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乐天赋的面相(有音乐天赋的英语)
《中国医生》的很多评论留言都提到一个细节:电影放到最后,很多影院里观众都没有走,而是静静坐在位置上,听完张学友唱的片尾曲《等风雨经过》,再缓缓起身离去。
一方面是电影震撼,另一个原因也许是:这首周杰伦方文山词曲,歌神演唱的歌曲,很好听。
而这个歌声依然动听的男人,已经60岁了。
这意味着最后一波对四大天王有记忆的观众,都已经迈过40岁的门槛,四大天王的时代,当然要让位于新一代流量们。
所以当张学友的公司公布60多位明星为其拍摄的60岁生日祝福短片,还有粉丝豪掷500万为他在广州、上海、云南等多地进行生日应援,
许多新一代观众都会问一句,这个一头黑发、身材挺拔,穿着绿色外套切蛋糕的花甲大叔,到底什么来头?
其实几年前就已经有新一代观众问:“张学友是不是已经过气了?”更夸张的问题是:谁是张学友?他当年有蔡徐坤那么红吗?
问问题的新一代年轻人当然不明白,为什么多少逃犯冒着被抓的危险也要去听他的演唱会?不知道他的演唱会总场数已超800场。
不知道他的全球唱片销量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
可能也没用过那个“食屎啦你”的最火表情包。
更不要说,听说过那个港娱传说——“在中国香港,最被低估的,就是梁朝伟的歌声,以及张学友的演技。”
况且这个曾参演过75部电影,港星中少有能拿下国际A级电影节影帝的男人,依然一首接一首地出新歌,被陈奕迅吴青峰林俊杰视作yyds,但却已经很久没演戏了。
但在张学友被荒废的演技里,却藏着港片黄金时代的秘密。如果说,香港演员中谁能跟梁朝伟比天分,只能是这位60岁歌神了。
90年代的张学友演戏有多稳,年轻人都不知道了张学友,就是传说中的那种天才选手,老天爷给别人赏饭,看着赏,多半是给大半碗,剩下的自己用小半辈子,慢慢填满,比如刘德华的唱功,郭富城的演技。
可张学友一上来,老天爷就给了他满满两碗饭,一碗唱歌,一碗演戏。
1984年,23岁的张学友在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中唱了一首《大地恩情》。唱完,评委卢国沾直接说:“不用打分吧,一定是他了吧。”
于是歌神23岁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拿到歌唱比赛冠军。
接着首张专辑就卖了20万张,拿了最有前途新人奖。
86年他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霹雳大喇叭》,在片中饰演警队小卒张定其,当年正当红的洪金宝一番,他二番,一场打斗戏连吃了六十个NG,但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歌神出道即高峰,但演戏这种事,没点人生经历还是不行,果然,起伏来了。
张学友第二次拍电影,第一次当男主,就与同剧组的小花罗美薇一吻定情。
鲜花、掌声与吹捧,迅速令他目眩神迷。他一度沉迷饮酒,荒唐事做尽,甚至大闹梅艳芳的生日Party,乱扔蛋糕……
紧随负面新闻的,是唱片销量的断崖式下跌:第三张唱片,五万;第四张唱片,两万;第五张唱片,销量一万多。
1988年的《昨夜梦魂中》在港销量仅有几千张。
同年3月,相恋两年的罗美薇也离开了他,走的时候告诉他,“你改了我才会回来。”
但命运就这么奇妙,若非歌坛大落,也未必有影坛之大起。
在张学友演员生涯的高光时刻,三位名导将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第一位,就是在他水逆时刻找他演戏的王家卫。
当年墨镜王为导演谭家明写了《旺角卡门》的剧本,没采用。王家卫不甘心,想把它拍出来,刘德华碰巧看到剧本,觉得很不错,愿意演男主。
片中还有一个不学无术而又自以为是的烂仔——乌蝇哥,谁来演?王家卫找来张学友。
结果张学友在片中交出了酣畅淋漓的演技,把一个说着宁做一日英雄,不做一世乌蝇的豪言,却只会连累兄弟,看了他就像打的烂仔演活了!
