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三槐堂王氏族谱

2023-07-19知识百科
三王姓是中华第一大姓,也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名门望族。三槐王氏在众多王姓分支中仅列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之后,位居第三。太原王氏起源

三王姓是中华第一大姓,也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名门望族。三槐王氏在众多王姓分支中仅列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之后,位居第三。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始祖乃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死于巨鹿之战,王离长子王元为避秦乱,迁于琅琊,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则是日后太原王氏之祖,从晋代绵延至唐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三槐堂王氏来源的诸多说法中,有人认为,三槐王氏是王姓太子晋系一个分支,属于太原王氏。但更多的人认为,三槐王氏系出琅邪。就连太原王氏也认为三槐王氏属于琅琊王氏的支脉。据《太原王氏》书中的世表记载,宋、元以后分支众多的三槐王氏,其祖先实为琅琊王氏中的王琳(方庆)。其世系为: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琳公。王琳为琅邪王氏王导的11代孙,因此,三槐堂王氏应为琅邪王氏的后裔。琳有十子,其中,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传八世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佑,这位王佑,就是“手植三槐”于庭院并预言其后世子孙必有致“三公”者的三槐堂王氏之始祖。

王佑,为避讳明孝宗朱佑樘,后世改名王祜。为王彻长子,字景叔。显于五代十国汉、周之际,进入北宋以后,历事太祖、太宗两朝,文武忠孝,曾任兵部侍郎,封晋国公。王佑配任、边二氏夫人,分别封赠为徐国夫人、秦国夫人,共生三子:王懿、王旦、王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佑长子王懿(公元954-1002),字文德。进士出身,知袁州,曾任秘书丞,官至克州知府,颇有政绩,《宋史》有传,49岁去世。后被追赠为兵部侍郎、工部员外郎。

王懿生四子:王睦、王淳、王贽、王素。长子王睦,生四子。次子王淳一支人财两旺,王淳官至水部员外郎、转运使,后赠工部侍郎。生三子,其孙子王震颇有才华,初以父任试铨优等,赐进士及第。宋神宗厚爱他其才华,以太常寺奉礼郎权正书刑房公事,于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官拜龙图阁直学,吏部尚书,后知开封府,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大臣之一。王懿四子王素,生一子,王明达,卜居湖南武冈。

王佑次子王旦(公元957-1017年)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人。是北宋杰出的宰相,三槐堂王氏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宋吏》有传。王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官大理评事,后升知临江军,迁著作郎,编《文苑英华》。升殿中丞,通判郑州。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知制诰。宋真宗即位,任中书舍人。“澶渊之盟”后,寇准罢相,宋真宗起用王旦为相达十八年之久,他办事遵行祖宗成法,果断有谋略,真宗对其十分信任,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正是由于王旦的卓越才德与贡献,才使他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也给三槐王氏家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与显赫。

王旦子三,王雍、王冲、王素。长子王雍(988-1045),字子肃,三槐王氏第三代。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淮南转运按察使。庆历五年(1045)去世于任上,归葬开封大边乡王氏祖茔。王雍生三子,王恪、王整、王检。王旦次子王冲,官至左赞善大夫,亦生三子:王庆、王吉、王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旦三子王素(1007-1073年),字仲议,又字朴夫,与王懿四子重名。他是北宋时著名官吏,《宋史》有传。初赐进士出身,历任鄂州知府、天章阁侍制。庆历年间任谏官,与欧阳修、蔡襄、余靖合称“四谏臣”,犯颜敢谏,名扬天下。后出知成都府,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曰“王公异断”。又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复以端明殿学士再知渭州,教民耕读,积粟数十年,士气振奋,敌不敢犯。王素为官敢于断事,以吏才闻名于世,后官拜工部尚书。卒年67岁,殁后谥懿敏,葬于开封大边乡祖茔。王素娶妻李氏,为礼部尚书李维之女,封同安郡夫人,又娶滕氏、张氏,共生九子:王厚、王固、王坚、王巩、王本、王硕、王凝、王常、王奧。在这九子中,以四子王巩最有名气。王巩善诗文,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交好,生十子:王奇、王时、王由、王皋、王琳、王逸、王典、王文显、王鸣鸾。

王佑的三子王旭(960-1027),字仲明,初以荫补太常寺太祝,知维氏、雍丘等县。真宗朝,升王旭为殿中丞。因其兄王旦任相,为避嫌,辞官归家。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王旭在其兄王旦去世后才复职,扬历中外,卓有政绩。后以兵部郎中知应天府,年68岁去世,赠户部尚书、太尉。王旭生六子:王质、王粹、王玄、王端、王诲、王徽。比较有名气的是王质和王端。

王旭长子王质(1001-1045),字子野,也是王氏家族中的杰出人物。很早就以文才闻名,年未及冠,便试学士院,入优等,赐进士及第,名震京师。初任馆阁校理,改集贤校理,累迁尚书祠员外郎,后通判苏州,天章阁待诏,知陕州。为官期间,广施仁政,薄赋缓征,勤政恤民,时人赞之。庆历五年(1045年)去世,范仲淹为他撰写墓志铭,欧阳修为他撰写神道碑铭。王质娶妻周氏,为礼部侍郎周起之女,生三子,王毖、王规、王复,皆仕官。

王旭四子王端,是王质之弟,有二子,长子王远,次子王忖。长子王远(1029-1097),字舜弼,初因伯父王质之荫任效社斋郎,后历任醴泉主簿,大理评事知县,迁大理丞充德清军使兼知清丰县。绍圣四年去世,享年69岁,赠太子太傅,《宋元学案补遗》有记载。

王端长子王远娶妻赵氏,赠福国夫人,继配晃氏,赠定国夫人,生有六子:王毅、王坦、王发、王通、王彀、王毂。王远的子孙辈均兴旺发达,其六子中以王毅较显,次子王坦,三子王发,并官将作监主簿,后三子王通、王彀、王毂,皆为进士。

王远长子王毅,官朝散郎,号能吏,后累赠太子师。王毅当年曾上疏,论奸臣蔡京罪恶,气正典刑,因多次得罪权贵奸臣而丢官,不幸早逝。

此后,三槐堂王氏枝繁叶茂,子孙后代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正史诸如《宋史》等,为人物立传时,对先人或后人功名不著者,往往不载或简略或失载,而子孙中往往只载功名著显者。所以,史载与谱载子孙人数往往不符或存有差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