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邓姓的辈分口诀

2023-07-08知识百科
1955年,我国首次在解放军中实行军衔制,这一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798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都是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们用青春

1955年,我国首次在解放军中实行军衔制,这一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798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都是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们用青春和鲜血换来了我们现今的和平社会,他们是国之良将,是应当为人民所铭记、赞颂的人。

其中有一位名叫邓仕俊的开国将军,他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千回百转中求生存,十几岁便参加工农红军,后来陆续参加过各种大小战役,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身上伤痕累累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中活了下来。

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却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一次严重车祸而险些丧命。为此,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下达指示说,一定要把邓仕俊抢救回来,救不回来就把医生全撤职。这件事又跟许世友有什么关系呢?

邓仕俊

时局动荡,立志参军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社会却并没有如预想中的一般安定下来,反而形成了军阀割据等更加混乱的局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社会动荡不安,最苦的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军阀打仗,老百姓只有受灾的份,他们有反抗的能力吗?自然是没有的。

如何才能反抗暴政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很好地给无产阶级群众指明了方向。

邓仕俊和许世友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同为贫苦农民家的孩子,他们出生以后饱受封建官僚、地主的欺压,为了反抗,他们都选择了从军。

许世友出生于1906年,比邓仕俊大12岁,故而从军时间比邓仕俊早得多。许世友八岁到少林寺习武,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并指挥了黄麻起义。

许世友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指挥了多场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他还在战斗中亲身参与敢死队,手拿大刀冲向敌人,斩下多名敌军的头颅。在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还陈列着许世友使用过的十四把大刀。

邓仕俊,原名邓仕金,出生三个月后其父去世,为了抵债,11岁时,邓仕俊被送到地主家做长工。1932年邓仕俊参加了红四方面军。

成为工农红军后,由于邓仕俊的英勇无畏、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不到两个月他就成了班长。

当了半年的班长,邓仕俊又升为排长,带领队伍在亭子庙山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并追击了逃跑的敌人20里地,而后邓仕俊陆续参加了香城固战斗和百团大战等,指挥领导了对解放太原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小窑头战斗。

军旅辗转,“贵人”改名

说来也巧,许世友和邓仕俊倒是挺有缘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邓仕俊和许世友在长征时期同属于红四方面军,1936年,他们都在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在八路军129师386旅任副旅长,邓仕俊则在129师司令部任作战参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和邓仕俊皆入朝作战,但因职责不同未有过多交集。直到1960年邓仕俊自高等军事学院学成后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当时许世友正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两人的交集才真正多了起来。

不止是在早年的从军经历有“巧合”,就连他俩的名字都有十分巧合之处。

原来,这许世友的原名叫“许仕友”,和邓仕俊的“仕”是同一个字,两人一合计,竟然都是因为在家中排“仕”字辈才用的这个字。而许世友后来将自己名字里的“仕”改成“世”,却是和毛主席有关。

许世友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问他的名字是哪两个字,许世友说是“仕”是他在家中的排辈,“友”是他父母起的,还说他参加红军后,学习了文化知识,才知道“仕”是做官的意思。

他是不愿意和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僚为友的,就自己把“仕”改成了士兵的“士”。毛主席听后建议他将“士”改成世界的“世”。

“叫‘世友’,世界之友嘛!”毛主席说。许世友很高兴,从此他的名字就改成了“许世友”。

邓仕俊原名叫“邓仕金”,“邓仕俊”是他见到刘伯承总参谋长后,“刘总”给他改的名字。

和许世友的经历相同,邓仕俊第一次去到刘伯承处报到时,刘伯承问邓仕俊叫什么名字,邓便回答自己叫“邓仕金”。刘伯承又问他的名字是怎么个写法,邓回答,“仕”是单人旁加一个士兵的士,“金”就是金子的金。

刘伯承听后告诉邓仕俊,他的名字是升官发财的意思,作为一个革命战士,不为升官发财,而是为解救人民、改造社会。刘伯承见邓仕俊正是少年英俊,朝气蓬勃的时候,就建议邓仕俊把名字中的“金”改成“俊”。

两人见面后,虽然相差十几岁,但一回忆起往昔,同样的都是幼时家贫,年少从军,同样都是历经各种大小战役,再加上名字上的“巧合”之处,两人更是十分投缘,相谈甚欢。

车祸横来,以为无事

在一起共事了五六年后,到了1967年,许世友以多年军旅生涯留下的旧伤复发为由,向军委申请去大别山后方医院休息养病,去之前他要从无锡回南京,邓仕俊就被派去无锡接许世友。

回南京的路上,邓仕俊乘坐的汽车在前方带路,许世友坐在后面的一辆车上。

那段时间正是梅雨季节,返回南京的那天也下着小雨,在孝陵卫向中山陵转弯时,邓仕俊的车打滑失控了,一头撞在路边的一颗大树上。邓仕俊的这辆车出了事,后方的车便立即停了下来上前查看伤情——车子外面有损坏,邓仕俊和司机身上都有外伤。

从外表上看,邓仕俊的头磕破了,但身上看不出来什么外伤,感觉他隐隐自己身上很疼。许世友关切地问他:“需不需要去医院仔细查看一下?”

