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给朋友糖吃(梦见老师给糖吃)
在开启今天的话题之前,先问屏幕前的你一个问题:你嗑过cp吗?嗑cp,指的是对自己喜欢的屏幕情侣表示喜欢及支持。无论是真实的情侣,还是想象的一对,一些网友热衷于cp的甜蜜,疯狂“追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与偶像之间架起的桥梁。有的嗑cp无法自拔,看见消息很难不点进去看,甚至因为耽误时间、缺少睡眠而影响正常生活。为此,网络平台上还出现了“嗑cp成瘾戒断小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戒断”那些事。
从戒断嗑cp,到戒断买买买,再到戒油脂、戒碳水、戒短视频,时下不少人正在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节制自己的种种冲动。除了自己进行意志斗争,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网络的互帮互助,通过打卡、买课、分享经验等方式戒断不良习惯,各种形式的“戒断多巴胺挑战”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的确,生活中的很多成瘾行为难以根治,有的甚至被纳入精神障碍。正视这些欲望并从成瘾刺激中抽身,掌握生活的自主权,是很多人都面临的挑战。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时下不少学者通过多巴胺来解释成瘾行为。也就是说,当你通过嗑cp、吃甜点而获得愉悦时,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并形成与此情境相关的记忆、激励你重复这样的过程。但正如一些神经科学家所说,看到巧克力时大脑会想“这真不错”、但不能要求大脑“别这么想”,多巴胺的产生不受我们控制,将多巴胺戒断理解为减少多巴胺并不正确。纵览网上流行的“戒断多巴胺挑战”,不少以断食断网断手机的粗暴形式出现,长达数日的戒断训练甚至给人以苦修之感。但问题在于,如果戒断是对欲望的剥夺,那么人们仍很难对欲望本身产生厌恶,“但由于你仍然喜欢它,你还是会忍不住回头”。
回到自身,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也使得防止成瘾的路途充满坎坷。现在不“剁手”是为了“双11”买买买,现在限制饮食是为了周末大餐一顿,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说是戒断,有人只是用延时的满足来抑制当下的欲求,而并未形成一贯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表示:自己成功戒断了嗑CP,却开始沉迷于刷网络社群。这事实上是用一种上瘾代替另一种上瘾。即便是通过健身规律饮食,也有人因此患上了“锻炼瘾”,饱受进食障碍和焦虑不安的困扰。
更要擦亮双眼的是,戒断成瘾的宣传有时可能是商家设下的圈套。某种意义上说,消费主义创造了很多欲望,很多商家通过制造欲望来卖货。毕竟欲望是免费的,但实现欲望进而体验愉悦常常需要消费。同理,为了避免成瘾,人们也难免求之于外物。仅仅节食一项,不知养活了多少健身房,催生了多少减肥药,又研发出多少新设备。当越来越多商家关注起戒断欲望的生意,“碳水脑”“糖瘾症”等夺人眼球却又似是而非的概念纷至沓来,戒断成瘾的商品接踵而至,这些半真半假的鼓噪反而容易使人们更加焦虑、无所适从。
(图源网络)
心理学家荣格说: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反求诸己,正如认识到cp的喜乐与我们的生活并无直接关联,防范成瘾行为主宰我们的生活,或许还需要从心底里建立起对这些行为的更深层次认识,甚至是对沉溺其中的厌恶。避免成瘾过程不断被强化,我们才能变得更加节制与自律。此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们也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不必将正常的欲望视若洪水猛兽,将低欲望视为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在丰富多彩的日子中编织人生,在各式各样的爱好中释放活力,我们就不容易被特定的成瘾行为牵住手脚。
最后要说的是,当自己无法从成瘾行为中抽身时,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切莫在那些模棱两可的疗法与产品面前乱了方寸。
这正是:
刚入成瘾龙潭,又入戒断虎穴。
莫信街谈网议,编织多彩岁月。
(文 | 田卜拉)
| 荐书 |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