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广陵散
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梅庄四友奉东方不败之命,看守关押前教主任我行。向问天为了营救关押在梅庄之下的任我行,针对梅庄四友的嗜好,拿出了几件稀世珍宝:草圣张旭的《率意帖》、刘仲甫和骊山仙姥对弈的《呕血谱》、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最后一样用来引诱黄钟公这个乐痴的,正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广陵散》。
《晋书》中这样记载:嵇康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忽客至,自称古人,与谈音律,辞致清辨,索琴而弹曰:“此《广陵散》也。”声调绝伦,遂授于康,誓不传人,不言姓而去。及康将刑东市,顾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而今绝矣。”海内至今,莫不痛惜。
大意是嵇康夜宿华阳亭,偶遇古人,得到了广陵散的传授。后来嵇康被杀之前感慨没有把曲子教给袁孝己,现在自己将死,广陵散也消失在世间了。
嵇康临终一曲(网图侵删)
在太平广记等书中,更将传授嵇康广陵散的人写作鬼神,所以广陵散在中国历史上本身就十分有传奇色彩。广陵散也时常被用来比喻即将失传的技艺。金庸先生另外一部小说天龙八部中,函谷八友中最擅长音乐的人物,就叫做康广陵。
在笑傲江湖中,黄钟公起初听到广陵散之名,十分激动,但是又有些怀疑,因为广陵散实在失传太久了。向问天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有位朋友十分爱好音乐,心慕广陵散已久。他为人机智过人,性格又胆大妄为,心想晋代的时候广陵散失传了,难道在晋代以前就没有吗?于是盗了数十个古墓,最后在东汉时期蔡邕的坟墓中找到了这部曲谱。
这位朋友当然是日月神教的曲洋。他和刘正风高山流水琴箫合奏,十分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笑傲江湖曲之妙更加超过广陵散。
黄钟公果然被曲谱迷住,斗剑输给令狐冲。后来任我行脱困,黄钟公自尽种种也都和这部曲谱有关。
琴箫合奏 笑傲江湖
有趣的是:在连载版的笑傲江湖中,向问天想用来引诱黄钟公上当的是曲洋谱写的笑傲江湖曲,不是广陵散。这段情节却是被他巧用了乾坤大挪移,从别的地方给挪移了过来。
那本书是什么呢?乃是他本人写的倚天屠龙记。
在连载版的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在王盘山扬刀大会上抢走屠龙刀,和张翠山殷素素坐船途中,给他们演奏了一首曲子,正是广陵散。
谢逊道:“待我抚琴一曲,以娱嘉宾,还要请张相公和殷姑娘指教。”从舱壁上取下瑶琴,一调弦音,便弹了起来。张翠山于音韵一道,素不擅长,也不懂他弹些什么,只是觉得琴音甚悲,充满着苍凉郁抑之情,越听越是入神,到后来忍不住凄然下泪。
之后他跟张翠山殷素素说这曲子的来龙去脉时,情节和曲洋盗墓得琴谱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他是三国的人,此曲就算在三国之后失传,难道在三国之前也没有了吗?
谢逊道:“我对他这句话不服气,便去发掘西汉、东汉两朝皇帝和大臣的坟墓,一连掘了二十九个古墓,终于在蔡邕的墓中,觅到了『广陵散』的曲谱。”说罢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谢逊弹琴之后,又点评张僧繇的画作,说古论今,十分有见地。这大概为了表现金毛狮王的文武兼资。
金毛狮王 谢逊
据我个人猜测,在金庸先生修订小说过程中,可能觉得这段谢逊鼓琴论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而修订版中为了减少谢逊的邪气,索性删除盗墓一事。不过发掘前人墓穴而得到失传的广陵散确实是难得的巧妙构思,于是金庸就移花接木,放到了魔教的曲洋头上,反正他本来就邪气得很,也更加凸显出曲洋这个人对音乐的痴迷程度。
如此两全其美,真可以说是修订版的妙笔。
如果再深究一下,盗墓发掘曲谱一事金庸先生是否有其他的灵感来源呢?我可以提供一个思路。
这故事来自《笔断》,盗的不是蔡邕的墓,而是蔡邕的一本书法著作,叫做《笔论》。蔡邕此人书法造诣极高,曾自创飞白,对于书法的理论也非常高超。
三国时期的大书法家钟繇有一次偶然得知,韦诞手中有蔡邕著作的《笔论》,欣喜若狂,就向韦诞借阅,但是对方不肯。钟繇气的捶胸顿足,直到吐出鲜血为止。
钟繇后来官至三公,可以说位极人臣,但是对于此事还是耿耿于怀,等到韦诞死后,居然不顾身份,做出了摸金校尉的勾当,盗墓得书,后来书法造诣果然炉火纯青,成为一代书圣。
摸金校尉 书圣钟繇
金庸先生的盗蔡邕墓穴得广陵散,和钟繇盗墓得蔡邕的笔论是否有联系,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不过他确实对古代书法历史了若指掌,十分熟悉钟繇。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就曾经这样说过:
王献之的字是王羲之教的,王羲之的字是卫夫人教的,卫夫人又是以钟繇为师,行家一瞧,就知道谁的书画是哪一门哪一派的。
以金庸先生对文史的了解程度,信手拈来改头换面作为故事情节,我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