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风水

风水

风水学与地理学理论(建筑与风水学)

2023-04-17风水
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
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

西安半坡遗址就座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由此可知,那时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地理环境和风水知识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

如半坡中间的房子朝东,围绕大房子氏族成员的房子多朝南,即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豪沟;沟北、南有公共墓地,居住与墓地分开(《风水探源》)。

到了殷周时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刘率众由邰迁豳,他亲自勘察宅茔,“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经 公刘》)

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司马迁《史记 樗里子传》载:战国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选地于渭南章台之东,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

至汉兴果然,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反映了当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选择规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风水由以前人们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机械活动,升华到理论阶段。

这时的风水理论不但包括了择地,而且包括了择日,王充《论衡》中对择日的论述甚为精辟,已有了“太岁头上不敢动土”的理念。

秦汉时期有关风水的专著,除《葬书》外,见于《汉书艺文志》的还有《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等。这些书已被失传,今日无法找到。

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水理论已经逐渐完善,如托名郭璞的《葬书》一直被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同时他还著了《葬书锦囊经》。

当时的风水师也颇受推崇,如管辂以占筮、相术、相墓著称于世,据说他经过魏将母丘俭的墓,曾“依树哀吟。”人问其故,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失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后来果然应验。

郭璞之母死后,他选地于暨阳的一块地安葬,四周全为水,有人认为地方不好,水一涨就会淹没墓地,郭璞预言以后此地大水干涸。

果然过了不久,大水退去,墓四周几十里都成了上等良田,从此郭璞名声大震,后来人们因郭璞著《葬书》被推崇为风水祖师。

唐宋时期,风水学普及最突出的表现是《葬书》的流行、罗盘的广泛使用。《青囊奥语》的诞生,使风水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流源。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

隋末到唐时,李播、李淳风父子作《天文大象赋》、《大衍历》、李淳风负责编篡的《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等诸多的天文书籍,皆对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详细的描述,使风水之学与天地相对应。

在地理学上则兴起了对山川地形进行考察的热忱,从而促进了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对山川地形的踏勘。唐代高僧一行在公元710年就提出了磁偏角的叙述。李淳风、禅师一行因此而被后世尊为风水一代宗师。

唐代佛道盛行,与风水学互相渗透,尤其是道家“气”的学说,以及《易经》、太极、阴阳、八卦等理论,成为后期风水学的理论核心。

新的风水理论十分繁杂,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江西派称为形势派,也叫峦头派;二是福建派称为理气派,也叫宗庙派。江西派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迪、赖大有、谢子逸等名宗师,其专以山川的起止为主体。

以龙、穴、砂、水、向相配为内容,杨筠松被尊奉为风水祖师,后世称其为杨救贫,名益,简称杨公。扬公是窦州人,掌灵台地理之官,金紫光禄大夫,遇黄巢起义时,窃风水禁书《玉函经》秘本逃隐民间。

后来他著有《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青囊奥语》等。为风水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书一直被推崇为至宝。

理气派也叫理法,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极、磁波等变化的关系。之交派在实践中总结出形势为体,理气为用,体用结合的道理。

到明清时代,风水发展到了极点,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

后期蒋大鸿对地理风水在杨公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阶段。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清末沈竹礽大师又著《沈氏玄空学》,对蒋公的理论作了深入浅出的著述,已被尊为当今风水理论的重要经典。明清两代风水论著繁杂纷呈,伪书泛滥,使初学者无所适从,常因真伪理论的矛盾而被困惑。

常言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因为伪书得以盛行一时,江湖术士流行,为民间造葬行术,带来了中国近代史上腥风血雨的大悲荡。

从本质上看,风水学产生于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其理论来源于人们长期观察自然和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与应用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并被证明是科学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