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凹风水(历史中的金马山在哪)
上篇文章说了明朝初年统镇云南的西平侯沐英为何要另择新址建造昆明城的缘由,这次我们说说汪湛海初到昆明首先见到的事。
自从汪湛海得了敕派督造昆明城的差事后,便带着学生、家丁一干人等马不停蹄的上路了,从洪武年间的都城南京到西南边陲的昆明,走官道有五千余里,商旅行人驾着马车一路顺风顺水片刻不曾耽误也得三月有余才能抵达,那时的旅人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风餐露宿,穿越无数江河与山岭,方才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每每念及此处我都不禁感慨。
汪湛海一众人等阳春三月离开南京,一路舟车劳顿,待行近昆明已是盛夏六月时节。这日,赶车的家丁催促着马儿快快前行,行不多时,就远远看见耸立于两山之间隘口处的关城,过了关城就算是进昆明城地界啦,家丁不由得兴奋的高喊起来:“先生,我看到关城啦,我们到云南府啦!”,那时的昆明是云南府的治所,虽是昆明县,但多被人们称为云南府,汪湛海听到赶车家丁的喊声,也高兴地撩开车帘探头出来张望,只见远处由北向南一群莽苍秀丽的山峦出现在眼前,那群山峦由北面来时不高,山形宽阔平坦,中部稍凹如同马鞍一般。待越往南延伸愈发的雄奇高耸,等到了关城隘口处只见一峰突起仿若仰蹄长嘶的骏马。看到此景,汪湛海颔首笑道:“好山,好山,这云南府果真是天地钟秀之地啊!”
汪湛海看到的正是古代昆明的门户,金马山。之所以起名金马,就是因为山形如骏马扬蹄一般而得名。古时,昆明城三面环水,只有东面有陆路与外界连通,元明以来朝廷官道均经东边金马山通向外省直达京师,外加金马山在此处与南来山峦形成隘口,作对冲锁关之势、易守难攻,故进入昆明的第一道关城便设在了此处。在金马山下,关城之内设有官办的驿馆和急递铺,来往的官员、使者与公文都会由此中转。彼时金马山下的驿道做为交通要冲,客商、马帮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山脚下建有一处寺庙,此寺乃昆明最早的佛教寺院,初建于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因南诏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故建此寺并赐名“灵应寺”。到元代时寺名改为“归化寺”,在元代归化寺已是城郊最大的寺庙,出远门和外来的客商都习惯在此拜谒祷告祈求路途平安,只可惜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明军攻克昆明时毁于战火。破毁五十七年后应乡民和僧众请命,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沐英的后人黔国公沐晟下令重修了归化寺,并改寺名为金马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金马寺地名的由来。
明初的金马山除了做为昆明门户,具备形胜之美外,在汪湛海为古代昆明设定的风水布局中还扮演着青龙的角色。汪湛海入昆后勘定了南干龙是昆明的祖山,接续横断山脉的灵气;龙脉在于商山一脉,金马山在东,为青龙;碧鸡山在西,为白虎,也就是现在的西山;商山在北,为玄武,就是现在的长虫山,诸山环抱之间这一大片为明堂,也就是现在的昆明市区。
昆明风水布局示意图
看图我们可以知道,昆明城的轴心(红色箭头)是从西北到东南的斜向倾斜轴心,而且按照盘龙江由北向南的流向分辨方位,东面为江左,所以江左的金马山为青龙;西面为江右,故而金马山对面,江右的碧鸡山为白虎;正北方承载龙脉的商山是为玄武。在玄武、青龙和白虎环抱中的广阔空地成为明堂,也就是汪湛海设计的灵龟城之所在,也就是古代先贤为昆明人开辟规划延续繁衍千年的风水宝地。这块风水宝地就是现在的昆明市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风水研究中,上佳的明堂必讲究四周高而中间低,平整干净、四平八稳、高低分明。昆明的明堂完美地符合了这一标准。最重要的是古代昆明城北面玄武乃水流汇集之处,盘龙江自北面蜿蜒流出,明堂围合完整屈曲,似圆饼状,这些特征在风水学中来说简直堪称教科书般的完美,难怪汪先生会发出“灵虹吐焰,光摇地轴。五气朝元,霞映天衢。仙桥瑞霭,龙踞虎伏。子贵孙贤,世享天禄,乘鸾跨鹤,勋齐五福。”的感慨啊!
