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千代的女孩名字(姓千代的女孩的名字)
艺 术 性:★★★★★
娱 乐 性:★★★★☆
综合评价 :★★★★★
《七武士》海报
在1954年的第15届威尼斯电影节中,后来被无数影人推崇的《七武士》获得了银狮奖,同届获得银狮奖的还有费里尼执导的《大路》、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码头风云》以及沟口健二导演的《山椒大夫》。《七武士》在这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虽然也得到了金狮奖提名,但最终并未获奖,同时落选金狮的还有维斯康蒂导演的《战国妖姬》。在这届超强的威尼斯电影节中, 看花了眼的评委们把金狮奖给了意大利导演雷纳托·卡斯特拉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随着时间的流逝,《七武士》的光芒愈发璀璨,而那部中规中矩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早已被人遗忘。
1954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海报
这部66年前拍摄的电影开创了一种剧情模式,召集多人后共同完成任务的群戏模式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好莱坞曾多次翻拍《七武士》,最著名的是1960年的《豪勇七蛟龙》,2016年安东尼·福奎阿又翻拍了一版《豪勇七蛟龙》,香港也曾翻拍过一版由郑少秋主演的《忠义群英》,此外还有很多其他跟风模仿之作,比如《十二金刚》《凯利和他的英雄们》(战略大作战)、《血染雪山堡》《纳瓦隆大炮》《野鹅敢死队》《十一罗汉》等,影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此类电影可以数出十来部,虽然也有商业上相对成功的,但没有一部达到了《七武士》的高度。
2016年版的《豪用七蛟龙》海报
之所以跟风之作无法达到《七武士》水准,不仅仅因为这部长达3小时27分钟的电影纷繁而不杂乱,人物众多而不脸谱化,细节丰富而场面却恢弘壮烈,还因为这部电影承载了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以及黑泽明个人对于武士精神的理解,相比那些模仿跟风的电影,这部《七武士》除了剧情高潮迭出、引人入胜之外,电影中所有人物的行为动机都跟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出场的所有武士都性格鲜明,甚至连村里的几个主要的农民都赋予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这部电影在视听语言上也相当成熟,电影的每一分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3个多小时的电影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黑泽明曾表示自己最满意的两部作品,一部是《生之欲》,另一部就是《七武士》,恰好这两部电影都是由志村乔主演的,但两部电影表述的内容却一正一反,形成了互文。
志村乔主演的《生之欲》
《生之欲》的主旨是“生的追问,欲的诉求”,片中的主角脱离了浑浑噩噩的群体,为回报社会而独自奋斗,在人将死之时获得人生意义的感悟,而《七武士》则恰似《生之欲》的反向镜像,是黑泽明对日本全民所崇尚的武士精神的反思,武士们因信守承诺、坚持道义选择了为农民而战,战斗中脱离了群体的个人都无法活下去,最终死伤大半,结局幸存武士的无奈也消解了此前努力的意义,所以勘兵卫才会说出那句著名的台词:这次也算是打败仗吧,赢的是那些农民,不是我们。
最后的赢家是农民
《七武士》的历史背景
在更进一步分析这部影片为何如此成功之前,有必要对日本武士的没落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从电影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片中人物的行为动机。
日本武士与欧洲骑士都产生于公元八世纪,但两者出现的动因和肩负的职责却迥然不同,骑士是西欧列强强化国家军事力量的产物,通过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组建起一支强大的,以骑士为领导核心的部队,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殖民扩张;与此相反的是,日本武士是土地纷争激烈化的产物,土地被私人占有后,中央的权威被大大削弱,拥有土地的贵族们都拥有了足以和中央抗衡的军事力量,武士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保护贵族们和他们的领地。战国时代,统治者需要武士开疆拓土,武士受到极大的重视,待遇也远好于平民。公元1192年,源赖朝建立了镰仓幕府,武士专权的时代正式来临。
