,看到一幅山水名画,大加赞赏,回家后跟长子张若霭提了几句,儿子以为他想要那画,就私自去那官员家里,把画要了过来,挂在父亲书房里。

张廷玉回家后,看见此画,大发雷霆,责骂儿子:“我无介溪之才,汝有东楼之好矣。”

意思说,你怎么随便夺人之好呢?其子跪着向父亲谢罪,旋即将画归还其主。

张若霭画作

正因为张廷玉清廉公正,从不受贿营私,雍正非常放心让他去整顿吏治。

做吏部侍郎时,他查出一个张姓官员结党营私,人称张老虎。张廷玉立刻下令严惩,但这张老虎在朝中人脉很广,朝中权贵都替他开脱,张廷玉不为所动,宁可得罪同僚,也要将此人伏法,民间皆赞其为“伏虎侍郎”。

虎父无犬子,在张廷玉声名最隆时,儿子张若霭科举考上了一甲探花,放在常人家里,老早就放炮仗庆祝了,但张廷玉听说后,却惊慌失措,连忙跑进宫里去谢罪,向雍正“免冠叩首”,恳切请求降低其儿子榜上名次。

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

当年张廷玉自己参加科举时,父亲张英也因自己主考,不让儿子去考试,以致耽误了好几年,就是为了避嫌。如今自己位极人臣,儿子就算是凭本事考上的,也难免有人说闲话,更怕皇上疑心张家权势过剩。

对于臣子的这份“懂事”,雍正表示非常理解,于是将其子改为二甲一名,并把这件事在谕旨中公布,表扬他的高风亮节。

张廷玉擦了擦额头冷汗,叩谢皇恩。

张廷玉书法

06

张廷玉为官,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上,但他一直恪守本分,将自己的姿态放在皇帝秘书的身份上,这对控制欲很强的雍正来说,自然喜欢。

雍正八年 (1730年),雍正曾赏银20000两,张廷玉辞谢,皇帝说:“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

你是大臣中第一卖力的人,赏点银子算什么?

当雍正身体不舒服时,凡有密旨,悉交张廷玉承领,说:“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

在朝臣中,只有你一个人值得信任啊!

其实,雍正并不像康熙那样对汉族文化有着狂热,甚至他对科举是有些不满的,而科举出身的张廷玉竟能得到重用,实在是一大奇观。

雍正固执地认为,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们最难管控,因为他们善于隐藏包裹,彼此袒护,不易被察觉,一不小心就会被迷惑过去,且不是个体问题,而是历朝历代不断积累扩大的问题,对国家和政令的危害也更大。因此他一再表示要把官场中科甲人的“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回乡祭祖,动身前一天,雍正送他一件玉如意,并祝他 “往来事事如意 ”,同时赠送物品及内府书籍52种,《古今图书集成》只印64部,独赐张廷玉2部,还着“所过地方派拨兵弁护送,并文武官员迎接 ”。

没过几天,皇帝就想他了,于是给他写信:“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没有分离,我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

所谓伴君如伴虎,这种信任和亲密,在某种程度上对张廷玉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儿。

由于知道了太多的中枢机密,张廷玉在他的随笔《澄怀园语》中写道:西汉重臣孙光办事周密谨慎,从未出过差错。每次放假归来,与兄弟、妻子、儿女聚宴甚欢,却从不提及朝廷政事。有人问孙光,宫廷中的花木如何?孙光嘿嘿不应。

他常常用孙光的故事来警醒自己,“真神仙必不说上界事。”

不光对家人缄口不言,就连很多经他举荐上位的朝臣,他都不让人知道是他的功劳,生怕皇帝以为他结党。

雍正的猜忌心如此之重,无论是年羹尧还是隆科多,都被他治死,唯有张廷玉这般谨小慎微,才得善终。

有感于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雍正首创秘密立储制度,再不公开设立太子,朝中上下,谁也不知道皇帝心属的继位者是谁,自然能避免一场血雨腥风。

但雍正却将那写有继位皇子名字的密旨给张廷玉看了!

