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生角的风水(客厅南角摆啥风水好)
文字...寂寞黄河
摄影...天 雨
编辑...汇客廰文旅
东北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夜半屯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口儿簇拥过。”
到了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风格结合,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也渐渐形成秧歌音乐,由锣、鼓、镲、唢呐等奏出曲调。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那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欢天喜地、热烈奔放的曲调轻快上路。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这些舞蹈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众喜爱。
在东北,无论农村,还是大小城市,过年的时候,扭秧歌的遍街都是,一对一对地比赛着谁扭得浪,高跷谁踩得好。
还记得小时候,村子里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盼着过年了!因为过年时各个村子就自发地组织秧歌队闹新春,就可以让我们这些孩子兴奋好多天!
到了大年初二,秧歌队就到各家拜年。妈妈提前就在院子的圆桌上摆满了瓜子、糖块和两条烟,爸爸则手拎着一挂鞭炮站在大门口。一听到锣鼓喧天,马上鞭炮齐鸣。我们这帮孩子中胆小的捂住耳朵,胆大的欢呼雀跃。
秧歌队里有扮孙悟空的拿个棍子或扮猪八戒的拿个耙子或扮傻柱子的穿个翻毛皮袄在秧歌队的四周打场子,秧歌队边走边扭,看热闹的乌央乌央的尾随其后,而那些着迷的大人们听唢呐一响就稳不住神了,钻到秧歌队伍里随着鼓点扭起来。
到了大年初三更是有好戏看。因为每年到初三,镇里都会组织秧歌汇演。各村代表队都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可真是人山人海,围得是水泄不通。我个子矮,什么也看不到,急得直蹦高。爸爸看到我着急的样子轻轻地把我抱起来,宠溺地放到他的肩上,于是我就骑着爸爸的脖颈,享受着无边的父爱,看着热闹的演出。
唢呐一响,各村的代表队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我们观众则是渔翁得利,大饱眼福。而最后夺魁的是上古顶子村代表队,听大人们说领队的是个姓徐的男生,但扮起女生来维妙维肖,楚楚动人。我亲眼看他上一场还扮演着跑旱船里的大小姐,下一场就化身猪八戒背着的俏媳妇儿,苗条的身段,妩媚的风情,为他和他的队伍赢来了阵阵掌声。
我最爱看的就是踩高跷了。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浓妆艳抹,手持各种道具,跟着音乐 、戏曲做表演,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大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你瞧!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唐僧、白蛇、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哪咤表演小旋风、猪八戒表演花膀子、孙悟空来了个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由于这些表演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一向为人们所喜爱,精彩的表演往往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北方天冷雪滑,平时走路都不容易稳。看那些扭秧歌的穿着冗长的戏服,踩在高跷上如履平地,有时为了配合剧情,还要来个高难动作。
记得当时我们最爱看的就是猪八戒了,肥头大耳的猪八戒摇头晃脑地踩着高跷哼着小曲儿,看到前面漂亮的俏媳妇儿就去搭讪,还得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表情。为了博美人一笑,他竟然扑通一声屈膝跪下,正在我们惊诧之际,他竟又腾地而起,真仿佛有了神通一样。这个情节就是我们这群孩子回去后最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的场景了!
长大后才知道,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现在高跷已不多见,流传甚广的则是另一种形式——地蹦子(地秧歌)。包括"要龙"、 "跑旱船"、 "老汉推车"、 "斗狮子"等。有时还加一些喜剧人物形象来渲染气氛,如"傻柱子"和"大家老婆"等。
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
现在已经没有“傻公子”了,也没有男扮女装了,但是我仍然喜欢穿农村中生活服装,持长烟袋锅子或棒槌的“老蒯(kuǎi)、”彩婆子”!她们一出场,就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乐!
