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之一,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发生,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产生时间久远,在现代生活中仍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到民族文化中了解一下我们的传统体育项目吧。
一、球类运动
蹴鞠
蹴鞠,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蹴鞠起源: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
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是说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木射
木射,又名十五柱球,是游戏者轮流以木球撞击十五根笋型立柱的一种室内的活动形式,产生和兴盛于唐代。
出处:
木射是一种很特别的球类活动,唐人陆秉曾为此专门著《木射图》一书,对这一活动作了十分详备的介绍,可惜此书已经失传了。至宋朝时,时人晁公武读到了此书,因而在他的《郡斋读书志》中对《木射图》作了简短的解题,为我们留下了对木射较为形象的描述。他说:“《木射图》,唐·陆秉。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饰以朱、墨,字以贵贱之。朱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墨者:慢、傲、佞、贪、滥。仁者胜,滥者负,而行一赏罚焉。”
此文大意是说,用木削成笋形,作靶子,上缩下扩底平,立起来不易翻倒,总计十五根。这十五根笋分为两大类:一类通体涂为红色,分别刻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字,共十根;另一类涂以黑色,分别刻以慢、傲、佞、贪、滥等字,共五根。活动时,将十五根笋立在平坦的场地一端,投抛者在另一端,用木球去击打另一端的木笋,以击中朱色笋者为胜,以击中墨者为负,最后看谁击倒的朱色笋多,就是终胜者。
捶丸
“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捶丸,即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据《丸经》记载,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设球穴,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捶丸所用杖(棒)有不同的类形,分“撺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
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上设球穴,以杖击球。场上设窝,又叫“家”,即小洞;窝边插小旗。捶丸时,以球入窝为胜,胜则得筹。所谓“基”,就是画定的击球点。球基和球窝的距离,远的可以相隔50至60步,最远的不得超过100步,近的至少宽于一丈。
捶丸和高尔夫:
从技术上讲,捶丸和高尔夫球运动有三大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第一,两者都有球洞。第二,两者都用球杖击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第三,场地选择极为相似。
捶丸很可能是在元代传入欧洲,法国一位著名的东方学者莱麦撒根据大量的史料,考证出中国古代文化由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的种种事实。
打马球
马球,又称马上曲棍球,其英文名Polo源于藏语Pulu的音译,意即“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杆击球入门的活动,在我国古代叫“击鞠”。
对于马球的起源,尚没有确切的说法。普遍认为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波斯,随后传入吐蕃(现今的西藏)、中国中原、伊朗和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世界马球运动当今风靡一时,不少国家把马球作为一项高尚的体育活动在全国开展。
马球,史称“击鞠”、“击球”等,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蒙古族民间马上游戏和运动项目,流行于内蒙古等地。相传唐初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称“波罗球”,后传入蒙古,相沿至今。
球状小如拳,以草原、旷野为场地。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伏,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击鞠、打?或击?就属于马球运动。也有人认为,马球最早源于公元前525年的波斯(今伊朗),后传入中国。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
清朝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二、水上运动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龙舟竞渡在不断的发展中,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当然,由于地域不同,讲究也有所不同。具体仍以当地情况为主。
游泳
我国历史悠久,水域辽阔。记载中游泳,始于五千年前。但游泳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得以发展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古代游泳,根据现有史料的考证,国内外较一致的看法是产生于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带的古代人。他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鸟和鱼类作食物,通过观察和模仿鱼类、青蛙等动物在水中游动的动作,逐渐学会了游泳。
游泳的分类:
实用游泳:事上、生产上、生活服务上使用价值较大的游泳方式称为实用游泳。如爬泳(自由泳)、蛙泳、侧泳、潜泳、踩水(立泳)、水上救护、武装泅渡、反蛙泳(仰泳)和狗刨。