有一场戏,他把“食屎啦你”这句台词,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说了三遍,那个著名的表情包就此诞生,许多年后,刘德华在《人潮汹涌》中还致敬这段表演。
张学友在本片中创造了一种高度戏剧化、直接又爆炸的演绎方式,把“乌蝇”无能、自大、做事不计后果、可悲更可恨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怜他,也想赶紧揍死他。
到了金像奖,刘德华获影帝提名,歌神拿下最佳男配角。这也是四大天王第一个金像奖表演奖项。
30多年过去,港片江湖无数大哥小弟走过,这家伙还是江湖上最火的表情包。
王家卫当然不会浪费人才,《旺角卡门》卖了一千多万,他顺势说服老板邓光荣,把张国荣、刘德华、刘嘉玲、张曼玉、梁朝伟和张学友拉到一起拍《阿飞正传》。
也就是从这部戏开始,王导养成随心所欲的拍摄方式。刘嘉玲在片中拖地27次,梁朝伟在九龙城寨吃了一晚上梨。张国荣在片中跳桥自杀的戏,出动8架直升飞机,忙活大半天,结果电影上映,一剪没。
王家卫唯独没折腾张学友。而在众星的耀眼星光下,张学友依然表现出彩。
《阿飞》一共用了4000万港币,票房彻底扑街,邓光荣被气得心脏病发作,紧急送医。
王家卫索性自组“泽东”,这都是后话。
就在此间,一位港片奇才开始笑傲江湖,这就是张学友在影坛的第二位伯乐——徐克。
1990年,徐克担任监制,请来自己的偶像胡金铨拍新戏,拍到一半,老怪直接把偶像架空,气得胡金铨退出。最后徐克干脆带上程小东、李惠民一起上,导致导演栏上出现四个名字,编剧更多达七人。
这部电影,就是1990版《笑傲江湖》,许多年后,这部拍摄过程混乱无比的影片,被誉为港片新武侠的开山之作。
张学友在片中和老戏骨刘洵对戏,饰演东厂小厂公,尽管在影片中出镜时间有限,但却用很少的表情和动作刻画出一副深入骨髓的毒辣面相,和他之前所有扮演的角色都区分开来,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把反派人物的奸诈、凶狠、阴险演得淋漓尽致。
全片最精彩的,就是他跟刘洵的几场对手戏,文戏都能演出刀光剑影。
演完徐克就后悔了,后悔1987年他与程小东联手,将诡谲、艳丽融为一炉,为港片引入奇情画风的《倩女幽魂》中,没用张学友。
拍完《笑傲江湖》,同年《倩女幽魂2》开拍,原班人马全部归队,张国荣依然扮演宁采臣,王祖贤扮演的傅清风是聂小倩的化身,午马继续饰演燕赤霞,只新增了一个主要角色,就是为张学友因人设岗的年轻道士知秋一叶。
影片请《终结者》的特效团队做了巨型蜈蚣,视觉效果比第一部还要好。而张学友在极限的大场面动作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剪辑中,创造了又一种轻快的动作喜剧表演风格,全片的表演鬼马生动,和影片风格完美融合。
最终电影成为当年港片影坛第六大卖座片,还是当年中国台湾第二大卖座片。
这个角色也让歌神再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到了91年徐克开拍《黄飞鸿》,张学友饰演了徐克版中的初代牙擦苏,一口龅牙,说着流利的英语,诙谐有趣。
《倩女幽魂3》主演换成梁朝伟,知秋一叶已壮烈牺牲,徐克还是为他塑造了又一个道士形象,片中张学友那句“来勾引我吧,我很容易勾引的”又成为影片经典。
到这里,张学友已经成为徐克电影中的黄金配角。
有好演员,徐克当然不会独享,又把他推荐给了另一位刚刚凭一部港片经典翻身的老友,这就是张学友演艺生涯中第三位重要导演——吴宇森。
1989年,吴宇森刚刚拍完《英雄本色》,全港大爆,小马哥令周润发一跃成为影坛一哥,与成龙分庭抗礼。
终于翻身的吴宇森英姿勃发,拍摄了1990年全港制作费最贵,也是人生中半自传体和最中意的作品——被影评人公认为港片遗珠的《喋血街头》。
这个三兄弟一同去越南打拼,最后却为了金钱自相残杀的故事,海外片名叫《头颅里的子弹》,吴宇森找来梁朝伟演为兄弟报仇的男一号,找李子雄演背信弃义的反派,而那个头颅里被兄弟射进一颗子弹的“细辉”,找来张学友。
结果张学友交出了令人惊叹的富有层次感的演技。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应该会承认,当年张学友的演技,在四大天王中,绝对是一骑绝尘。
如果以梁朝伟为演技参照物,一直到10年后的《无间道》,刘德华才做到和梁朝伟势均力敌,而《喋血街头》的张学友戏份不如梁朝伟,却比梁朝伟的角色更耀眼。
他在电影中刚开始露面,是一位极度阳光的少年,虽然家境贫穷常被父母打骂,却是三位兄弟中最爱笑的那个,常常说“和兄弟们在一起就行!”
