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龙脉风水(它是风水易术中的中原龙脉首)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一个今河北保定清苑人在当时的宋州陈桥驿,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封丘陈桥镇干了一件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事,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赵匡胤,而这个历史事件就是众所周知的“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之后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赵匡胤逼后周恭帝柴宗训退位,自己取而代之正式登基,并创立了大宋朝(北宋)。改朝换代,不管是在地球上任何哪里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此时坐落在北宋北部宋辽交汇之地的清苑县来说,一场历史所给予的使命正让它开始在中国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大放异彩且延续至今,更是如今保定市的市名由来。所以现在我们就来聊一聊,“保定”这两个字的含义,它又是保什么,定什么。
对于刚刚过完建隆元年新年不久的泰州(今保定设州之始)来说,他们有着诸多的欢喜和忧愁。欢喜的是,这个一直以来就不算大的地方(清苑县)终于又出了一位开朝皇帝,这可以比什么将军之乡,状元之乡的含金量高多了。要知道在这之前,五帝之一的唐尧帝和蜀汉先主刘备也是他们这儿人,整就一个帝王之乡,中原龙脉之首啊。但是,他们却有着自己深深的担忧。因为作为如今的宋辽两国交汇之地,恰又位于京师开封上方不远,他们知道,这块地,怕是要在今后不再安宁了。
果不其然,赵匡胤刚一上位,就把在自己的家乡清苑县设为保塞军,正是取“保卫边塞”之意。到了公元981年,由于保塞军对于北宋的军事意义过于重大,逐将保塞军升为保州,下辖保塞县(既原清苑县,乃保州治所所在),后又将满城和易州部分地区并入保州,自此保州政区形成,以寓“永保安定”之意。
而且当时的保州除了护卫京师开封以及整个北宋江山以外,还是北宋皇室的祖陵和部分宗室所在,是北宋国家祭祀和管理宗亲最重要的地方,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北宋历任帝王只得不断提升保州的行政重要性,如设立巡检司,长期驻扎禁军,选派名将驻守或者担任行政长官(知州和通判),如杨家将中的第二代人物杨延朗、左龙武大将军杨嗣、北宋名臣李继宣、刘几任等)。还有扩修城池、广开屯田、种植桑榆、沟通湖泊等建设措施,以加强保州的守卫能力和改善保州的基础建设。正是如此,虽然当时的保州辖区不大,却拥有着极强的军事防御力量,再加上宋辽“澶渊之盟”所带来百年的边关安定,也给保州的经济和农业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巨大好处,俨然已经是一座雄关之地,开始了其“京畿门户”的历史使命。
然而,北宋积弱,几次的重大政策失误致使金国取代辽国之后迅速逼近保州。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在女真铁骑的不断冲击之下,金国最终攻陷了保州,虽依旧沿用宋制,却又名金台驿。同年四月,开封沦陷,北宋灭亡。虽然之后保州又经历了在1213年被成吉思汗南下践踏焚烧三天为废墟后又于公元1227年被蒙古军兵马都元帅张柔重建,但是由于此时元朝的重心并不在后来的元大都(北京市)上,所以保州也暂时失去了“京畿门户”的战略意义。但是北宋留下的基础还在,保州(于1129年改为顺天军)经过一番脱胎换骨,俨然已是”燕南一大都会“。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令元代科学家刘秉忠主持并规划建设“元大都”,在历经二十年之久的建设之后,一座注将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最大影响的全新都城(原旧城被称为中都,两城亦有“南北二城”之称,所以当时的元大都为全新新城)拔地而起,它就是如今的北京市市区的基本格局,当时的元大都。既然“国都”已定,作为“元大都”南门的曾经北宋重镇保州,如今的顺天路自然而然开启了其全新的历史使命,从帝都“东京”北门变成帝都“北京”南门,再次史无前例的成为“京畿门户”。至元十二年,既公元1275年,元朝廷改顺天路为保定路,取“保卫国都,安定天下“之意,不仅保定之名由此开始,辖区亦为如今保定市的城市基础。
“保定路”之后的故事,随着明朝永乐帝朱棣的“天子守国门”策略,再经清朝以至新中国成立,北京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元以降的国都,也是江山社稷的国器所在之地。也正是由此,中国政治中心北移,更是凸显了保定这座“京畿门户”的重要性,也是保定作为“京畿门户”的历史文明使命。当然了,如今保定市境内的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安新)成立,作为国家“千年大计”的它们,其实不正是保定作为千年“京畿门户”历史使命的继承和发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