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风水

风水

深圳叶剑英风水(兴宁院士之乡风水)

2023-05-02风水
1948年3月,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渡过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此时我国解放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开始变得明朗起来,因此我党将建设新中国的事情提上了日程。不过在选择定都地

1948年3月,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渡过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此时我国解放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开始变得明朗起来,因此我党将建设新中国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不过在选择定都地点的时候,毛主席和各位领导人最开始意属的首都既不是虎踞龙盘的金陵南京,也不是古都北京,更不是西北黄土高原的西都长安,而是具有“东方的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

然而就在毛主席即将敲定将哈尔滨作为宣布新中国成立地点的时候,一场巨变将毛主席的计划彻底“打乱”。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毛主席为何在刚开始的时候选择哈尔滨作为首都?

毛主席打算定都于哈尔滨

毛主席一直觉得中国像一只雄鸡,而黑龙江省就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哈尔滨就像在天鹅的颈下,人们也经常将哈尔滨称作是“天鹅颈下的珍珠”。

毛主席深知哈尔滨饱经忧患的沧桑岁月,先后有30个国家的侨民汇集于此,16个国家曾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形成以沙俄为首的国际城市。

除此之外哈尔滨还开办了数以千计的工商企业,建立了形形色色的欧洲风格建筑,和东京、巴黎、纽约等世界一流城市贸易频繁,也成为我国东北最大的商品市场集散地。

1945年8月15日,东北抗日联军和苏联红军联手解放了哈尔滨,也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此地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不过不久后国民党军队进犯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进行反击,哈尔滨也成为我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也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所在地。

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考虑到哈尔滨是当时最安全的大城市,和苏联比较近,也方便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因此便决定将此处批准为特别市,而且非常重视这块风水宝地,并宣布在这里建立新中国。

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虽然都将注意力放在哈尔滨上,但哈尔滨毕竟隔着千山万水,想要将党中央转移过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中间也需要一个中转地。因此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选定了华北的避暑胜地承德,准备将承德作为党中央的临时所在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北战局发生了剧变,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向东北增兵,抢占了交通要道。面对这一情况,毛主席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党中央不再向东北迁移。

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加快,南京、西安、洛阳、北平等城市纷纷浮现在毛主席的眼前,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北平。

而此时参与指挥平津战役的聂荣臻,也在反复思考能否争取和平解放北平。聂荣臻之所以有这一想法,一来是为了让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免遭战火的毁坏;二来是他在西柏坡和毛主席接触后,意识到将来可能会定都北平,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特别是当时驻守北平的国民党要领傅作义有和我党谈判的意向,通过傅作义的大女儿傅冬菊提供的情报,我党能够及时掌握傅作义的最新动态,进行正确的决策,这也更加坚定了聂荣臻和平解放北平的信心。

于是聂荣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罗荣桓:“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北平和平解放!如果党中央决定定都北平的话,我们将它打个稀巴烂,到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罗荣桓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们要用枪杆子做后盾,逼着傅作义放下武器,走谈判的道路。”

聂荣臻

由于这件事非同小可,因此聂荣臻又将自己的想法向中央军委做了汇报:“攻下天津,令傅作义就放,争取北平不战得到解决。”

聂荣臻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并说:“今后我军作战主要是夺取大城市,如果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话,尽量和平解决!”

1949年1月14日天津战役正式打响,海河两岸瞬间笼罩在炮火当中,经过29个小时激烈的战斗后,我军成功占领天津。此时坐镇在北平的傅作义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也被迫接受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在我军成功占领天津的第二天,傅作义就派代表和聂荣臻等人进行商谈,在和傅作义的代表先后举行三次和平谈判后,双方也达成了北平和平解决的初步协议。

在毛主席的正确决策和指挥下,在平津前线部队的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下,在我党人员的努力和民主人士的劝说下,傅作义同意和我党和谈,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驻北平,北平也宣布和平解放。

毛主席

毛主席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平津战役刚刚打响,但他也在准备接管北平的工作。

1948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下令,由叶剑英担任北平市的市长,彭真担任市委书记。在西柏坡,毛主席一见到彭真和叶剑英就对他们说:“这次接管北平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务必要取得一个好成绩,就像当初和平解放沈阳和济南那样。”

尽管前线的战事是非常紧张的,但毛主席还是针对接管北平的问题作出了专门的指示。虽然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将北平作为首都,但叶剑英和彭真已经认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任务,其中也包含着毛主席更深的考虑。

叶剑英和彭真当即向毛主席表示:“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主席和党中央的期望,尽全力完成这次接管任务!”