竞技游泳:竞技游泳是指有特定技术要求,按游泳竞赛规则规定进行竞赛的游泳项目。它可以分为在游泳池比赛和在公开水域比赛两大类。如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又称海豚泳)和由这四种游泳组成的个人混合游泳,以及接力游泳比赛游泳。
花样游泳:花样游泳也称为“艺术游泳”。是集舞蹈、体操、游泳等项目于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对运动的身材、泳装、头饰、音乐及动作,编排都有很高的要求。它通过运动员的肢体在水面上的运动配合音乐,展现出各种优美动作和各种造型的艺术性技巧,大给群众美好的享受,故有“水上芭蕾”美誉之称。
冰嬉
冰嬉亦称“冰戏”,是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起源于何时,现不可确考。早在宋代之时,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这项活动在元明时期初见规模,至清代而大盛。
作为国俗的冰嬉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开始表演的第一个项目叫“抢等”,即现代所谓的速度滑冰。第二个项目是“抢球”。此项目比赛激烈,对抗性强,颇似现代的冰球比赛。第三个项目是“转龙射球”,即冰上射箭活动。这种冰嬉活动场面宏大,内容丰富。
此外,尚有花样滑冰,杂技滑冰,以及缘竿、盘杠、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等。
关于滑冰的形式,当时校阅八旗滑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官尚子”八式,即初手式、小幌荡式、大幌荡式、扁弯子式、大弯子式、大外刃式、跑冰式、背手跑冰式。
另一种是在滑冰的同时还要表演各种花样和杂技。这种滑冰形式又称“走冰”。在这两种形式的滑冰中,第一种“官尚子”八式是具有竞技性的活动。
三、跑跳运动
走及奔马
走及奔马,指的是跑步。作为现代正式体育比赛项目的跑步在我国始于20世纪初。跑步是国际体育大赛中极为重要的项目,有短跑、中长距离跑、马拉松跑、接力赛跑、跨栏跑、越野跑、竞走等诸多内容。目前,我国跑步选手在跨栏跑、中长距离跑、竞走等项目中都有上佳表现。
中国历史上关于跑步的最早记载见于商代,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可以见到“先马其海雨”、“马其先”之类的记载,这里的“先马”或“马其先”就是对跑步者的一种称谓。因为商代在君主出行或进行战争时,在马拉的车前都会有步兵开道,而当马车奔跑时,这些开道的步兵也要一起奔跑,并保持原有的队形。因此,这些步兵应当是训练有素的奔跑能手。
在周代有两位名叫“令”和“奋”的奔跑能手,他们是是西周时周成王的两位随从。一次,周成王乘马车去淇田春耕,令和奋步行跟随。在回宫的路上,周成王让马车快速奔跑起来,并对令和奋说,如果你们能跟上我的马车,就赏赐你们10家奴仆。结果,令和奋与马车同时到达了王宫。后来令利用周成王的赏赐铸了一个鼎,并把这件事的经过刻在鼎上,称为《令鼎》。由此可见,令和奋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能走及奔马的人。
逾高超远
在中国古代,逾高超远一直是作为一种军事技能在军队中训练和应用的。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吴子》一书中,就记述了著名军事家吴起根据士兵的不同素质组织队伍,其中逾高超远出众者被认为是具有特殊素质的一类,是军中的精锐:“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此五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体能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那些擅长逾高超远的士兵,无论在攻城、追敌、保存自身等方面均具有常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古代战争中重视对士兵逾高超远能力的要求和训练是必然的。
唐代的《太白阴经》中,也强调要把那些擅长逾高超远的人用重金吸收到军队中来。在宋代的军事训练中,则尤其注重对士兵逾高超远能力的训练,如据《宋史·岳飞传》,岳飞在训练岳家军时,曾专门让士兵穿上双重铠甲做跳战壕的练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逾高超远虽然是人的体能的一种重要体现,但是因为这种活动本身过于简单,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它们大多是应用于军事或武术、杂技表演中,而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开展起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因为考虑到跳高跳远是国际体育大赛中的重要项目,这项运动才开始受到国人的重视。
四、投掷
投壶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汉民族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投壶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了两千多年,一度极为兴盛,在士大夫中玩得热火朝天。之所以如此,首先因为它是一项“古礼”,士大夫们认为是一种雅致的娱乐,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乐于接受。其次,这种娱乐本身可以修身养性,并有健身的意义。
投壶虽然从最初的礼仪演变成娱乐游戏,但它始终伴随着一整套繁琐的礼节,没有完全割断同“礼仪”的联系。这样,就使投壶的流传范围变得狭窄,只限于士大夫阶层。到了清末,随着西方现代体育的传入,投壶退出了历史舞台。
击壤
《辞源》释击壤为“古游戏名”,一般认为是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从“击壤”的字义分析,“击”是击打、投击之意;“壤”也不是什么特制物品,《辞海》说“壤,泥土的通称”。由此推断,当时的“击壤”是一种投击土块的游戏。至于后世改用木屐、砖块等物,则是击壤游戏用具的发展。
击壤源于原始时期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狩猎生产中,人类会用土块、石块、木棒投击猎物;在原始的部落战争中,这种投击也成为作战技能。为了投击得更准确,平时便要练习。后来,狩猎、作战工具得到改进,有了弹弓和弓箭,不再依靠土块、石块、木棒掷击野兽,这种投击练习便演变成了一种游戏。也有人根据《高士传》关于“壤父击壤”的描写,认为击壤与投壶相似,本是士大夫的一种休闲习艺方式,因具有较强的娱乐性,遂逐渐流向民间,并改变了活动形式。