哪怕深陷困境,这个人物依然有情有义,后来李子雄的角色为钱出卖所有人,他依然主动为他挡枪,最后却被李子雄的角色蒙着脑袋一枪,虽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却只能靠杀人赚钱来缓解头疼的后遗症。
片中的张学友,看过一遍就叫人过目不忘,犯瘾后的疯狂,注射后的迷幻,再见到老友的突然清醒和痛苦,到选择结束生命的解脱,张学友演得一气呵成。
如果说梁朝伟在这部电影中只演绎了一种形象——重情重义,李子雄演出了两个层次——前期的义气,后来的无情无义,那么张学友至少演绎了三种层次:对兄弟义气的男人,被夹在兄弟情义之间的男人,以及变成疯子的可怜人。
《喋血街头》最终失意金像奖,成为吴宇森一生的遗憾,但张学友依然获得了第十届金像奖影帝提名,也是全片唯一的表演奖项提名。
回头看来,港片黄金时代,不乏周润发和吴宇森相互成就、梁朝伟和王家卫相互成就、王祖贤和徐克相互成就这类案例,但张学友却神奇般的在几位王牌导演的电影中,全部交出了精彩演技,堪称那个黄金时代最生动的一张脸。
但下一个问题马上来了,张学友的演技,到底是被低估,还是被一批小众影迷高估了?
张学友演技被高估了吗?他的演技好在哪里?令张学友演技变得模糊的一大原因是:歌神演了太多喜剧。
但喜剧就不需要演技吗?
很少人意识到,张学友是少有能在一部喜剧中和周星驰梁朝伟这样的港片喜剧之王担任双男主,还不被抢戏的演员。
1990年,柯受良执导的《咖喱辣椒》中,他与喜剧之王周星驰唯一一次合作,
饰演吊儿郎当但工作突出的咖喱,两人在插科打诨间破案,演出了香港街头的市井冷暖,当年已经走红的星爷在片中鬼马精灵,但张学友的演技丝毫不落下风。
后来柯受良继续执导《咖喱辣椒2》,星爷已经不接双男主戏,换了梁朝伟和张学友搭档,两人合作依然天衣无缝。
到了《超级学校霸王》四大天王罕见合体,喜剧上最耀眼的依然是张学友饰演的“扫把头”。
《鼠胆龙威》中,和李连杰对戏,他是全片喜剧担当。
到了1993年,王家卫动用空前阵容拍摄《东邪西毒》,把一半港片一线明星全部拉来内地。刘镇伟去探班,发现三个月了还在拍同一场戏。当年港片影坛腥风血雨,刘担心王家卫被片商找人砍,赶紧把这帮巨星拉走,花27天拍了《东成西就》。
所有明星的人物都变了,只有张学友在《东邪西毒》中饰演杀手洪七,《东成西就》继续饰演武功高强、最靓最白净的山东口音丐帮帮主洪七公。
片中他唱着《Loveyou》向表妹王祖贤求爱的场面,与香肠嘴梁朝伟合唱的一曲《我爱你》,
以及逼着梁朝伟扮演的欧阳锋弄死自己结果令对方求死不能的对手戏,看一次笑一次。
这正是张学友表演的第一个特点:他的肢体动作喜剧表演才能一点也不比当年正红的梁朝伟周星驰差。
第二,张学友并不会构成和他人的竞争——他和影片中其他演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你赢我亏的零和游戏,他更像是一个参照物和激发器,任谁跟他搭档都会遇强则强,但又不妨碍张学友自己闪耀星光。
代表作就是他和黎明关之琳合作的《明月照尖东》,张学友饰演的太子是一个深情杀手,被通缉以后也要在关之琳饰演的“翠儿”生日时赶到她身边。不过关之琳却喜欢上了黎明饰演的警察。
张学友完全演出了太子的嚣张癫狂与酷烈,最后决绝选择死亡,出场时间不多,却是最抢眼的存在,以至于第二年又拍了一部《太子传说》,作为《明月照尖东》前传,他成为了主角。
第三是演技包容并蓄。
在港片世纪前后的鬼马喜剧和娱乐片中,哪怕再浮夸的剧情,张学友依然像「秤砣」一样别有妙用。他不会让电影打上他自己的色调,而是影片需要他什么调性,他就什么调性。
从《东成西就》这样的港式喜剧,到《笑傲江湖》这样的武侠片、《倩女幽魂2》这样的奇幻片、《僵尸差馆》这样的僵尸喜剧、《明月照尖东》这样的黑帮片,甚至是《阿飞正传》这样文艺片,我们可以看到张学友在90年代的戏路几乎横跨了港产商业电影中的绝大部分类型,因此他算得上是当年华语动作电影中最为百搭、可塑性最强的演员。
