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几净下一句是什么
1
大扫除。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在南方,是小年;在北方呢,就是大扫除的日子。
以前在农村老家,老年人是非常重视这一天的。屋子里,院子里,都要非常细致地做一次清扫。
爸爸说,这是除晦气;妈妈说,这是腾出地方,让吉祥住进来。
记得奶奶说过这样一句话:勤洗面常刮脸,有点倒霉也不显。
为什么不显呢?因为人有了“精气神”,身上就自带光芒,自身的免疫力随之提高,抗击打能力倍增,小小不言的晦气,自然无法靠近。
很多年以前,一位伟人这样说过,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大扫除,需要我们耐心,细心,精心;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生活或许就是这样,你对它越细腻,它对你越温柔。
过年,过得就是一种祥和温暖,环境舒适了,心情自然愉快;心情愉快了,全世界都会无限精彩。
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式各样的电器,让人的劳动量大幅度减少,吸尘器,擦墙器,洗衣机,扫地机器人……
只需要用一个遥控器操作,这些智能电器,就会不知疲倦地运转起来,帮着人们排忧解难,让空间干净明亮,清新整洁。
我觉得,一个人不能过分悠闲,适当地动动手,去干点活,也是一种充实和享受。
人都是有弱点的,越歇越懒,越吃越馋。这
是做人的大忌。
把懒惰连根拔起,然后从出习惯中清理出去。可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大扫除”。
2
断舍离。
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在她的成名作《断舍离》中,这样写到:清理多余,是断舍离。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过去的老年人,从饥寒交迫,缺衣少食的岁月里走过来,特别知道节俭。他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认为,每件东西都有它的用途。所以,从来不舍得扔东西,觉得那是暴殄天物,是一种罪恶。
现在,人们的观念完全不一样了。
用不着的,扔;不时髦的,扔;
不顺眼的,扔;不吉利的,扔。
有一个朋友,他特别喜欢囤物。我去过他家里一次,那逼仄的空间,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各式各样的电器,乱七八糟的纸箱,五颜六色的衣服,横七竖八的鞋子,我问他怎么不收拾一下啊?将来女朋友来了,恐怕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憨厚地一笑说,最近忙得五脊六兽的,根本没有时间整理,很多东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劳无功。
我望着墙角一大堆快递盒子,很多根本就没有开封。
主持人苏静说,想要的东西,很多;需要的东西,很少。
想要的太多,就是思想不聚焦,没有方向感,没有目标感,失败肯定会不期而至。
当一个人体内的欲望盘根错节,幸福,快乐,吉祥如意,必然会掉头而去。
这几位女神,性格一贯如此,她们选择离开,就会走得义无反顾,大步流星。
她们走,不会跟谁打一声招呼。
3
空间扩大,天地容纳。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日用品迭代速度也在加快,想要活得轻松愉悦,充满新鲜感,“断舍离”必须变成一种随时随地的习惯。
金城武在电影《重庆森林》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当一个人回到自己的房间,为了一件久违的物品,在各种物体堆积的屋子里寻寻觅觅,最终找到的时候,却发现那个东西早已经腐烂变质,或者面目全非。
不由得一声叹息。
这时候,这个人已然病入膏肓,急需要大刀阔斧地“断舍离”。
很多时候,舍弃恰恰是一种获得。
正如山下英子所说的那样,舍弃的背后,正是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
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我们需要断舍离;精神上,思想上,灵魂上也是如此。
怎样才能做得到呢?
台湾作家李敖给出了确切的答案: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这个,就跟老子说的“自知者明”一个意思。
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即便自己是废柴一根,也不要自暴自弃,开心一点,努力一点,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优于昨天的自己。
这就是爱自己的精髓所在。
围绕着爱这个中心点,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删去;删掉杂冗,海阔天空。
安东尼说,我谈过最长的恋爱,就是自恋,我爱自己,没有情敌。
先把自己爱好了,爱健康了,快乐了,美丽了,幸福了,然后再去爱别人,爱生活,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