总之,击壤是一项古老的投掷游戏,距今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相传远在帝尧时代已经出现,最早记载在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中。
五、举重
扛鼎
扛鼎,古代汉族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
简单说,“扛鼎”就是用手举鼎,最早起源于战国时盛行的一种举重活动,古人崇武尚力,从战国到汉代都以“扛鼎”作为举重练习之法,史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的记载,也有“力拔山兮气盖世”、“长八尺余”的项羽“力能扛鼎”的美谈。
后来,“扛鼎”还演变成一种杂技项目,东汉大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就记载了“扛鼎”“缘年”“钻圈”等许多精彩的杂技节目。不过,在后代的发展中,“扛鼎”一词已不仅仅是一种举重活动或杂技项目,而是呈现出多样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举石锁
石锁是用石料制成,利用石头凿成形似古铜锁的运动器具进行锻炼。方法有举、掷、接等。举法有单手推举、抓举;掷法有飞掷、反掷、跨掷、背掷等;接法有手接、指接、肘接、肩接、头接等,并可组成花式练法。
六、角力
角抵
角抵一词来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带有娱乐性质。
起源: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头上装备着刀剑一样的尖状物,好像有角的公牛一样,打仗时手脚并用,还可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曾打过很多胜仗。这种“以角抵人”的方式,后来演变成为人们“两两相抵”的摔跤活动。
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
晋代角抵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到了唐代,相扑、角抵二名称并行,其特点还是赛力性的竞技,且多在军中进行。
相扑在汉族民间盛行是到了宋代以后。北宋首都汴京每年都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并且成为一种流行娱乐表演节目,甚至出现了女子相扑。到南宋时,首都临安举行男子相扑,总是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
宋金元时期的相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决胜负的比赛,有“打擂台”的性质。另一类相扑,则是平日在瓦舍等场所里进行的表演性相扑,其竞争性不像前者那样激烈。每逢相扑比赛表演,观者如堵,巷无居人。
明代以后,相扑多用摔跤这一名称。尤其是满人入主中原之后,摔跤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中原,与中原悠久的摔跤形式结合,一下子把摔跤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清代北京的跤场遍布全城。
手搏
手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拳勇“一词,但到秦汉三国时尚无“拳术”这一专门的名称,意思与之相近的有“卞”、“手搏”。
《汉书·哀帝纪》中说:“孝哀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苏林注:“手搏为卞,角力武戏也。”可知手搏与角力并非一回事。《汉书·艺文志》的兵技巧类中,记有“手搏六篇”(已亡佚)。这说明,汉时手搏已发展为具有多种方法相搏的专门技能。
手博,即徒手搏击之意,后世的拳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曹丕《典论·自叙》说:“宿闻(邓)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当时即有徒手与短兵交手的“空手入白刃”一项,可知其技艺已达到相当水平。
相扑
相扑,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原产于我国,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唐朝时传到日本,现为一种流行于日本的摔跤运动。
摔跤
摔跤,可解释为摔倒在地上、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两运动员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现在摔跤选手不但出现在奥运会,还出现在各类的大型搏击比赛。
根据文字记载和传说,我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
据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记载:“奏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中国古代摔跤的雏形。
由此说,中国古代摔跤始于黄帝时代。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摔跤作为练兵的一项军事科目出现。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由于当时兵器差,射箭、驾车、角力都是军队操练的主要科目。
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当发展至清末时,中国跤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食俸禄的布库叫官跤,又叫官腿;民间消遣的个人称私跤或私练。此时,这项活动的名称繁多,如掼跤、争跤、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是称摔跤。
七、杂技
冲狭燕濯
燕濯,同“鷰濯”。古代一种杂技。《文选·张衡西京赋》:“冲狭燕濯,胸突銛锋。”薛综注:“燕濯,以盘水置前,坐其后,踊身张手跳前,以足偶节逾水,复却坐,如燕之浴也。”燕,一本作“鷰”。
弄丸飞剑
