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2023-06-29知识百科
景颇族是西南边陲的一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独有文化和风俗习惯。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景颇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吧!

  景颇族是西南边陲的一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独有文化和风俗习惯。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景颇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吧!


  景颇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父亲是一家之长,子女从父姓。家庭中保留着幼子继承财产的习惯。长子、次子结婚后一般都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幼子则留下与父母同住,赡养父母。有女无儿的可以招婿,上门婿不改姓,子女亦从父姓。无子女的可以收养子女,养子同亲生子一样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继承财产的权利。女儿一般无继承权,但有些地方亦有子女同等参加财产继承的现象。妇女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栽秧、割谷、收割等田间劳动外,还要从事织布、做饭等家务。因此,景颇族男子常说“没有妻子就没有饭吃,就没有衣穿”.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图库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图库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

  习俗
  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景颇族人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
  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菜分份进餐,无需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忌把叶包反。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

  食俗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采、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 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节庆
  “目瑙纵歌”,是云南省德宏景颇族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也是景颇族人民祝颂吉祥幸福、欢度丰收的传统节日。“目脑”是景颇语的音译,意即“大伙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每逢“目脑纵歌”节,仪式往往从清晨到夜晚,甚至通宵狂欢。每次目脑都要杀牛祭祀,然后牛肉大家分食,并伴以歌舞活动,参加者多时成千上万。
  此外,还要祭“能尚”宸庙,祭“能尚”每年两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较隆重,届时要杀牛、猪、鸡等,以庆贺丰收。
  景颇也过“吃新谷”节,“吃新谷”都选在农历八月的一个龙日,届时把新谷炒干、舂成米,与老米合在一起做饭,以喻老米、新米接续不断。吃新饭时,要把饭菜和酒洒到地里一部分,献给地鬼,然后全家共餐。

  景颇族服饰
  景颇族也是云南物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
  景颇族的服饰风格粗犷豪放。景颇族男子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下身着短而宽大的黑裤,包黑布或白布头巾,头巾两边以彩色小绒球作为装饰。出门时肩上挂筒帕,腰间挎长刀,简直就是一个气宇轩昂、矫勇彪悍的武士。景颇族女子多穿着黑色对襟或左衽短上衣,下着黑红相间的统裙,用黑色布条缠腿,节日喜庆时,盛装的女子上衣上都镶有很多的大银泡,领上佩戴六、七个银项圈和一串响铃式银链子,耳朵上戴一对很长的银耳环,手上戴着粗大且刻有花纹的银手镯作为装饰。行走舞动时,银饰叮珰作响,别有一番韵味。
  许多景颇女子还将藤圈涂上红色或黑色的漆,围在腰间,来装扮自己,她们认为谁的藤圈越多谁就越美,这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