源赖朝
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所建德川幕府,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18世纪后期, 丰臣秀吉和德川幕府时代,武士们的特权被进一步放大,还颁布了《刀狩令》,没收了农民手中的武器,要求农民们专心务农,农商等必须尊重武士的尊贵地位,武士还拥有“格杀勿论”的权力。
1867年10月14日,德川庆喜辞去将军职位,统治日本265年的德川幕府倒台。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要求德川幕府交还土地,1871年开始废藩置县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废藩置县这一举措的目的就是削弱地方贵族的势力,而武士群体成了改革所针对的重点对象,改革对于武士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政府还提出“征兵制”,目的在于建立一支忠于天皇的“皇军”作为常备军队,这导致武士最重要的职能被取缔。
1871年9月23日明治政府出台“散发脱刀令”,1876年又出台了《废刀令》,全名为《大禮服竝ニ軍人警察官吏等制服著用ノ外帶刀禁止》,规定除皇室成员和军、警外,其他人一律不得携带武器,连续颁布的两次“废刀令”彻底激怒了武士阶层,代表武士利益的西乡隆盛抓住机会,掀起了反抗政府的斗争,明治政府对于这些敢于反抗的武士毫不手软,西兴隆盛兵败自杀,他也被称为“最后的武士”“大义之人”,此后,武士这一群体彻底没落。2004年汤姆克鲁斯的那部电影《The Last Samurai》(译名《最后的武士》《末代武士》)中的渡边谦扮演的森胜元就是以西乡隆盛为原型。
西乡隆盛
《七武士》的故事发生在日本战国年间,大约是1467——1615年,正是丰臣秀吉在位之时,此时也是武士拥有极大特权的鼎盛时期,距离因颁布《废刀令》而导致武士没落的1876年还有近300年的时间,所以电影中的历史背景并非很多人理解的武士行将消亡的历史时刻。
一碗白米饭就能请来武士
而《七武士》中农民以提供白米饭为条件,请求落魄武士对他们提供保护,以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仅仅只是吃饱饭这么微薄的报酬对于武士阶层来说,就等于是在羞辱他们,本来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但黑泽明对落魄武士的武士道精神给予了崇高的敬意,虽然已经意识到将以7人来对战强盗们的40骑,但落魄武士们仍然毫不畏惧的接受了这个难度极高的任务,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任务,武士应该对死亡无所畏惧,死亡不过是尽责和完成任务的手段而已,而没能完成任务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情。
但“七武士”全都是失去了领地和主公的武士,这意味着他们不知道应该侍奉谁,他们只是单纯的怀着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去保护农民,其实他们的命运极其脆弱,随着政治局势和国家政策的动荡而随风飘摇,他们不像农民根植于土地,农民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亘古不变的,他们只要想方设法保住土地,就能保住他们的一切,当流浪武士落单时,他们可以为了一套盔甲和一杆枪而痛下杀手,当面对强悍的匪徒时,他们却软弱到将粮食甚至妻子双手奉上,就算是承诺帮助他们的武士,也可以背着这些武士把酒和好吃的东西藏得妥妥的,所以农民虽然看上去是被强盗摆布的弱势群体,但黑泽明依然毫不留情的对这个群体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导演在电影中也借菊千代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的懦弱、自私、伪善、残忍。
《七武士》的角色分析
电影中七名武士的名字分别是:岛田勘兵卫、久藏、冈本胜四郎、片山五郎兵卫、七郎次、林田平八和菊千代。