要是歌神唱歌不这么厉害,四大天王演技就要重排座次当年网友说,张学友虽然是四大天王里样貌最普通的一个,但可能是最有天赋的一个。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张国荣更是从来不会看错人。
无论唱歌还是演戏,张学友都最早在四大天王中达到高峰。但两碗饭,最终张学友还是选了更爱的那一碗。
1996年,张学友宣布暂时息影,专注唱歌。
正是这五年,其他几位天王的演技,开始突飞猛进,刘德华演了《暗战》,黎明演了《甜蜜蜜》。
直到2001年,张学友重返影坛,开始从当年港片影坛中的百搭,变成沉稳厚重的大男主,之后的张学友,几乎不再演配角了。
请动他复出的那个人,是许鞍华。
《男人四十》这部电影,堪称为张学友量身定做,他在片中饰演主角中年教师林耀国,全程含蓄而内敛,将一个中年男人遭遇中年危机的无奈,在妻子与学生之间情感游移的困惑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阶段的张学友演技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再如当年般鬼马,却成功地把握了一种谦恭温良的外在情绪特质,用生活化的演出带出传统知识分子气质的形象。
这使人物的日常行为和内心汹涌之间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反差,创造出人物外在和内心之间的跨越式层次感,把角色一步步走向四十而惑,郁闷、压抑、躁动的内心历程刻画得丝丝入扣。
最终张学友凭《男人四十》获得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帝,却在当年金像影帝的角逐中,输给了如日中天的星爷的《少林足球》。
但那几年张学友的演技绝对是再度井喷,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5年,他与刘德华携手,拍摄双男主电影《江湖》,饰演左手。
影片犹如当年《旺角卡门》的续集,两人仿佛重拾多年前的角色,左手,好像当年活下来成为黑帮老大的乌蝇。
两人大部分戏份在一间餐厅中,只靠两位影帝的对手戏就将整个故事撑起来。
片中几个扯领带,扯餐巾的动作全都意味深长,谈笑间演尽两个曾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如何渐生罅隙,渐行渐远又藕断丝连。
同年,他参演陈可辛导演的歌舞电影《如果 • 爱》,和周迅金城武飙演技飙歌技。
到了《月满轩尼诗》,他的表演更加放松,和汤唯演对手戏,仿佛就是一个年纪一大把的宅男,当年再度入围影帝,却输给了《线人》的谢霆锋,堪称金像奖又一次看人气不看演技的经典错判。
不过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是2015年的《赤道》。
这次的张学友,少有地演绎了一位暗黑系教授,得益于影片为这个人物设置的丰富层次变化,张学友得以用极其顺畅的内在逻辑进行了主动性的人物创造。角色一方面散发着温文儒雅的理性魅力,另一方面又传出危险的黑暗气息,最后果然成为终极boss。
影片导演为了张学友,整整等了半年,事实证明这场等待是值得的,可惜这场华语动作大片的尝试,最终以票房惨淡告终,这部制作精良、众星云集的影片最终内地票房1.76亿,远不足以支撑续集的开拍。
而这种规模的现代商业大片,此后也再无人敢尝试。
张学友此战过后,也日益淡出影坛。
回头看,张学友绝对堪称华语影坛一人千面的演员,哪怕比起唱歌只是玩票,也玩到了许多流量明星一生都绝对无法企及的演技高度。
但港片江湖,终究是时不我予。
