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谌家祖坟风水图片
丁宝桢像
国人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不管漂泊多远在百年之后葬回故里是每一个国人的愿望是的受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影响一个人在外或为官宦或经商还是做苦力不分生前生后对家乡都有着深深的眷念而死后落叶归根更是每个国人最大的愿望总希望在外漂泊半生后死后能魂归故里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无论对国家对民族对朝廷都有着巨大贡献在死后却是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葬到了远离家乡贵州织金县千里之外的泉城济南他就是晚晴重臣丁宝桢丁宫保大人
贵州平远古城织金
据相关史料记载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丁宝桢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丁宝桢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为政清廉在世时以勇于任事吏治严整闻名于世他创办了四川近代第一座机器制造工厂四川机器局还先后治理黄河和四川都江堰被称作古代水利专家主要作品有四川盐法志丁文诚公奏稿等
丁宝桢陈列馆
在清朝中兴重臣名单中丁宝桢是与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并列的由此可见其对国家的贡献有多大
关于丁宝桢丁大人的那些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记载很多很多网上一收索就可谓铺天盖地在这里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索了解
丁宝桢塑像
丁公于1876年由山东巡抚任上调升四川总督1886年四月二十一日死于成都任上四川与贵州相邻死后葬回家乡织金县更为方便也符合中国人的落叶归根的观念离任山东十年之久为何他的灵柩要长途跋涉从成都运抵济南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在网上收索最后发现了一篇记者采访丁宝桢五代孙丁健的报道终于知道了丁宝桢丁大人远葬济南的原因所在
丁宝桢奏议
据丁宝桢五世孙丁健介绍其高祖丁宝桢之所以葬在山东一是因为他是文人出身从小就景仰孔孟之乡在山东为官十余年后更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二是因为他已经无家可归在他中进士后因母亲病故回家居丧此时贵州平远一代正闹匪患他毅然变卖了所有家产招募乡勇保卫家乡自此开始戎马生涯后因战功卓著被调任山东
凤西书院丁宝桢曾在此讲学
丁健说按清朝的规矩易地做官者是不能把家安在任职之地的而丁宝桢是携家眷及兄弟族人一起来山东后妻子谌氏和二哥等人都先他而去世又不能将亲人归葬原籍于是向朝廷请旨在济南购置了十亩土地位于祝甸附近的丁家林子和旧军门巷的丁家大院应该是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朝廷特批丁宝桢去世后朝廷下旨灵柩归葬济南可一路直行遇水搭桥逢屋拆屋丁氏后人唯恐扰民于是舍近取远选择走水路回济南因此路上走了近一年半
丁宝桢陈列馆
丁健说其高祖丁宝桢膝下有五子五女五子均有官衔其曾祖丁体常是长子先后任署大同知府特授潞安知府甘肃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广西护理巡抚等职丁体常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丁道周是丁健的祖父在国民政府时期曾任财政部造币局副局长日伪时期丁道周因不愿出头为日本人做事避居天津租界致使家境拮据1942年去世后丁家大院在那个时候被迫卖给了巨商孟洛川的后人作为女儿的嫁妆继而成为孟洛川的女婿沈家的房产丁家在卖房后继续租用其中的花园院居住直到1948年才搬离丁道周妻曲阜孔氏膝下有五子五女小时候都生活在丁家大院丁道周的长子丁泽霆是丁健的父亲建国后他一直在济南工作丁健五十出头有个女儿正在济南大学读书如此算起来丁宝桢的后人在济南已经生活了六代
文纳雍赵远鸿
版权声明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