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们中有些人的名字,如久藏、七郎次、菊千代等都是没有姓氏的,说明这些都是临时的名字,当时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姓氏,武士在建功立业后,才会由天皇或者上级赐姓,比如丰臣秀吉原名叫羽柴秀吉,天皇赐姓丰臣。按照勘兵卫的推算,菊千代明明是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名字,这也暗示菊千代原本就不可能属于武士阶层。
在电影中,七名武士也在黑泽明的精心安排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武士精神。
勘兵卫
勘兵卫是七武士的领袖,他是黑泽明所推崇的正统武士道精神的代表,他机智勇敢、具备超强的领导才能,但从未打过胜仗,最终没能摆脱变成浪人的命运,他的原型就是剑圣上泉信纲(1508——1577),电影中他拯救孩子的情节几乎跟传说中一样,相传上泉信纲经过一个小村落时,发现村中发生骚乱,因为一个强盗劫持了小孩作为人质,于是上泉信纲于是剃掉头发假扮僧人,用饭团诱惑并制服了强盗。在“散发脱刀令”颁布之前,武士剃掉头发是对武士身份有极大影响的,这也说明勘兵卫为了拯救平民不惜抛弃所谓的武士身份,也正是由于他心怀正直,勇于奉献,所以才会答应农民的请求,并用自己的方式集结了7名武士,在面临最激烈战斗之时,他还不忘让大家放松心情,而在击败强盗时,他也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很清醒地意识到农民才是最终的胜利者,他是黑泽明心目中完美武士形象的具体化,代表了武士精神理想化的一面。
五郎兵卫
五郎兵卫在七武士中的角色就像是参谋,他因为对勘兵卫人品和性格的敬佩而成为七武士的一员,他轻而易举就识破了堪兵卫设计的进门测试,说明他的谋略和智慧是超高的,五郎兵卫后来成为勘兵卫的顾问和得力助手,作为勘兵卫的副手帮助勘兵卫排兵布阵,在最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最终战死沙场。电影并没有让代表武士道精神的勘兵卫死去,但是五郎兵卫与勘兵卫颇有相似之处,其实五郎兵卫就是勘兵卫在作战技巧和谋略上的另一种投射,他作为武士道精神里不再被历史接纳的一部分而代替勘兵卫被敌人杀死。
七郎次
七郎次代表着友谊和忠诚,他从一开始就作为勘兵卫的老战友和老朋友,接受了勘兵卫的邀请加入进来,影片也提到七郎次与勘兵卫曾离别多年,但一见面就仍然像老朋友一样,对友谊的忠诚更显示了七郎次作为武士的道德准则。而七郎次也是勘兵卫的另一种投射,跟五郎兵卫代表的谋略和战争技能不同,七郎次代表了勘兵卫的经验、忠诚和友谊,影片借七郎次与勘兵卫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勘兵卫之前的经历,他能最终活下来,也是导演特意安排的,他身上投射出来的是勘兵卫那些并非服务于战争的性格、能力和经验,这些都是可以被和平年代接纳的,所以在影片结尾,他和代表武士道精神的勘兵卫一起活下来了。 久藏
久藏代表着七武士最强的战斗力,久藏的名字中有个“藏”字,他的原型也借鉴自日本著名剑侠宫本武藏,一击必杀的绝技无疑致敬了宫本武藏决战岩流岛的传说,久藏武功高强,不费吹灰之力一击决定对战的结局,轻轻松松从敌方夺来火铳,更值得称道的是,久藏武艺高强却从不炫耀,立下战功之后就默默去旁边休息,这才是武功高手的境界。而久藏最终在战斗中牺牲,也意味着武士赖以谋生的最重要技能——武功在今后已经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了。
平八
平八无疑是七武士中最乐观的,七郎次也是最接近平民的武士,成为浪人后,他靠砍柴为生,熟练的砍柴技巧说明他经常从事这样跟武士身份完全不符的农活,那面象征着七武士的旗帜就是他缝制出来的,很难想象一个武士会精通砍柴和缝缝补补的裁缝工作,说明他已经从内心里彻底放弃了武士的身份,而在七武士中最早死去的就是林田平八,这也是对后面武士们结局的暗示,也许对于武士来说,他们的前途并不允许他们过于乐观,平八在电影进行到2小时19分的时候被枪打死,是武士中第一个死于枪下的,实际上后来所有死去的4名武士全都死于枪下,而且每个死去的武士都是因为脱离了集体才死亡的,这也是导演有意安排的,说明武士再也无法用自身的武功抵抗现代化的火枪,武士这个群体也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胜四郎
年轻的胜四郎代表了武士道精神的成长与未来。从他把钱悄悄送给给被偷走大米的农民就能看出,胜四郎来自富裕家庭,另外也说明他对农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他非常年轻且没有任何战斗经验,胜四郎第一次看到久藏在对战中杀死对手时,被吓得目瞪口呆,也让他对武功高强的久藏非常崇拜,当他请求勘兵卫做他老师时,勘兵卫并没有马上答应,但后来却一直都在保护他,教导他,所以在最激烈的战斗中,勘兵卫并没有让他出战,正是认为他还没有足够的战斗经验;胜四郎另一个不成熟的地方是他和志乃的恋情,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志乃的不同,他真正的转变,要一直延续到故事的结尾,曾经的恋人志乃并没有和他卿卿我我,而是回到农田里做农活,这时他才意识到他与志乃并不属于同一个阶级,而代表正在学习和转变中的武士的胜四郎也是最后活下来的三名武士之一。