弄剑、弄丸是先秦时就有的一种古老杂技项目,为汉代百戏之一种,张衡《西京赋》有“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之句,是说两个艺人一边舞丸弄剑,一边在悬空的长绳上行走,待二人相逢时,错身而过,行动十分从容。
弄丸、弄剑在唐代得到继承和发展。在宋代王溥《唐会要》所载的“百戏”中,就有“跳铃、掷剑”等项内容,每逢皇上赏赐群臣,或宴请“四夷”来朝时,都有这类节目演出助兴酬宾。
跳丸、弄剑的节目,今日多不取,主要是因为它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出事故,令人时时担心害怕,又破坏了娱乐的气氛,遂后来代之以“打花棍”之类的内容,既好看,又没有危险性。
缘竿
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宋周密《齐东野语·曹西士上竿诗》:“赴镇之日,朝绅置酒以饯,适有呈缘竿伎者。”清翟灏《通俗编·俳优》:“《文选·西京赋》:‘都卢寻橦。’注引《汉书音义》:‘都卢体轻善缘。’此即今缘竿戏也。”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戏法
戏法,汉语词汇,出自《乐书》,释义为巧妙的、机灵的技艺或演技。
我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我国戏法历史悠久,据汉张衡《西京赋》载,远在汉代就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等节目。
宋代称“藏挟技”。见宋陈旸《乐书》卷一八七。明清称“戏法”或“戏术”。今多称“魔术”。
马戏
马戏,是杂技门类之一。原指人骑在马上所作的表演,现为各种野兽、驯禽表演的统称。指以驯马、马上技艺、大中型动物戏、高空节目为主,包括部分杂技、魔术和滑稽等的综合演出,多在大型场地(马戏院、棚、体育馆或广场)的马圈中表演。有演员指挥动物表演各种技巧动作或演员在动物身上作各种技艺表演等形式。
广义的马戏也包括杂技在内。马戏有时也与杂技通用。马戏一词在中国,初见于汉桓宽的《盐铁论》。古代马戏专指驯马和马上技艺。现代狭义马戏专指驯马和马术。2008年,马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这时期,马戏的技艺之一叫做“骗”,《汉书》注称为“戏马之术”。
三国时,马戏表演也很普遍。《魏书·甄皇后传》裴松之注:“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
唐代,马戏表演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其中“透剑门伎”尤为精彩。“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 :地上倒插刀剑,间隔分成几级,有如房椽,寒光闪闪,使人望而却步,表演者驾乘小马,奔腾跳跃,飘忽而过,人马无伤。
到了宋代,马戏伎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多种多样的马上功夫。
清代马戏,又有新的创造。咸丰皇帝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观看马戏表演。此时,马戏表演者大显身手:“有一足立鞍镫而驰者;有扳马鞍前行而并马驰者;有两人对面驰来各在马上互换者;有甲腾出乙雇马上戴甲于首而驰者,曲尽马上之奇。”做“中国皮影”。后来又传到了英国和德国,在欧洲曾轰动一时。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踢毽子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它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在汉族民间流传极广,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术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
清代踢毽的技艺已相当高,也为中国古代妇女所喜爱。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抖空竹
抖空竹是汉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济南俗称“老牛”。抖空竹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抖空竹作为我国独有的汉族体育运动之一,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很具观赏性,它同武术一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
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分双轴、单轴;轴,轮和轮面用木制成,轮圈用竹制成,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可缠绳抖动产生旋转。
玩的人双手各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
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称作“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也有用壶盖、酒瓶等器具代替空竹的。
杠子
盛行于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近似单杠的健身体育活动。杠子一般为木制,过去两端刻有龙头,故北方群众称杠子运动为“盘龙之术”,练杠子的团体组织称为“盘龙会”或“杠子会”。每逢喜庆节日表演,有的在大车上设木架,横缚木杠,人在上面做各种动作。因杠子较粗,不能用现代体操中单杠器械的抓握法。
杠子技巧较高的动作可分3类:“上把”,为杠上倒立之类,有“金背顶”、“拳头顶”、“八字顶”、“叉花顶”、“车轮顶”等;“中把”,指身体绕杠回环越杠的各种动作,如“轱辘”等;“下把”,指身体在杠下的各种悬垂动作,如“前压”、“后压”(前后水平)等。
清同治年间李静山编的《增补都门杂咏》中有一首描写民间艺人田瘸子表演杠子技艺的诗:“瘸脚何曾是废人,练成杠子更通神;寒鸭浮水头朝下,遍体功夫在上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练杠子的情景。清代《北京走会图》中关于翻杠子的画卷,将这一民间体育活动描绘得更为清晰逼真。
八、武术和导引
武术
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通过武化流传,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二来可以防御敌人进攻。流传迄今可考证史实有4200年的中华文明史,文武相承相传。运动形式有套路和对抗等。其中有的已列入竞技运动项目。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