60岁歌神远去的背影,是港片黄金时代的消亡史某种意义上说,四大天王作为港娱巅峰时期的象征,他们的日益落寞,也成为港娱坠落的标志,当年在颁奖礼杀得天昏地暗的四大天王,也只剩张学友还在唱。
他当然早可以功成身退。
港乐十大中文金曲的“全年最高销量大奖”,从1991-1999这9年间,仅有黎明在1991年获得一次,后面8年全部由张学友垄断。
“叱咤乐坛男歌手奖”,从1991-1998由四大天王占据的8年间,黎明获2次,郭富城获1次,张学友获5次。
被称为港乐至高荣誉的“金针奖”,四大天王中至今仅有张学友获得。
根据国际唱片协会2006年不完全统计,他的唱片销量高达1.2亿张,排名世界第二,位居华人之首。
他还是华语歌坛巡演次数最高记录的保持者。
论唱功,当年“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赴港开演唱会言语挑衅四大天王时,也要加上一句“就张学友还算个唱歌的”。
除了歌手身份,张学友还被称为警察安插在娱乐圈的“卧底”。迄今为止,警方在他的演唱会上共计抓获逃犯55名,以绝对优势力压第二名周杰伦(2名)、第三名五月天(1名),被称作当之无愧的“逃犯克星”。最神的一次,7场演唱会接连抓获7个逃犯,缔造了神话般的“七杀”。警方只要在演唱会现场守株待兔,必有收获。
但就算他是逃犯还是忍不住去听他的演唱会的歌神,就算陈奕迅林俊杰都说他是永远的偶像,这届年轻人,也已经不听张学友了。
听他歌的,全是一班老去的80后70后。
有关他的报道,也不再是电影音乐成就,而是以4.3亿港元(约合3.6亿人民币)出售豪宅,大赚超八倍的财经新闻。
歌坛尚且如此,谁还会记得,他和他曾经创造的那么多港片经典?
这一遗憾也可以归为张学友本人的困境:他终其一生还是一个类型演员,只活在港产类型片之中。
在类型片外,哪怕遇到过许鞍华这样的文艺片导演,拿下过影帝,依然不会被视作梁朝伟那样的演技派,作为类型片演员,张学友也必然和港产类型片的发展一荣俱荣。
回望张学友的演艺生涯,最活跃最奔涌的时期,还是90年代,在港片最盛的时候,张学友的角色张力无限,让人过目难忘,从「是屎啦你」到「我爱你」这样的细节台词都让人记忆犹新。
他演戏的节奏感、肢体语言的表述、细腻表情的传达,放到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仍然不可小视,从乌蝇到知秋一叶到洪七,这些角色道尽了港产类型片曾经的想象力,只是现在物是人非。
张学友影坛起伏背后,归根到底,是港片之繁华,有了徐克才有知秋一叶、冒牌林平之,有王家卫才有乌蝇、洪七,有吴宇森才有细辉,这背后,其实是一部港片起伏跌宕的史诗。
但史诗只意味着过去,港片,还有未来吗?
在华语影视圈,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
“我们欠张学友一个影帝,实在不行,要在他彻底演不动之前,为他颁发一个表演终身成就奖。”
但就算颁给了他,又如何呢?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有爱豆塌房上一次热搜厉害吗?
回到故事的开头,1984年,张学友签约公司后却迟迟没有工作。他一边上班一边焦灼地等通知,唯一能做的就是苦练签名。他心想,“万一明天就火了呢,签名不能太难看。”
如今60岁的张学友,这张脸就港娱最好的签名,可是港娱和港片盛世,终究被奔腾的洪流覆盖,昔日的百搭张学友,也终究不能不与那昨日的世界吻别。
歌神张学友终究输给了时代,影坛百搭张学友败给了岁月,观众终究等不到传说中的《赤道2》,而60岁的张学友,终于活成了港娱黄金时代的遗孤。
“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一首金曲《吻别》,如今听来,好像一个有关港片的悲伤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