《年谱》记载,他是除了雍正以外第二个看到这密旨的人。

此旨雍正八年九月曾 密示廷玉,雍正十年又密示鄂尔泰。此时对谕曰:‘汝二人外,再无一人知之。’

那道决定了大清王朝命运的密旨,明明白白记载着:传位于皇四子弘历。

雍正十三年,这位史上最劳碌命的皇帝终于被拖垮了身体,于病床上奄奄一息。

临终前,他任命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并特地让张廷玉百年后,配享太庙。

07

雍正遗命,给了张廷玉这个汉人充分的权力和无上的尊荣,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做了乾隆顾命大臣的张廷玉,日子并不好过。

乾隆论雄才大略,不及他爷爷康熙;论勤勉努力,更不及老爹雍正。唯有忌惮权臣这一点上,学得像模像样。

康熙少年继位时,有鳌拜把持权柄,雍正出登大宝时,也有年羹尧作威作福,这两者都不是省油的灯,康熙雍正把他们除掉,是巩固皇权的必然。

而乾隆即位时,有先辈打下的稳固江山、有老爹给他省下来的充盈国库,更有几位忠心耿耿的顾命大臣,给他处理好一切事物,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本可以过最畅快的日子,他却越看几位大臣越不顺眼。

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门生遍天下,更仗着自己三朝遗老的身份,处处对朝政指手画脚。

一开始,乾隆对张廷玉这位老师还算尊敬,但渐渐地,他就看不上张廷玉了。

少年天子年轻气盛,一心推行改革,张廷玉却老成持重,墨守陈规。

朝中有些官员为迎合乾隆,不断提出一些看起来花里胡哨却没什么卵用的新政。

乾隆七年(1742年),刑部侍郎盛安奏请限田,张廷玉觉得可行性差,上折反对。

他说,限田的法子在理论上能均贫富、保证家给人足,但实际却会带给百姓诸多危害,是“应行而实不可行之事”。

“田如何精准划分好坏?以多少田为限?各地风土互异、贫富不一,非清查不知。如果查,就会骚扰百姓,胥吏也会乘机讹诈,改户移名、互相告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但乾隆根本听不进这些话, 仍然在淮安府试行限田,果然,不出一年,新政就办不下去了,只能默默取消。

这件事情证明了张廷玉的政治眼光并未过时,无脑改革弊端重重,可乾隆却觉得,张廷玉让自己很没面子,逐渐疏远了他。

乾隆治国的本事学得稀松平常,制衡之术倒玩得很溜,他刻意挑拨同为顾命大臣的鄂尔泰和张廷玉之间的关系,将朝堂分成了鄂党与张党,鄂尔泰代表满族势力,张廷玉代表汉臣势力,两边互相不对付。

鄂尔泰

山西道监察御史仲永檀虽是汉人,却与鄂尔泰的儿子鄂容安私交颇深,两人密谋弹劾张党,却失败反被弹劾,以致结党之事暴露。

乾隆知道后怒斥鄂尔泰父子,对他们革职处分。

看起来张廷玉在这次斗争中赢了,但鄂尔泰和他的嫌隙也越来越大,经常在朝堂上互相讥讽。

张廷玉与鄂尔泰共事十余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语”,鄂尔泰有所过失,他必微语讥讽,使鄂尔泰无地自容。

某日夏日炎炎,鄂尔泰脱了帽子环顾四周,自言自语道:“这帽子放在哪儿呢?”

张廷玉路过,轻飘飘扔下一句话:“此顶还是在自家头上为妙。”

鄂尔泰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实际上,大臣之间互相竞争、达成平衡,防止一边独大,正是乾隆最愿意看到的。

08

如果张廷玉和鄂尔泰的争斗一直这样继续下去,张廷玉虽受忌惮,倒也算位极人臣。

可惜的是,乾隆十年四月,鄂尔泰病故。

雍正定下的四位顾命大臣,只剩下张廷玉一人,朝局的天平一下子往他那边倾去。

对于乾隆的忌惮,张廷玉怎能不知?所以,他决定急流勇退、告老还乡。

没想到,乾隆严词拒绝了他的退休申请函。

若他是真忌惮张廷玉的权柄,大可此时让他回家种田去,两边脸面都好看,但乾隆却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张廷玉说:“配享太庙的大臣,也不一定非得干到老死吧?明太祖不就让刘基退休回老家了吗?”

乾隆听了后,一脸不悦,原来,刘基在正史上是病死的,可野史多有传言,是朱元璋把他毒死的。张廷玉举这个例子,实在触怒了龙鳞。

不久之后,孝贤皇后和皇长子永璜去世,张廷玉先后两次递折子请辞,乾隆迁怒于他,直接罚了一个月的俸禄。

“朕的儿子刚刚死,你就急着走,这不是要让朝廷雪上加霜吗?是不是存心让我下不来台,觉得我弘历不能容人?”

张廷玉愈发胆战心惊,只想快点离开这个朝堂,于是再递辞呈:“老臣已经70了,实在干不动了,皇上您就让我回老家养老吧。”

乾隆终于答应了,还写了3首诗赏赐给他。

没想到,张廷玉却不合时宜地多了句嘴:“以前世宗宪皇帝破格给予臣厚恩,遗命臣配享太庙,您没忘记吧?”

