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冲风水(北京西站附近私房菜)
千年古城的北京,建筑都有严格的中轴线,极其注重风水,而开通即成“亚洲第一大站”的北京西站,却为何东长西短?辉煌的工程又何曾一度为“京城最大败笔”?背后有何惊世谜团?
北京西站
▲西站夜景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西站,又称北京西客站,是北京市四大铁路客运站之一,是国家“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1996年1月21日,北京西站正式开通运营,当时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道客运站之一,也是中国的新大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1996年1月21日10点30分,“毛泽东号”机车牵引着“特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 新华社
同时,北京西站地处金中都遗址——莲花池公园一侧,是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纪念北京建都七百余年和建城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纪念碑,更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阔步迈向21世纪的纪念碑!
然而,就是这号称‘京门’的交通枢纽,曾一度在建筑业界引起了不小争议,即便是超前的设计理念也曾一度饱受诟病。
“北京西站”名片姓名:北京西站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面积:占地51万㎡, 总建筑约70万㎡客运:约1.8亿人次/年建造:1993.1.19-1996.1.21,投资约65亿用途:中国特大型综合立体的交通枢纽结构:混凝土+钢结构+网架结构特色:“品”字造型,历史文脉,京九线龙头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东路118号身世: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工程,由北京市和原铁道部共同出资打造,曾是“亚洲第一大站”奖项:1996年北京西站地铁综合大厅,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西站夜景 来源:网络
旧时代新形象,一波三折北京西站的建设构想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基本形成。历史上曾经先后于1975年至1976年、1981年至1985年和1989年至1993年三次进行规划和研究。
但头两次分别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搁置。第三次从1989年起,重新开始前期准备工作、调整规划、重新上报,终于获国家批准实行。
90 年代建成的北京西站,在当时不但万众瞩目,开通即成“亚洲第一大站”,更寄托着设计师「体现首都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美好期望。但从规划到设计再到落地,期间可谓一波三折,争议不断。
▲西站全景 来源:强词有理-建筑300秒
一、选址
北京西站的最早选址是1957年确定的,即现在的莲花池公园附近,位于西站的西南角。在今天看,肯定会觉得这个位置并不好,三环以内,交通拥堵,用地狭窄,但那时候选址已经是最佳选择。
▲来源:王绪安 吴庆新《北京西站选址及总体布局》
那个年代,莲花池里没有水,就是一个大空地。当时的莲花池周围都是居民楼,在莲花池的空地上修建西站,是没有拆迁问题的,成本比较低。
但当准备动工的时候,北大教授侯仁之站出来表示坚决反对填平建站,并指出若不是有莲花池,古人都不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建造最早的北京城。“如果在这个地方建北京西站,就相当于把北京的源头给压住了!”所以,侯先生就建议把方案改一下,躲开莲花池建北京西站。最后,这个建议被采纳了。
就这样,承载着历史文脉的延续,北京西站整体往东边移动了一大截,并且西边缩短了100米,莲花池保留了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北京西站没有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而是东长西短。
▲莲花池 来源:强词有理-建筑300秒
二、设计
作为承担厚望的首都形象工程,这座“本世纪中国最宏伟的建筑工程之一”——北京西站,在设计上的标准要求非常之高,要做成中国第一大,甚至亚洲第一大,是未来北京西部的国门。
于是,早在规划设计阶段,便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支持,从国家领导人到市委市政府官员均有参与讨论和审定。
西站的规划设计竞赛由北京市首规委主持,国内7家建筑设计单位参与了方案设计,其中不乏造型惊人之作。
最终获选的设计方案,当时被媒体誉为「艺术造型新颖独特,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虽与后来旅客的体验大相径庭,但其设计本身确实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西站模拟图 来源:红动中国
北京西站的设计利用地铁站穿过车站中轴线形成的结构布局(高层建筑基础原在地铁两侧)的中央空档,借鉴中国的"关"、"城门楼"的形象, 设计成了一个45米宽、50米高的大门洞, 在45m长的巨型钢结构上放了一个"门楼",现代钢结构与传统门楼的组合。
▲北京西站 来源:网络
这一主题重复出现在东西出站口组成三座门,成为火车站形象的基调。同时,设计采用了民族传统建筑形式,整体设计成“品”字形,阴阳高低、主次和谐随处可见,传播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沟通的是与世界的文明。
▲北京西站 来源:网络
在只承接普速铁路的旧时代里,北京西站也映射着浓浓的时代印记。
北京城建筑一个很大的标志,就是有很多“大屋顶建筑”。北京的大屋顶建筑由来悠久,在民国时期,将屋顶称之为“中国固有之形式”。
▲西站主城楼 来源:网络
当时的西站,秉承东方神韵、融贯中西原则,通过巨型钢架和钢亭的组合及巨大的门洞产生时代感,吸收了国外车站使用玻璃的做法,在西客站设计了玻璃大雨棚、中央大厅玻璃棚、中央通廊玻璃天栩等,在大量人流集散的部位尽量做到引入自然光,变过去车站的昏暗压抑为明亮通透。
▲来源:企鹅号 踩着单车去旅行
通过大球形网架的形象与传统建筑形象互相渗透,在主亭上用暴露结构的方法露出钢亭、屋顶网架杆件和支持飞檐的杆件,使门楼融进钢结构和网架形象,代替了木结构的斗拱,使主亭也具有时代特点。
