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简介
6月29日,年过九旬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穿着深色西装,佩戴党员徽章,在《红旗颂》的旋律伴随下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的红毯。吕其明于1945年9月入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红旗颂》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于6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现场念到吕其明的名字时,他走上领奖台,白发苍苍,精神矍铄,被授予“七一勋章”后,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领奖后,吕其明第一时间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要感恩党对自己的培育,感谢党给予崇高的荣誉,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继续为党、为人民写作,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我感到万分激动,同时又觉得受之有愧。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但党组织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的一切都是党组织给予的,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创作一些音乐作品,难以报答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关怀。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的音乐作品。把党和人民赋予我的职责和使命,毫无保留地回报给党和人民。我希望我能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吕其明20岁开始学作曲,35岁写就《红旗颂》,70载佳作频出,陆续为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还创作了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获得数十个音乐创作奖。
面对荣誉,吕其明表示,“感恩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在我的生命里,党就是我亲爱的母亲。我10岁参加新四军,15岁加入共产党,党把我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血性的军人和敢于担当的文艺工作者,带领我走上了文艺道路,成为作曲家。党教我怎么做人做事,党教导我,做人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品德高尚、勇于奉献,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吕其明一生笔耕不辍、与时俱进。从主旋律作品到《城南旧事》《庐山恋》电影插曲,创作风格不断变化,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把心交给祖国”。耄耋之年,他还完成交响组曲《使命》,修订《红旗颂》。去年,他还谱写了《白求恩在晋察冀》。
他表示,生在伟大的中国,看到祖国正在实现着伟大复兴,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这辈子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践行着我的入党誓言和承诺,全心全意为党、为祖国人民服务,深深扎根民族音乐,用我的笔歌颂党,歌颂祖国和人民。我把心交给党和祖国,书写伟大时代是我一辈子的天职和使命。”
6月29日,上影集团一批党员干部来到集团的多功能厅,共同观看“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一起被现场气氛深深感染。看到吕老上台领奖,上影演员剧团演员赵静禁不住眼眶湿润,“真的很感动,作为一名党员,我也感到自豪。看着这些荣誉获得者,更让我感受到肩头的责任,更加坚定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总有一些人充满着利他精神。中华民族有这样充满利他精神的党员,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上影集团导演梁山表示,看仪式的过程中几度哽咽,深受感动,也激发起心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上影广大党员群众要以吕其明同志为榜样,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为建设电影强国、文化强国,为上海构筑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贡献上影人的力量和智慧。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来源:作者: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