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用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
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
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又进一步。
拳术
指徒手的武术。
起源:
原始人类为了免受野兽的侵袭和猎取生活资料,采用拳打、脚踢、指抓、跳跃、翻滚等动作,这是最原始的拳术的萌芽。
传说炎黄时代,蚩尤部落善于徒搏角抵,他们头戴牛角,进行拳打、脚踢、抓扭。《诗经》中有“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这是古籍中最早出现的“拳”字。商周时代的拳术多称为“手搏”。
春秋战国时,称技击。齐国为了选择武勇人材,充实到军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全国性的“角试”。
汉代出现了观赏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如“沐猴舞”、“醉舞”和五禽戏等。这些都属于早期的象形拳术。宋代,拳术套路盛行。明清时代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拳种林立,还出现了许多武术研究家和拳法论著,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王宗岳的《太极拳经》、黄百家的《内家拳谱》、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等。
练习拳术,要求动作规范,手、眼、身、步配合协调,还须与意识、呼吸紧密结合,达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通过拳术的锻炼,不仅使人掌握攻防格斗技术,还能提高人体各系统机能和身体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武术器械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棍术
棍术,器械武术之一,用棍表演的武术套路的总称。指使用棍的方法和技巧。明俞大猷《剑经》、戚继光《纪效新书》、茅元仪《武备志》、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等对棍的击法均有详尽论述。
握棍的方法称“把法”,常见的有阳把(手心向上握棍),阴把(手心向下握棍)、阴阳把(两手心相对)、对把(虎口相对),交叉把(左右手交叉),滑把等。
棍法有:打、揭、劈、盖、压、云,扫、穿、托、挑、撩、拨等。练习棍术要求手臂圆热,梢把兼用,身棍合一,力透棍梢,表现勇猛、快速,“棍打一大片”的特点。对练有“对棍”、“棍进枪”、“棍进三节棍”,“三人对棍”等。
棍术可分为三类:
一是“五尺棍”,亦叫“齐眉棍”,分大小头,大头称棍根,也称棍把,小头叫棍稍,棍身围度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功力而定。
二是“条子棍”长约六尺,一般长度高出头顶一拳度,较细于棍,大小头基本均匀。“五尺棍”与“条子棍”在内容、风格、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三是鞭杆,也叫短棍,亦称魔杖,还称三尺五(兰州地方语称之为三尺五尕棒子)。
棍,作为一种兵器,其作用和威力是不可忽视的。棍法快速勇猛,舞动如飞,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是人们所喜爱的武术健身套路。
刀术
“刀术”指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何良臣《阵记》、俞大猷《单刀法选》以及戚继光《武备志》中都记载了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
刀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朴实无华和简练流畅。相对于已经严重趋向虚华的多数表演性套路来,刀的单势和套势,都显得要简单一些,凡一刀一势,莫不脚踏实地,严守规矩与法度。动作之大小,进退之尺度,全在一定的规定下进行,不允许随意变化和玩弄所谓身法。这种近乎刻板的要求,是现代一般武术中不多见的。
然而,这一刀一势一进一退,都非常之吃功夫,需要从大功夫、大辛劳入手,在千万次的练习中求得成功。在正确指导下,练之既久,功夫到了,“刀味”便慢慢渗透出来,长刀特有的“杀气”也会放射出来。
枪术
枪为武术常用器械之一,被称为长兵之帅。枪术历史悠久,主要动作为拦、拿、扎。枪由上古矛戈发展演变而成,宋代以后品种繁多。《隋书·经籍志》所载《马槊谱》就是介绍枪术的专着,宋代枪术更加精进和普及。明何良臣《陈记》、吴殳《手臂录》对枪术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各家流派作了介绍。枪术除单练之外,也可与其他武器对练,如大刀进枪、剑进枪、三节棍进枪等。
发展历程: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汉代长兵器,侧重戟、矛。後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
古代的枪术用法除花枪、大枪、双枪、双头枪、钩镰枪外,多已失传。枪法流传较多的常有罗家枪、杨家枪、岳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六合枪、八母枪、子龙枪、大犁花枪和峨嵋枪等,各有精研,各有所长。但基本枪术技法还是比较一致的。
主要枪术以拦、拿、扎为主,此外还有点、崩、挑、拨、缠、舞花等法。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缩、收)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
剑术
即舞剑或用剑刺杀的技艺或技能。剑术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史籍中也开始出现关于剑术家的记载。