车站南北广场中心设置了两座城雕,其中,南广场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北广场为以走向21世纪为主题的雕塑,从而形成“一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崛起”的完整构思!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北京西站在可行性研究和立项时,就已确定为我国最大型综合立体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亚洲和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客站之一。但由于缺少更多专业的建筑策划、缺少对当时旅客环境的全面调查,无奈从建筑造型到场馆运营都槽点累累。
▲西站主城楼 来源:网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北京西站最受人诟病的有三点:
一、交通拥堵,“超级停车场”
西站开通后,设计拥有南、北两个站前广场。按照原规划设计,北京西站这座“特大型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的分流畅通取决于地面及地下配套设施。对客流量的分布估计是南、北广场各占30%,地铁分流40%,而且当时将南广场设计为主广场,很多主题建筑都设计在了南边。
但由于南广场自西站开通运营以来一直未开通,导致90%的客流均通过北广场集散。而北广场的容纳量也是有限的,客流的集中与滞留,使得北广场不堪重负,秩序混乱,交通状况恶化。
同时,因当初规划和设计上的失误,南、北方向的车辆无法直接通行,而且公交车站与南广场没有紧密衔接,造成一直以来南广场与北广场发展非常不均衡。
加上,乘客、行人如想穿行南北,必须徒步经过约500米长的西站地下广场,十分不便。而南广场周边道路如广莲路、马连道路、站前东街、北京西站南路等4条道路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受到拆迁问题的制约,路网长期不通。而北广场又无法进行大改扩建。
对旅客来说,在西站坐车就面对“进站难,出站难,接人难,停车难”的“四难”。交通拥堵,水泄不通。北京居民把北京西站周边地区,特别是北广场及连接西二环和西三环的莲花池东路,称作“超级停车场”。
这些问题直到后来地下配套地铁线路完成,才逐渐改善严峻的交通问题。
二、造价八千万,“超级小亭子”
北京西站在建设的过程中时就成为颇受争议的建筑,争论的焦点正是耸立于北站房上的复古式亭子,以及正中的巨大孔洞。
北京西站房上正中间的“小亭子 ”,实际上这古建筑专家完成的,需要一个重一千八百吨的钢桁架来支撑,造价据说花了八千万,堪称史上最贵小亭子了!
有专家评论认为这是成功结合了古都风貌和现代感的建筑群体,但更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在“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下出现的“复古倒退”的败笔,也并没有实际用途。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市民质疑北京西站的“中空”设计,认为这造成了一定的空间浪费,而实际上这是配合地铁预埋工程、利用建筑结构的一个手段。由于设计时考虑到北京地铁9号线将从车站的中轴线通过,并在北京西站下方设站。为了防止地面的沉降,因此车站高层建筑均分别在地铁线两侧,形成中央空档。为了改善中央空档的视觉效果,故借鉴中国传统城门楼的设计, 设计成一个宽45米、高50米的“门洞”。但似乎大家对这一“门洞”,并不买账,甚至诟病为毫无新意。
总而言之,建筑师们和工程师们在总图规划、建筑布局、交通组织、旅客流线、结构体系、施工技术、分期建设以至建成后的管理、维修、服务等方面,花费了巨大的劳动,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在建筑艺术创作方面,显然那个时代的建筑师们似乎束手无策。
三、超前的理念,“豆腐渣工程”
按照当时规划之处,北京西站是作为一个集火车站、地铁站、公共交通、邮电枢纽、商业服务、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大型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多功能综合中心,这样的商业设计理念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非常超前。
但自北京西站开通运营以来,不仅质量问题一度为人诟病,暴露的问题林林总总,被戏谑为“亚洲最大豆腐渣工程”,导致怨声载道外,也带来了诸多安全的隐患。加之,运营上起初的“以商养站”模式,营运费用远高于经营性资产所带来的收入,更拖累了整体运行。
直到2004年,国家对整个北京西站出站系统进行改造工程;2005年,北京西站地区公共资产的维护工作开始纳入北京市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正式明确了“以国养站”的模式;2010年,北京市政府开启南广场改造工程,此后整个北京西站才逐步改善了整体现状。
小结▲西站夜景 来源:网络
虽说上个时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条件拥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或许在今天看来饱受争议与批评,但时代进步,建筑审美和建筑技术也在发展与演变中,只有高度理性的技术体系与强烈表现艺术的完美结合,方能实现更多创世之作。
即便是诸多非议,北京西站这座“世纪之站”,在1995年也运用了诸多当时的高科技,如高安全度的抗震防风设计、环形车道设计的特殊坡道化雪技术、突破防水设计的难题,全面实践了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技术等等。这在当时也是不可小觑的成果。
今天,饱经风霜的北京西站,已是许许多多北漂人梦想的起点,南来北往数十年,这里承载过太多人的辛酸与泪水,也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幸福与美好。
· END ·
声明:本文参考网络素材编写,摘录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图片主要来自网络部分不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网络材料来源可能不详,如有侵权留言联系删除。部分参考:腾讯网-踩着单车去旅行《北京西站选址的惊世迷团:为何东长西短?》、建筑学院-伍雩《在北京西站和优秀高铁站之间,还差了几个北京南站?》、知乎提供者 GatechNite关于北京西站三大诟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