菊千代
菊千代很明显不是武士,电影从始至终也都没有认可他的武士身份,那面旗帜中唯独只有他一个人被标注为三角形,而不是其他武士的圆形,在电影最后,插在他坟墓上的刀的方式也跟其他武士不同,他武功不行、驯马不行、站岗不行,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武士,没能通过勘兵卫的进门测试也说明他相当缺乏作战经验,他的刀比所有武士的刀都要长很多,也许这样他才会更有自信,而他背刀的姿势与所有武士都不同,武士一般是把刀挎在腰上的,他则是把刀扛在肩上,甚至在不知道哪里捡来的武士家谱中选择名字时他也错误的选择了一个女性的名字,这说明他对武士这个群体极不了解,但他在与农民打交道的时候却得心应手,干农活时极其熟练的手法也暴露了他应该是出身于农民家庭,可是他却痛恨农民的狭隘而想进入武士阶层,他对别人说遗忘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农民身份,而介于农民和武士之间的状态,又让他在两者之间能顺利沟通,还能一针见血的指出两者存在的问题,他既了解农民的想法,又可以用武士的行为模式去帮助农民,电影中他无意中透露了自己是孤儿,最后与强盗同归于尽,也算是完成了他对儿时变成孤儿的那段痛苦经历的复仇。
《七武士》的视听语言
《七武士》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电影,除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精妙的人物角色设定之外,黑泽明在这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成熟、扎实且出色的视听语言极大的提升了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准,电影中处处都有值得回味的地方,整部电影如行云流水般,但仔细研究,却能发现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设计感,连电影开头的字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横七竖八的字幕仿佛要挣脱银幕,既象征着七名武士各自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也象征着战国时代的乱世纷争。
横七竖八的字幕
影片中精心设计的构图比比皆是,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强盗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直接把电影带入史诗电影的氛围;强盗第二次登场也是在地平线上出现,人数众多的强盗在地平线涌出时令人屏气静息,感受到无形的迫力。
强盗第一次出场
强盗第二次出场
电影刚开始,遭到强盗威胁的村民们无助地跪坐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圆形,代表着他们的团结,这个圆形后来也成为那面旗帜上代表武士的形状。
农民们跪坐成圆形
年轻的胜四郎和志乃相爱的那个时刻,画面背景中的木头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相爱的两人此时是平等的,没有阶级差异。
两人的关系现在是稳定的三角形
电影的画面有时候甚至还承担着表达情绪的作用,胜四郎和志乃在一起的晚上,他们两人身旁熊熊燃烧的篝火暗示着他们之间激情四射的爱情。
两人之间熊熊的篝火
火光代表他们此刻的心绪
就连空镜头也在表达情绪,镜头在拍摄贼人劫持小孩的草房子时,可以看到强烈的风吹着草和灰尘,无形中平添了一丝焦躁不安的情绪;农民们被风吹拂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周围的树其实并没有被风吹动,黑泽明在电影中多次使用了人工制造出来的风去表达画面中人物躁动的内心情绪。
草屋前刮起了风
有时候,画面还承担了叙事的功能,这部电影中极少出现单个人物的特写,大多数时候画面中有超过2个以上的角色,甚至3、4组角色充满了画面,经常用一个画面就把所有人的表情、动作以及反应都表达得明明白白。
四组人物在同一画面
在菊千代和武士们向村子行进的那个镜头里,菊千代在后面很远的距离跟随着武士们,无法融入到他们当中去,导演用这种画面把并非武士的菊千代和其他武士用这种方式区分开来。