东北秧歌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有许多精到的概括。如“迎风胸,杨柳腰,轻抬慢落水上漂”。这里指的是“上装”(旦角)的表演,认为应当轻盈,柔美,留畅,要肩活,腰活,膝活,如微风吹拂的纤纤柳枝,碧波荡漾的一叶轻舟。
还有“丑中见美,笨中求巧,傻中见乖,呆中求俏”。指的是丑角的表演,要求把痴傻笨呆这些所谓的“丑”与精,巧,乖,俏的表演矛盾地统一起来。
“安心浪,别连根晃”。“浪”是扭的意思,说的是舞蹈要有规则的扭而不要无规则的晃。“上装”要扭的稳,做到“稳中浪,浪中美,美中俏,俏中哏”,即上身要活,下身要稳;“下装”(生角)则要扭的火爆,粗旷,开朗,大方,幽默而不轻狂。“扭的浪不浪,看你有没有相”。东北秧歌扭的美不美,不仅要看扮相,要看动作的准确程度,要看扭的有没有感情;“相”既指的是“动相”和“情相”。
除变化繁多的舞步之外,东北秧歌的扇舞,舞手绢也是丰富多彩的,东北秧歌的舞手绢(俗称“手绢花”)有挽花,片花,掏花,缠花,抖花,甩花,分合花,交替花,鸳鸯花,五花,滚花,撩花,护头花,蛤痢花,提瓶花,佛手花,兰花,金身花等十几种;此外,还有托,顶,抛,旋,转,叼等高难度舞手绢技巧。就舞扇而言,有圆扇,抖扇,挽花扇,颤扇,滚扇,扣扇,五花扇,端扇,顺扇,撇扇,绕扇等,把原本只供驱热取凉的日常生活用具,变成能表达喜,羞,欢,娇,怒,等多种感情的表现手段。
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扭秧歌不再是逢年过节的奢望,而是茶余饭后百姓的休闲最爱。西边的太阳落山坡,广场上扭起了大秧歌。茶余饭后自娱乐,神清气爽真快活。
色彩鲜明的红衣绿裤,节奏欢快的锣鼓唢呐,兴高采烈、旁若无人的舞者,展现出淳朴浓郁的北方民风,这便是东北大秧歌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
“奇得隆咚呛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东北大秧歌的锣鼓一响,嗬,广场上就沸腾了!人们就像磁铁一样被吸引过来,中老年人纷纷拿起手绢、扇子,跟着欢快的锣鼓点扭起来。扭出丰收的希望,扭出满腔的热情。一会排成“一字长蛇阵”、“二龙戏珠”、一会儿排成“四面斗”、“八卦太极阵”。形式多样,令人眼花缭乱。
唢呐一吹,锣鼓一响,看似“笨拙”的大爷大妈顿时来了精神,舞动轻巧,左摆右扭,不时地挽个花样,手中的扇子、手绢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美飞了!一个个不同的造型,一波波欢快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
孩子们也扭摆腰腿凑热闹,手舞足蹈,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看他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大人不时笑弯了腰。扭秧歌的队伍逐渐一圈圈扩大、扩大着……
看,刚才那个颓然的老者,竟然和着轻快的节奏眉宇颤动,扭腰甩肩,突然,乐曲变得激昂热烈,他也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居然挥臂一跃,手舞彩扇,在空中幻化出多种姿态,然后顿足踏地,那一瞬间,只看到他敏捷的身手,飞扬的神采和绽放的笑容!还有那上下翻飞的扇子,不,那不是扇子,那是舞动的精灵!已和老者融为一体,飞舞在幸福的春天!
一位年轻的舞者,手中的红绸潇洒飘飘逸的舞动着,她犹如一架放电的机器,四肢发射着无限动能。仿佛要舞出她的满腔热血,满腔激情。后面的都要看呆了,猛然间也从心底爆发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激情。每个人都舞动起自己的绸带,让身体肆意舞动,迸发出心灵的吼声,奔涌出生命的力量!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耄耋之年的老人用秧歌舞出你侬我侬,情深意长。
激情飞扬,心花怒放。
满脸皱纹也掩不住青春的光芒!
纵使岁月老去,生命依然怒放!
东北大秧歌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和锣鼓,唢呐声高亢嘹亮,锣鼓声激昂振奋,八面威风,使大秧歌火爆热烈,气氛陡增。
腮帮子鼓鼓 ,红绸子飘飘。
高亢着苦苦乐乐的酸甜 ,
优雅着风风光光的巨变。
大喇叭尽力把新春美美的夸赞 ,
老唢呐用心把希望痴痴的呼唤。
红红的绸带轻轻甩 ,长长的队伍有气派。
花花的彩扇款款摆 ,宽宽的广场好舞台。
喜庆的锣鼓敲起来 ,欢快的秧歌扭起来。
年景富裕乐开怀 , 吉祥如意挂两腮。
家和业兴国安泰 , 小康生活怀里揣。
和和美美扭起来 ,红红火火舞起来。
扭出红红的中国梦 ,舞出火火的新时代。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
东北大秧歌与海派等南方秧歌不同。东北大秧歌更加突出豪爽、热烈的氛围,有更多令人兴奋、夸张的肢体语言。也许,有人觉得东北大秧歌粗俗,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它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无拘无束的洒脱欢畅,简朴中洋溢着平凡的热情,舞动中舒展释放着全身心的快乐。
大地飞歌,流淌喜悦。唢呐欢腾,鼓舞人心。这就是醇厚奔放的东北大秧歌。
秧歌舞出好日子,赶上盛世咱享太平。
明清之际,大量关内农民背井离乡闯关东,他们怀着美丽的幻想,热切的期盼希望能过上好日子。但实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轻松,他们在茫茫林海,漠漠草原上尝到了新的艰难,生活的巨大压力,给他们心里蒙上了一层层阴影,施加了沉重。为了摆脱困境,搬掉心上的沉重,一旦有快乐的机会,他们便不遗余力地寻欢作乐。大秧歌的欢快正适应了他们寻求快乐的需要,他们在扭秧歌中身心收到愉悦,生活有了调节,精神上获得了一时轻松。大秧歌使东北的先民们得以挥洒气度,减轻心理压力,并对未来寄以美好的愿望。
而现在,生活好起来,日子富起来,唢呐一吹,大鼓一响,辽阔的白山黑水,关东原野顿时热闹起来,活泼、欢乐的节奏和舞蹈,给寒冷的原野带来一派生机,红红的绸带舞起来,热闹的秧歌舞起来,舞出温暖的春意,舞出生命的激情,更舞出华夏神韵,盛世太平!
【汇客廰文旅】致力于打造“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行专属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