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意境的会所名字
附近居民在改造后的赶考博物馆内参观。北京日报报记者 方非摄
老北京的胡同里,藏着不少会馆。
明清时,各省赶考举子汇聚京城,会馆应运而生。时过境迁,那些曾经门庭若市的会馆变成了杂院。伴随着核心区街区更新和提升,西城法源寺附近的会馆旧址,迎来新生。
2017年,李艳艳作为法源寺项目实施方的一名工程师,成为东莞会馆旧址改造提升的现场负责人,她第一次从文本资料上看到“烂缦胡同127号”这个地址。
各类文保现场,李艳艳去过不少,第一次来到烂缦胡同127号院门前,她暗吃一惊,大门门道被一处自建房堵了一小半,“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姑娘,您是找人还是租房?”
循声扭头,一位老人端着个缸子,坐在马扎儿上,晒着太阳。这是位老住户,院儿里还有20多户,大半为租客。说明了身份和来意,李艳艳准备进院看看,过道堆满杂物,李艳艳推着自行车,竟很难顺畅通过,一番腾挪,她终于进了院,身上已蹭了不少灰尘。
五进的院子里,晾衣竿上的衣服、刀勺齐响的小厨房,网线、电线纵横交错,“这哪有一点儿会馆的样子。”李艳艳嘀咕着。
李艳艳一边拍照留证,一边和晒太阳的老居民打听:“咱们这早先是个会馆,您知道么?这大门怎么跟资料上描述的不太一样呢?”
“家里老辈儿也说这曾是会馆,但别看我在这住这么多年,好多事还真不清楚。”老人的话,让李艳艳有些灰心,不过老人提起一个人,又让她看到了希望——
“你认识伦志清吗?”
李艳艳查资料时,知道伦志清是近代学者、藏书家伦明之孙。伦明全家1915年迁居北京后就住在这里。
几经辗转,李艳艳找到了伦志清的联系方式,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电话。
“我小时候在那儿住过,那时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门头还有一块牌匾呢。”伦志清的话,让李艳艳心中一喜,她一边打听着会馆旧貌,一边把自己实地踏勘的情况告诉伦志清。
一个怀揣文化挖掘热情,一个追忆自家往昔岁月,二人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通了十几次电话,李艳艳心中依稀有了会馆旧貌。可改造提升不能仅凭想象,她还需要一张老照片。
“小李,咱们见个面,我画了一张图,亲手交给你。”伦志清打来电话,见面时,李艳艳看到了这张手绘的“老照片”:黑红相间的大门,是典型的“黑红净”工艺,常用于明清时期宅门。门柱的排列和纵深,按照金柱大门的制式。门首的牌匾上书“东莞会馆”四个大字。
李艳艳喜出望外,但伦志清格外谨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另一个电话号码。
“这毕竟是我凭着记忆画的,为了避免错误,咱们一起给张先生打个电话。”伦志清说。张先生叫张叔文,是我国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张次溪之子,比伦志清年长。和伦家一样,张家也曾在此居住,东莞会馆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张次溪故居”。
与张叔文通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李艳艳记录了满满一页纸的信息。回到公司,她和同事们把收集的资料,以及伦、张两家后人提供的信息,与实地踏勘情况结合,比对,最终确定了大门修缮提升方案。
就这样,修旧如旧的“黑红净”大门重现东莞会馆旧时风貌,崭新的导览牌也挂在了门首……
不仅仅是东莞会馆,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被陆续“找回”的会馆旧址共有18处,比如烂缦胡同108号院的江宁郡馆旧址,已变成牛街“红色会客厅”,江苏会馆旧址也即将改造完成。
未来,街区将以烂缦胡同作为宣南生活的纵向主轴,串联街区功能,打造法源寺文保区文化中心、党建中心及商业服务中心。引入设计师工作室,金融、科技、文化企业也将入驻街区,补足街区功能短板,引导街区业态升级,让街区成为展示宣南文化的“橱窗”。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张骜
西城区融媒体中心
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新闻线索:
热线电话:66237796(工作日9:30—17:30)
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分享你喜欢的文章!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西城(ID:bjxchnews)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