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起名

起名

前面马尚的女孩名字(马尚名字解析)

2023-04-09起名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胶片上留下的编剧署名是“林金”,查遍中国电影人的名录,并无此人。而在另一些资料中,可以查到此片的编剧是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胶片上留下的编剧署名是“林金”,查遍中国电影人的名录,并无此人。而在另一些资料中,可以查到此片的编剧是三个人:杜印、李强、黄钢。

不要说对普通观众,对现在的电影工作者来说,杜印、李强、黄钢这三个名字也是陌生的。他们到底是谁?又和署名编剧“林金”是什么关系呢?

李强(1905-1996),原名曾培洪,曾用名张振声,我党地下工作的骨干之一,也是隐蔽战线的一位传奇人物。

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在武汉成立;因为自制过手榴弹和炸药,又与三教九流有些交往,周恩来将李强调入特务工作处任特务股股长。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政治保卫和情报特工机构——中央特科在上海成立,李强担任通讯四科的科长,受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

1928年,中央特科增设无线电通讯科,24岁的李强任科长。1929年,这位特科奇才完全通过自学,研制出我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被赞为“党的通信史上划时代的革命”,为开创我党领导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

1931年,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周恩来同志为保护李强,派他远赴苏联学习。在苏联工作期间,李强潜心研究无线电理论。他仅用一份实验结果推导出美国菱形天线的发射原理,他的“李强公式”引起苏联科技界的震动,成为当时苏联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30岁的他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之中。1938年初李强到延安,1944年11月兼任中央军委三局副局长。

李强熟悉通信工作,也熟悉李白烈士的事迹,为《永不消逝的电波》提供了最直接、最动人、最真实的历史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李强44岁时带领技术人员设计制造了“九头鸟”扩音喇叭。领导人在开国大典上就是用这款扩音喇叭向全世界发出了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强任邮电部无线电总局和电信总局局长,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首任广播事业局局长。李强是我党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他不但精通无线电技术,基础数学基本功底扎实,还是一个经济学奇才。1952年李强出任外贸部副部长,1973年任部长,1983年退居二线,1996年去世。

杜印曾用名任坰、任生,也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他20岁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学习,后到鲁艺实验剧团及中共中央枣园机关文工团当演员、导演。

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赴冀察热辽解放区为工农兵演出,参加土地改革,办学校,先后任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戏剧部主任、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主任。1949年任东北文工团副团长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

中央电影局成立后,他被聘为剧本创作所特约编剧。他与刘相如、胡零合作创作的优秀话剧《在新事物面前》曾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演。除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他还出版有与李强合著的电影文学剧本《凤凰树下》、中篇小说《在风雨中长大》等。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另一位编剧黄钢是我国著名的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新闻工作者、编剧。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2名党员之一黄负生同志的遗孤,幼年时受到中共领导人恽代英、陈潭秋、任弼时的关怀。

1938年,21岁的黄钢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转送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报告文学《雨——陈赓的兵团是怎样作战的》得到了领导人的肯定和鼓励。

从1942年起,他先后担任《解放日报》记者兼采访科科长,冀察热辽解放区党报兼新华分社副社长、随军记者。全国解放后,黄钢从事电影工作,写有电影剧本《团结起来到明天》,四幕话剧《指挥员在那里》等。还出版有影评集《在电影工作岗位上》《电影批评与创作问题》等。

摘自《纵横》2017年第4期,马尚瑞文

黄钢妹妹黄铁也是著名作家,是我们熟悉的电影《阿诗玛》编剧之一。黄钢去往延安之前,曾在国民党的官营电影机构——中央电影摄影场短暂工作过,他熟悉国民党军官和特务的日常状态,这段经历成为他写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剧本的素材。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永不消逝的电波》原片片上署名编剧的“林金”和杜印、李强、黄钢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林金”是三个名字的缩写,分别在杜印、李强、黄钢三个名字中取得一个偏旁,组成一个虚拟的名字。

三位编剧都曾是革命战士,他们在胶片上的署名也颇似情报的密码。他们留给我们的不朽佳作和他们曾经鲜为人知的名字,将被后人铭记。

来源:中国网娱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