乾隆听了不大高兴,但还是说:“你放心,先皇说过的话,朕岂会忘记?”

张廷玉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得到了金口玉言的圣旨,竟然不亲自去谢恩,反而派儿子入朝,乾隆不悦,但还是想给他点面子,没发作。

不料,当日值班的官员中,有一个张廷玉的门生,发现皇帝不高兴,连忙跑张家去提醒他。

张廷玉慌了,赶紧穿戴朝服,亲自入宫谢罪。

乾隆勃然大怒:“这明显是宫中有人给你通风报信啊!”

张廷玉老眼昏花,不知皇帝怒从何来,说多错多,皇帝看他愈发不顺眼,直接下令削去张廷玉爵位,还召开廷臣会议,让大臣评判他是否有配享太庙的资格。

张廷玉吓怕了,哪里还敢再提退休的事儿?

最终,他被皇帝褫夺了封爵、罢免了配享,看在其老迈的份上,没让他坐牢,回家养老去了。

然而,安生的晚年没过多久,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筌犯罪连坐,乾隆竟将他早年得到的御赐诸物给收回了!

对一个老臣来说,这不光是丢了金银财宝,更是大大地丢了面子。

09

三朝元老,风光一世,晚年竟致如此悲凉局面,悲夫!

自古以来,帝王都对权臣视如洪水猛兽,毕竟,历史上有太多权臣把持朝政、威胁帝王统治的例子了,尤其是几朝元老、顾命大臣,最会倚老卖老、恃宠生娇,年轻皇帝若是镇不住,便是亡国灭种的悲剧。

乾隆熟读史籍,怎会不惧怕王莽、高欢、宇文护之流?他祖爷爷擒鳌拜那茬事儿还摆在眼前呢。

所以,张廷玉的失宠几乎是必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晚景凄凉。

好在,乾隆也不算很没良心,仍然遵循了雍正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长伴雍正身侧了。他也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

可惜,他已经长眠地下,这人世间的哀荣,还有什么意义?

乾隆对张廷玉,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作为少年天子,他不得不依仗几位顾命大臣的力量,但同时,权臣的力量又无时无刻不威胁的皇位。

只是,乾隆对权臣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你看他如此忌惮张廷玉、鄂尔泰等人,却一手培养出了一个和珅。

和珅

张廷玉等人即使掌握中枢,也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和珅对皇帝表面上言听计从,背地里却不知干出多少祸国殃民的事儿。

你说张廷玉算个权臣吗?

其实仔细看来,他只是个秘书。

他的墓志铭上写着:“主撰席者二十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

虽然是朝廷的一把手,却也只是个替皇帝拿笔的助力。

雍正疑心病重,又御下极严,无论如何宠信张廷玉,都从来没有给过他什么倾覆天下的实权。

就像军机处那样,始终只是替皇帝写文章的,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也从未有正式的品级。

还有粘杆处、密折制度等,都让皇帝把百官看得死死的,把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

这是整个雍正王朝政治制度的妙处,有意思的是,这套制度,有很大一部分是张廷玉写出来的。乾隆能在胡吃海塞的浪荡下依然顶着“康乾盛世”的名号,不得不感谢张廷玉的远见卓识。

可惜,一个这样的臣子,却为皇帝所猜忌而不得善终!

举凡帝王,身边必定会有特别宠信的重臣,明君身侧有名臣,昏君身边有奸臣,无能者则被权臣把持朝政。

刘邦身边有萧何,李世民身边有房玄龄,此皆治世之能臣;

胡亥身边有赵高,高纬身边有祖珽,这都是臭名昭著的小人;

雍正身边有张廷玉,乾隆身边却只有和珅,什么刘罗锅、纪晓岚,都是被民间文学神话了的,连乾隆自己都说:“本朝无名臣”。

乾隆说这话时,沾沾自喜,因为他觉得,朝政纲纪分明,就不会出现权柄过重的权臣;皇帝英明睿智,就不会有混淆视听的奸臣。

于是终乾隆一朝,表面上岁月静好,国富民强,实际上却聚集了满朝的庸碌之辈,捧着祖宗留下来的余粮,挥霍着帝国最后的辉煌,直到把康雍两朝积攒的家底败空。

晚年的乾隆依然自我陶醉在盛世的美梦中,自封一个“十全老人”,做着颐指气使的太上皇,只把一堆烂摊子压在了他39岁高龄仍不得亲政的儿子身上。

大概,这就是乾隆永远比不上他老爹的原因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