汉朝发展起了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骑兵交战中以砍斫为主,很少有刺的动作。于是,环柄刀代替了剑,使得剑在战场上的使用价值大大下降。到了东汉末年,环柄刀几乎完全取代了剑,成为军中主要的短兵器。剑在战场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击剑的风气在社会上风行开来,人人喜欢击剑,喜欢佩带宝剑,剑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自唐开始,士大夫心理充满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说,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一若此数尺刚铁,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者。于是家悬一剑,即以为祥,不习剑术,而以为剑自可以御敌而胜。所以自唐以后,剑类短兵,有一支为释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从征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佩刀者渐多于佩剑者,这对剑术的发展有相当的阻作用。
明唐顺之《武编》说:宋太宗“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舞剑,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会北戎遗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澡,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这些高超绝技,对后来剑术套路及表演技艺的发展,影响很大,演练的武术套路中,亦有所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剑术成了剑的演练套路的代称,被列为中国武术比赛项目。增加了各种花法、平衡、翻腾、造型等动作,使剑术有了很大发展。
九、娱乐运动
射箭
射箭,即箭术,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射箭运动。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们狩猎和军队打仗的重要武器。
射箭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据考古发现,它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这是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弓箭的发明使用,作为由中级蒙昧社会向高级蒙昧社会开始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说:“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了。”弓箭的使用对于上古仕会的进步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弓箭具有强大的杀伤能力,增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
在弓箭制作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已具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经验。对于弓箭的选材、制作程序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并有专门的弓匠来制作。弓箭的种类与西周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制造更加精细。箭镞同属中轴制及三棱制的范畴,而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它又比弓先进了一步。一个是训练时间短,二是对较小目标的命中率比弓高。到了战国时期弩已增加到四种。在《吴越春秋》中,详解了关于弩射之法,当时对弩射研究的深入程度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
拔河
拔河,也叫牵钩,为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属于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
起源
《墨子·鲁问》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执,亟败楚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败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执,亟败越人。”
文中提到,公输子鲁班给楚国设计制造了一种在战船上进行水战的兵器,叫做“钩强”。敌船败退时,可用“钩强”钩住敌船,使其不能逃脱;敌船行进时,又可用“钩强”顶住敌方船只,使其不得靠近。牵是拉的意思,钩指钩拒。这一形式用于军队水战的训练中,可以锻炼水军战士作战时钩拉或强拒的能力,故称之为“牵钩”。
当时,楚国在训练水军时,是用薄竹片劈成细条做成的“篾缆”代替长钩,将士分成两队,各执篾缆的一端进行对拉,互相较力。
后来,楚国的这项水军“教战”项目,逐渐普及到民间,广为流传。这种用于军事训练的活动在隋朝的民间仍然“流迁不改,习以相传”,并且从“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的拔河过程看,我国古代的拔河方式基本形成。
跳百索
跳百索又名“跳绳”,汉族民间游戏。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
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汉族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
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造型优美,绚丽多彩,线条刚柔相济。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汉族民俗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赶邪佞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及各国唐人街都相当盛行舞狮。但中国大陆的民间舞狮实际已经日渐减少。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