只是关于金马山汪湛海虽在其铃记中把金马山描写为“金马山前一树花,蝶恋蜂随绕琼芽,识得火里栽莲法,子孙世代享荣华”。是火中莲花的上佳格局,在这个地域里建盖宅院,后代都能荣华富贵、衣食无忧。但是因为历朝历代的开垦拓荒,尤其是近代人口增长,建盖屋舍幅度日益加大,昔日的金马山已然被夷平消失,只留存了地名,现在论及昆明城的青龙所在,怕是要退后到金马山遗址后的呼马山啦!往昔的金马山我们现在只能从现在的地形图中那微微隆起的高坡瞥见一缕它从前的影子。但是我愿意相信古人美好的祝愿会一直存在下去。
金马山遗存示意图
上面一段讲述中青龙、白虎、玄武、龙脉这些概念,很多朋友可能不甚明白其所指,我在这里就科普一下。
每每论及一地风水格局,都会提到祖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概念和对应位置,这些概念在不同的场景中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在查看自然环境和城市空间规划中代表的是山形山势。那么具体怎么来分辨和找到对应的位置,首先就是要寻找“龙脉”,确定祖山。
那么什么是龙脉呢?龙脉即山脉,也就是指山脉的高低起伏变化和方位走向,因为山脉多半蜿蜒曲折和传说中龙的形态非常相似,所以古人形象的把它比喻为龙。
观察一地风水通常可以总结为五个步骤,分别是寻龙、觅砂、观水、点穴和定向。其中寻龙为首要,我们已经知道龙即山脉,那么山上的石头就是龙的骨头,泥土就是龙的肉,植物草木就可以当做是龙的毛发。寻龙就是要寻找山脉的根源,审查山脉的骨血气脉,查看山脉的毛发是否生长旺盛,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考察出一地风水好坏和原委。
风水学理论将昆仑山列为万山之祖,是一切中国山脉的发祥的源头,现代也基本以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做为中国主要山脉发祥的源头,所以昆仑山就成为了所有龙脉中的祖脉,也就是龙的根,由这条根发展出来一个树状结构,从而形成了干龙、支龙和叶龙,所谓的风水宝地就是龙脉气运汇集聚拢的地方,也称之为风水穴。
根龙祖脉自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发端,向北、中、南方向分成了三大干龙,北路干龙走阴山、贺兰山一线;中路干龙走岷山至关中一线;南路干龙沿横断山脉经香格里拉、丽江,过大理到昆明,最后在闽浙一带入海。
因此各地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需要确定各自干龙的归属,再由干龙分辨所属的支龙和叶龙,才能找到自己的祖山
确定祖山后,就能确定青龙、白虎等的位置啦,俗话说“左青龙,右白虎”,但是这个左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左右,而是根据江河流向来判断的左右,以昆明盘龙江为例,水是由北向南流,那么河的西边为右,东边为右。做为青龙的山必须要高于做为白虎的山,但是不能高于龙脉和祖山。一个上佳的风水宝地,要有足够强的祖山以及搭配和谐的青龙、白虎、玄武等元素,还要有开阔的明堂(开阔的平地)与和缓开阔、水源充足的湖泊或河流。古人认为凡是来龙雄浑、远大或者灵秀壮丽,而且兼有大江、大湖的平原地区或面积较大的平坝,都可称之为风水宝地。
昆明之所以被汪湛海看中就是因为昆明乃南干龙在迂回蜿蜒过程中一处修养生息、停歇的绝佳之处,南干龙的灵气在这里积聚升华,即滋养了这里的百姓,有为南干龙继续前行提供了能量。
好啦,话不多说,我们转会正题。经过三月有余的跋涉,汪湛海一行过了金马山关城,就算是半只脚踏进了昆明城,到达驿馆时已是傍晚时分,众人暂且歇下,待明日一早在打马前去拜谒西平侯,驿馆官员安顿好汪先生和顺行人后,不敢怠慢,立刻遣了快马径直奔西平侯府报信去啦。
一盏茶功夫,差役把汪湛海已经达到驿馆的消息报进了侯府,沐英得悉,好不欣喜,立刻使人招呼云南府上下官员打点安排,准备明天一早率百官出城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