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是属什么生肖(旋登打一个动物)
【开篇语】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梳理完了山东的地名。其间,有过反复,有过彷徨,有过喜悦,有过沮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中原地名探究是我的第二个专题。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认识抑或是重新认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中有故事、有情怀,有山川,有河流,更多的是神州大地上先民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
浚县地图
【地名由来】
"浚"这个字作为地名读作"xun",这恐怕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
我们通常认识这个字是因为"疏浚"这个词,在这里"浚"读作"jun",这也是我们习以为常认知的这个字的读音。
浚县,读作"xun xian",原为黎阳县,因位于黎山之下、黄河之阳得名,汉高祖年间(前206年—前195年)始设黎阳县。
"黎"字源自商朝,此地在商代称黎,据传九黎族首领被炎帝打败之后,九黎族的一部分人逃到这里定居下来,被称作黎民,此地被称作黎,今大伾山在古代称作黎山。东周时称黎邑,不远处有个浚邑。《诗经·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大伾山
大伾山,又名黎山,位于河南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松柏苍郁,秀丽幽静。五代前释道二教并存,道庙佛寺数量众多。至五代后周下诏灭佛,现东麓天宁寺内有五代后周显德六年( 959 )刻的“准敕不停废记碑”,为山上现存最早的碑刻,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道教宫观现存吕祖祠、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有大石佛像、唐代《大伾山铭》摩崖题记以及藏经阁、阳明书院、龙洞、丰泽庙等胜迹。
黎阳仓
宋端拱元年(988年),设通利军,下辖黎阳县。政和五年(1115年)改通利军为濬(jùn)州,取"随山浚川"之意。"濬"与"浚"古字通用,今通作浚。据明《濬县志》任养心自序云:"考濬邑在唐虞间实为疏凿孔道,《书》谓'濬畎浍川',厥名肇锡于此。"
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元末战乱和蝗灾旱灾,浚州人流离失所,死伤严重,境内不足5000人,为此撤销浚州建制,改称浚县,县城从浮丘山顶向北迁移至现在的城址,并在明初先后四次从山西洪洞向浚县移民。大量的山西移民进入县境,把浚"jùn"读成了"xùn"。久而久之,"jùn"县就成了"xùn"县。
寻欢以为,因古今变迁,古汉语很多字的读音都有变化,"浚"字读音古今或者也有所不同,抑或此字古音原为"xun"也未可知。
浚县风光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鹤壁市,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108万亩,辖1乡6镇4个街道办事处,438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总人口71.3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
【历史沿革】
夏代,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代称黎,迁都殷后为畿内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内为邶、鄘、卫,史称“三监”,浚地属邶、卫。武王死后,“三监”叛周。成王三年(前1038年),“三监叛乱”被平后,遂撤“三监”并为卫,封武王弟康叔为卫侯,卫国领有浚地。
春秋
春秋时,浚地有牵城、雍榆、顿丘,分属晋、卫。战国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国分晋后,此地属魏国。秦,今浚县地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
西汉高祖年间(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属兖州东郡。王莽新朝(9年—20年),改黎阳曰黎蒸,改顿丘曰顺丘。东汉恢复原名,隶属依旧。三国时,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
西汉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4县。东晋时,浚地先后属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称王,号大魏天王,辖七郡。后迁都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年—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废顿丘郡,顿丘县属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间(525年—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2县,属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东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年—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6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新镇乡前枋城)。天平年间(534年—537年)废顿丘县。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年—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仍治枋头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开皇六年(586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临河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隋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辖殷、卫、澶、洹4州,领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8县。武德四年(621年),又置清淇县,属卫州。武德六年(623年),罢黎州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设道,黎州属河北道,辖黎阳、临河、澶水、内黄4县。卫州治由卫县迁至汲县,卫县仍属卫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2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长安三年(703年)复置清淇县,县治在枋头城,神龙元年(705年)废清淇县,入卫县。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天福九年(944年),临河县改属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辖黎阳县,县治仍旧。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军治迁至浮丘山西。天圣四年(1026年),卫县属安利军。天圣七年(1029年),地震,军城陷为湖,移治浮丘山颠。熙宁三年(1070年),废军,黎阳、卫县属河北路卫州。熙宁六年(1073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改属河北西路卫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通利军,分黎阳县复置卫县,属卫州。政和五年(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崇宁四年(1105年),临河县镇宁军,隶河北东路。宣和二年(1120年),汤阴县属浚州,旋复属相州。
金天会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浚州属河北西路。皇统八年(1148年),忌讳与完颜宗峻音同,改浚州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复名浚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临河县治没于黄河水患,县废。
元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浚州。至元二年(1265年),浚州改属中书省大名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是年10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洪武二年(1369年)3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4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北直隶大名府
明
清顺治元年(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卫辉府,彰卫怀道改为豫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北道改为河北道,浚县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河北道废,浚县属河南省豫北第一行政长公署(驻汲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河南省撤销行政区,浚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河南省划为14个行政督察区,浚县属于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新乡县)。10月,河南省改划11个行政区,浚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安阳县)。
抗日战争时期,浚县境内三权鼎立。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8日,日军攻陷浚县县城。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驻新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国民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伪浚县政府告终,国民党浚县政府控制县城。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国民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经过几年的"拉锯战",最终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浚县政府不复存在。同年8月20日,太行行署撤销,平原省建立,下设八个专区,浚县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销,浚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8年4月8日,撤销安阳专区,其所辖各县划归新乡专区,浚县随之改属。1961年12月19日,复置安阳专区,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68年3月5日,成立浚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政府,隶属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5月27日,浚县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浚县人民政府,仍隶属安阳地区。1983年9月1日,撤销安阳地区,浚县划归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浚县改属鹤壁市辖。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