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风水

风水

埋在地下的风水物(竟然把自己的祖先葬在了水里)

2023-03-31风水
明祖陵是一座很大的皇陵,坐落于我国江苏境内的盱眙县,并且西临洪泽湖,这座皇陵里埋葬的人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

明祖陵是一座很大的皇陵,坐落于我国江苏境内的盱眙县,并且西临洪泽湖,这座皇陵里埋葬的人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其实,和其他众多的皇陵比起来,明祖陵的地理位置非常一般,它并不在山水相依的宝地中,而是在一块坑坑洼洼,非常不平坦的丘陵地带里。当时给朱元璋祖先看地的就是著名的风水大师刘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明祖陵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完美的风水宝地,明祖陵的周围只有一片湖泊,且地势不平,实在是说不出来有多好。

既然知道这儿风水并不怎么好,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换个别的地方来安葬自己的祖宗呢?

其实这个事情朱元璋也很无奈,因为这是他祖父朱初一的墓穴所在地,如果说要换地方,那么,其多年积累的王气肯定就会倾泻而出,影响明朝的国运。

那么,他祖父为什么把墓穴放在这里呢?《泗虹合志》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话说,杨家墩家有个洼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经常卧于其处。有一次,一个道士路过此处,年了这个地势说,“葬于此处,后代可出天子。”朱初一把道士的话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十年后,泰定四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于此。半年后,朱世珍妻陈氏即怀了朱元璋。之后朱元璋就因为其祖父睡了风水宝地,所以,最后当了皇帝。

所以说,非常无奈之下,朱元璋只能把祖陵放在了这里。并且,朱元璋当年在修建陵墓时,朱元璋不敢移动其祖尸骨,怕挑断龙脉,坏了风水,因此在旁边造了衣冠冢。

为了弥补一下这块地先天上的风水问题,当初建造的时候他可下了一番大工夫,地势不平的地方都是人工填补,地下河道甚至都要改变流向,所以说,眼前这片地方,是朱元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改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块天然的的风水宝地。

朱元璋于洪武十九年开始修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祖陵全部建成。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年明祖陵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那么,朱元璋改了这么多,为什么明祖陵还是在水里呆了好几百年?

是这块地确实是不堪大用,是不适合作为帝王的陵墓来使用?还是只是自然的力量而已呢?又或者,是人力让洪水灌入了这块被修改过的土地? 有人推测,天灾确实有,但是,只有三分,另外七分就是人为,那么,这种推测到底从何而来呢?

公元一四九四年的时候,刘大夏奉命建造太行堤,目的是为了阻断黄河的一个支流,谁知道这次修改以后就开始乱了套,河道自此开始紊乱,淮河沿岸一带开始不断的闹水灾,一起遭殃的,当然还有我们的明祖陵,被水淹多次,不断遭受水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河道的工部尚书潘季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的想法是,建造一个堤,把水重新归到河道里,不要为了疏通再开支流,目前这种情况,应该把水聚在一处,用水的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运用蛮力。他觉得,水被分开的同时,力量就小了,那么,如果和在一起,力量就会变大,就会把河道冲刷的更深,这样蓄水能力就会提高,而冲出的沙子也会变成一个天然的堤。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一举两得。

只是可惜理论就是理论,虽然看起来不仅节省银两,而且还省心,但实际操作中,没人知道,但是,这番言辞颇为有理,所以明神宗决定采用他的办法试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只是理论到底是和实践有差距,你就算把整个淮水之力集中起来,恐怕也挡不住黄河,水量巨大,冲刷力极强的黄河怎么会只靠一点淮水之力就原道返回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套方案采用以后,河口泥沙堆积的更为厉害了,而淮河的河床因为被黄河不断地灌水而流量逐渐变大。这样一来,淮水的水势就更低了,遇到阻碍以后不仅过不去,反而会倒灌,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情势更加糟糕。

本来只是夏季会发洪水的地区,现今,一年四季都会受到洪水的洗礼,百姓民不聊生,朝廷也损失惨重,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去赈济灾民,这套办法的实行不仅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反倒让问题更加严重。

此时,提出这套方案的潘季驯知道自己这个办法在实践中被彻底的否定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错了就要赶紧改正,但是,这个时候一旦更改,岂不是说明自己办法原来就是非常愚蠢的。之后,潘季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权势,决定把这件事彻底的隐瞒下去,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把所有的反对意见都剔除了。

不仅如此,他在上报的折子里还说明:祖陵比以前好,周围的松柏长势良好,让皇上不要担心。之后,清康熙十九年,黄河夺淮,明祖陵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

这一转眼竟然瞒了很多年也不知道朱元璋的祖宗到底会不会显灵,如果显灵的话,自己的墓地被水淹这么多年自己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沉没湖中300余载的文物瑰宝重见天日,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这只能说明被埋入陵寝中的祖宗恐怕也是有心无力,才会足足被淹了三百多年,而这件事情,在历史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下古墓之谜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