叶剑英和彭真离开西柏坡后,就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准备工作当中,并从各地抽调1000多名干部迅速到保定集中。

叶剑英

1948年12月17日,北平市委在保定召开会议,叶剑英在会议中进行了一次讲话,向参加会议的人员说明了此次和平解放北平的重要意义。会议一结束,叶剑英就带领工作人员先后抵达北平西南方的良乡,抓进教育和训练接管干部。

叶剑英在良乡针对接管干部的问题作了几次报告,他说:

“北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古都,将来是有很大的机会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所以说接管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党和解放军的声望,也关系到其他还没有得到解放的城市的接管工作。我们务必要将眼前的工作给搞好!”

叶剑英能够说出这样有关定都北平的预见性的话,在当时也是很有远见的。

毛主席选择定都北平的原因

1949年元旦刚过,毛主席在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完美胜利的同时,也在考虑新中国的建都问题。

王稼祥和妻子

某天王稼祥和夫人来看望毛主席,毛主席一看到他们夫妇来了,就热情地让他们坐下,并对王稼祥说:“稼祥,来来来,我有件大事要向你请教!”

毛主席继续说:“稼祥啊,我在考虑一个问题。今后我军作战,夺得敌人的大城市是最重要的目的,因此我主张能和平解决的话就和平解决。”

王稼祥是一位知识分子型的革命家,他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情况也做过一番调查,对城市的重要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

王稼祥对毛主席的看法表示赞同:“主席您这样考虑是非常正确的,和平解决大城市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不仅能够快速瓦解国民党的政权,还能保护工商业,为我们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做准备。”

毛主席此时正在考虑北平的和平解放问题,于是便说:“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避免我国人民流更多的血、更多的泪。”

毛主席

毛主席继续说:

“我刚才和徐向前同志还在讨论山西作战的问题,看能不能找到和平解放太原的办法。徐向前同志说,阎锡山是一个很顽固的人,他们也曾采取许多种方式想要和平解放太原,还曾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做他的思想工作,结果阎锡山不顾往日情分,竟然将这位80多岁的恩师给杀了!”

尽管和平解放太原有些困难,但毛主席对和平解放北平仍有希望:

“如果全国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城市和地区能够和平解放,那么将会大大减少损失……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今天我是有另一件大事要向你求教呢!我们很快就要取得全国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将政府定都在哪里比较好呢?

历史上,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定在开封,要么就是南京或者北平,那么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比较好一些呢?中央虽然有考虑,但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王稼祥听了毛主席的话有些受宠若惊,他认为主席能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征求自己的意见,显然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和荣幸。于是王稼祥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是不是定在北平比较好?”

毛主席听了王稼祥的话点了点头,笑着说:“那谈谈你的理由。”

王稼祥首先否定定都在南京,他说:

“南京是国民党的首都,虽然从古到今都说这里是虎踞龙盘,地势险要,但只要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凡是建都在金陵的王朝,没有几个是长久的。不过我们是共产党,是不相信这些的,因此要从另一个方向来看待问题,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了,这也是它最大的缺陷。”

毛主席见王稼祥分析得很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西安如何呢?”王稼祥摇了摇头说:“西安的不足是太偏西了,现在不是秦汉隋唐时期,如今我国的经济中心是在沿海和江南,因此西安也不是很合适。”

毛主席说:“有人认为地处中原的开封和洛阳都是不错的选择。”

毛主席和王稼祥

王稼祥从经济和交通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黄河沿岸的开封和洛阳等古都,因为中央的经济形势比较落后,而且这一局面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再加上交通以及黄河水患的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首要选择。”

毛主席对王稼祥的看法极为欣赏,随后问他:“稼祥,既然这些地方都不适合,那你觉得哪里适合定为首都呢?”

王稼祥说:

“我觉得北平是最合适的。北平地处沿海地区,在经济发达圈以内,同时它的战略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除此之外北平还靠近苏、蒙,与这两处没有战略之忧。虽然北平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近海,又有辽宁和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是很安全的。一旦国际上有事的话,不会京师震动。

而且北平还是明清两代的帝都,人民群众从心理上也是乐意接受的,综合以上种种原因,我觉得首都应该选在北平比较合适。”

毛主席

毛主席十分赞同地说:“你的分析和我想得完全一致,看来定都于北平是大家的首选。蒋介石的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他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人民群众,因此定都在北平。”

毛主席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经中共中央讨论,定都的问题终于得到完美解决。

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宣布:“新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

3月中旬,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9月21日到30日,中央在北平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盛会,会议上不仅确定了定都于北平,还将北平改为北京。

毛主席为何询问王稼祥的意见?

大家看到这里一定非常好奇,王稼祥是谁呢?毛主席为何会征求他的意见呢?

在历史上,王稼祥曾多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毛主席,尤其是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性的一票,还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此时的王稼祥因为身体原因还在后方休养,当队伍即将出发的时候,他才知道军委送来了担架员和马匹,准备用马和担架交替带着他行军。

后来王稼祥才知道,博古等人在研究转移人员的安排时,决定将身体不好的毛主席给留下。许多同志知道这件事后纷纷说:“毛泽东同志是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绝对不能留下!”