用画面区分不是武士的菊千代和其他武士
黑泽明还精心设计了每个角色的站位,很多镜头画面中人物的位置和周围的景物构成了美妙的平衡。
美妙的构图
为了突出人物造型,黑泽明给主要人物设定了特定的动作,其中勘兵卫的动作就是用手摸头,这种身体语言赋予了这个角色谦虚、谨慎、沉默寡言、思维缜密的性格特点。菊千代也有很多大大咧咧的动作来表现角色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不拘小节的性格。
黑泽明还在勘兵卫斩杀劫持小孩的贼人和久藏比剑的两场动作戏中把高速摄影的慢动作和正常速度的动作剪辑在一起,通过对比,巧妙的让慢动作延长了观众的惊讶情绪,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手法黑泽明在他早期的《姿三四郎》中也用过,即便这种手法不是他发明的,也肯定是最早使用的,后来张彻和吴宇森在他们各自的动作片中把从黑泽明这里学到的慢动作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美学。
吴宇森后来也学到这样运用慢动作
电影的最后一场大战前,小雨变成大雨掉落在地上那堆熊熊燃烧的篝火上,这是以一个象征意味极强的镜头,水与火的交战预示着接下来武士和强盗的那场激烈的雨中决战。
水与火的交战
不过即便是如此高水平的电影,其实还是有若干穿帮之处的,比如菊千代在河中捕鱼的那场戏,刚刚捉到的鱼却一动不动,明显是事先藏好的鱼,据说三船敏郎在演这场戏的时候把鱼藏在自己的兜裆布里,趁着潜水的时候悄悄掏出来,再装出刚捉到的样子;
抓鱼的时候其实穿帮了
另外,强盗要进村子时胸口中箭的那场戏,中箭的演员胸口凸起,看上去像是垫了一块厚厚的木板,之后还有村民背后中箭的场景,据说那些箭并不是道具箭,是真正的箭,专门请了射箭运动员来射的,看来表演动作戏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虽然电影有穿帮的地方,但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明显,甚至如果是不知道那些幕后花絮的话还是很难看出穿帮的。
演员胸前有厚厚的木板
战后日本电影的崛起
千禧年之际,这部《七武士》被日本《电影旬报》评选为世纪最佳百部日本电影第一名。
在BBC邀请全球影评人选出的“影史百大外语片”中——即对白主要不是英语的影片里,《七武士》高居榜首。
《七武士》
可以说,《七武士》不但是日本影史最佳、亚洲影史最佳,也位列世界影史最佳之列,虽然黑泽明的另一部古装《罗生门》在国际上获得的声誉超过了《七武士》,但《罗生门》最大成就是在叙事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从电影的整体性、表演的丰富性、故事的完成度、娱乐性和电影的影响力来说,《七武士》无疑更胜一筹。
《罗生门》海报
日本在二战战败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以黑泽明、今村昌平、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大岛渚、木下惠介、新藤兼人、市川昆、佐藤忠男、稻垣浩、中山贞雄、阿部丰、内田吐梦、今井正、山本萨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导演,先后有《罗生门》(黑泽明导演)在1951年获第2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地狱门》(衣笠贞之助导演)在1954年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宫本武藏》(加藤泰导演)在1956年获第2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和《山椒大夫》连续三年在威尼斯得到最高奖或最佳影片奖,市川昆的《缅甸的竖琴》和稻垣浩的《无法松之一生》也分别在威尼斯获奖,还有衣笠贞之助拍摄的《地狱门》获戛纳电影节大奖,五所平之助的《烟囱林立的地方》在柏林获奖,今井正的《暗无天日》在莫斯科获奖,这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作品推动了日本电影在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复苏、崛起,帮助日本在文化上建立了自信,创造了一个属于日本电影的黄金年代,从此也成为世界电影大国。
END
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头条号“今晚电影伴”,你的点赞、转发、评论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