邓仕俊早年在战场上多次负伤,长征时他虽身负重伤但总归还是走出了草地,邓仕俊自觉头上这点磕伤只是小事,便跟许世友说自己没事,这点小伤算不得什么,只要包扎一下就行了。

许世友也是从战场上九死一生过来的,很能体会邓仕俊的心情,便没有强行要求他做检查。

谁知道,这一耽搁,竟然真出了事。邓仕俊回到家后,虽然头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但感觉肚子里的疼痛感越来越重,后又发现自己的肚子愈来愈胀,直到连饭都吃不下去了,才立马去了医院就诊。

他先是去了南京军区司令部的门诊,门诊的医生拿不准到底是什么情况,又请了总院的专家来,拍了X光片,专家才确诊是脾脏破裂,肋骨也断了两根,此时邓仕俊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

严肃下令,全力救治

许世友听说了这件事,很是着急,他深感自己对邓仕俊受伤这件事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要是他当时就让邓仕俊去医院检查,就不会耽误病情,导致邓仕俊现在危在旦夕。

许世友思前想后,还是不放心,就把当时的南京军区总院院长耿希晨叫到家里,让耿希晨立即组织可靠的医疗专家团队来救治邓仕俊。

许世友语气严肃,态度坚决地对耿希晨说:“救不活邓仕俊,你们这些医生也不要当了!”

耿希晨临危受命,当即组织了一批医护人员让他们尽全力抢救邓仕俊,然后亲自盯着手术,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等到手术开始,医生打开邓仕俊的腹部时,发现邓仕俊肚子里的肠子已经粘连到一起了。

饶是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大夫看见这场面,心里也有些发毛。作为患者的邓仕俊却面不改色,他在手术前也没有任何怯懦的表现,仿佛这样严重的伤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给邓仕俊做手术的医生对这位经历过许多战争的将军十分敬佩,又想起耿希晨院长的交代,遂定了定神,仔细地将邓仕俊腹部伤患处一点一点地剥离,然后再进行缝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传来邓仕俊的性命已经没有大碍,许世友才松了一口气。因为那时许世友的身体状况也不打好,心情也不大好,又因为邓仕俊受伤这件事,他更忧心了。直到确认邓仕俊已经被救过来了之后,许世友才离开南京去大别山休养。

顽强意志,死难转活

由于伤情严重以及当时的一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一次手术难以完全治愈邓仕俊的伤,前前后后邓仕俊的肚子上总共开了16刀,直到1976年后,他才得以逐渐复原。

这十几次手术无疑都不是小手术,作为一个革命军人,邓仕俊有着顽强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十几岁从军,上过战场,走过长征,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去过朝鲜战场,而后安然归还,这样一位见过各种大场面的将领,绝不会被一场小小的车祸所打倒。

长征的时候,腿受了伤无法走路,他就一步一步地爬着,直到被人救下;抗日战争时,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他亦无所畏惧;太原战役,面对阎锡山军队的毒气弹攻击,他毫不退缩指挥全旅战士夺下阵地。

从战场上走来的革命先烈,纵使没有钢筋铁骨般的身躯,但他的意志,早已磨砺得比钢铁更加坚硬。

受腹部伤口的影响,邓仕俊在病床上躺了很长时间,直到后来慢慢情况有所好转,他才开始尝试从病床上站起来。

长期没有活动的身体软弱无力,甚至有些不受控制,邓仕俊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就连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他总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自己,一个革命战士,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的自己的生活里,面对困难都要勇敢向前。

终于,邓仕俊与死神抗争,与自己的病体作斗争,最终他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死神,战胜了自己。

邓仕俊恢复期间,许世友也记挂着这个老部下的情况,时不时问候邓仕俊的情况,听说邓仕俊的身体状况正在好转,许世友亦是十分高兴。

结语

虽然邓仕俊身受重伤,命在旦夕,总归是救回来了。当时有人说,要不是为了许世友,邓仕俊不会受这么重的伤,但要是没有许世友发话让耿希晨盯着,邓仕俊也很可能救不回来。

这是确实。

这两位将军作为经历过打土豪,歼日寇,解放全中国,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的革命先烈的代表,他们不止抛头颅洒热血而已,他们更是能拥有生活中的温情,亦能拥有面对厄运的顽强意志的象征。

参考文献

[1]张崇鱼.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管委办,纪念馆: 将帅碑林 红色华章[M].2007

[2]李文卿.近看许世友(1967-1985)[M].2002

[3]刘伯承.星火燎原[M].1997

[4]《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全编[M].2000(10):109-12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