而毛主席在得知王稼祥也要被留下的时候,曾说:“王稼祥同志是军委副主席和总政治部的主任,身兼重任,必须随军行动。”王稼祥知道这些事后,既为自己能够参加长征而庆幸,又为毛主席等人在关键时刻这样关怀和帮助自己而感到感激。

10月11日,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等人编在一纵队跟随中央长征。王稼祥找到毛主席说:“我们是不能离开部队的!”毛主席坚定地点了点头,说:“是啊,革命还需要我们这些赤胆忠心的党员来努力争取胜利啊!”

王稼祥

某天傍晚,红军队伍在一个小山村停下,王稼祥和其他几个同志在一间铺有稻草的房间休息。不一会有几人朝草屋走来,为首的是毛主席,只见一个警卫员跑到草屋门口喊道:“同志,里面还有位置吗?”

毛主席连忙上前拉住他,轻声说道:“不要喊叫,影响人家休息,我们就在外面吧!”王稼祥听到熟悉的声音,立刻问道:“是泽东同志吗?快进来,快进来!”

毛主席高兴地说:“原来是稼祥同志!”王稼祥说:“快进来,里面还有空位,外面太冷了!”

毛主席走进来,坐在王稼祥的身边,十分关心地问他:“你的身体还好吗?伤口有没有发炎?”

王稼祥反问毛主席:“你呢?你的病痊愈了吗?可要保重身体啊!”此时毛主席患恶性疟疾刚刚治愈不久,身体还很虚弱。

毛主席笑着说:“我的身体还算可以,但打败仗的心病难治啊!”王稼祥听闻索性坐起来说:“泽东同志,我刚好想向你请教一下,你对当前的局势怎么看?”

毛主席

毛主席顿了一下,反问道:“你呢?你对现在的局势怎么看?”王稼祥回答道:“我现在只有一句话,再让李德他们指挥下去,这可不得了!”

王稼祥继续说:“我觉得如果一直这样败下去是不行的,所以才想向你请教。”毛主席笑着说:“那么就先说说我的看法吧!”

紧接着毛主席从目前我军的行动方向、转移路线,谈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前几次反“围剿”的胜利,分析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说:

“李德那些军事学识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书本上来的,是从外国学来的。但我们是在中国打仗,中国和外国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他拿十万八千里以外的和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以前的战例来硬套,岂有不败的道理。”

王稼祥说:“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毛主席

毛主席有些无奈地说:“只可惜我现在没有发言的权利。”此时毛主席虽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但却不能过问军事,在中央也没有发言权。

王稼祥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未必,我看现在很多同志都会赞同你的意见,我一定将你的意见转告给他们。”

不久后王稼祥找到了张闻天,详细谈了毛主席和自己的观点,张闻天明确表示同意。除此之外张闻天还来到王稼祥和毛主席的身边,利用行军和休息的时间继续交谈。

就这样三人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必须改变红军的前进方向和路线,不能让博古和李德再这样指挥下去。

1934年12月12日,中央举行了紧急会议,讨论毛主席的建议。由于此次有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因此会议很快就接受了毛主席的方案。

几天后,中央又在黎平召开会议,毛主席等人主张避开正面的敌军,转向西边另建革命根据地。虽然李德等人极力反对,但由于毛主席的主张得到了王稼祥等人的赞同,再加上主持会议并具体负责作战指挥的周恩来也支持,因此会议最终决定采纳毛主席提出的行动方针。

博古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正式召开,按照会议前的决定,先由博古做出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博古在汇报中将失败的原因和责任全部推倒客观方面,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

随后毛主席进行了发言,他用前四次反“围剿”获胜的事实对博古等人的错误提出了批评,也分析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就这样会议上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时间会场上鸦雀无声。

就在大家都沉默不语、坚持自己意见的时候,王稼祥出现了,他说:“我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

随后他批评了李德和博古军事上的错误,指出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李德进入苏区后,博古只听他的,集体领导已经不复存在了。

王稼祥最后指出:“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战争应该由毛泽东这样有实际经验的革命家来领导,才能取得成功!”

随后王稼祥建议:“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由毛泽东同志参与指挥。”紧接着朱德、彭德怀、刘少奇等人也表示拥护毛主席的领导。

博古

会议最后决定:“取消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而这一决定也确立了毛主席在党中央中的地位,也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毛主席后来经常对其他人说:“王稼祥是最早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没有他的支持是不行的,他投了关键性的一票!”

此后王稼祥和毛主席的交往越来越多,两人的关系也越来也好。最重要的是王稼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毛主席才会询问王稼祥应该定都何处。

1974年1月25日,王稼祥因为突发心脏病离世。王稼祥去世后,毛主席多次念叨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