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梦到无法控制自己(女人梦见自己飞着走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梦境是人类从古至今都无法准确破解的谜团,无论是中国还是那些崇尚自然科学的西方国家,都无法准确地破译梦境的内容。对于人类而言,梦境总是带着一抹神秘的色彩。
而梦境与人们的生命是紧密相关的,有些学者认为,当人们进入梦境的世界之中,那里有神秘的预言以及无上的智慧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更有学者认为,梦境其实是比人类清醒的时候所看到的世界更加的真实。
当夜幕悄悄降临,人们渐渐睡去,梦境的魔法悄然释放,人们开始进入各种各样绚丽奇幻的梦境之中。
曾经有一位诗人这样描写过梦境:“梦境,在太阳的光辉与月亮的柔光之间生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伴随着人们稳定而绵长地呼吸生长。”
中国古代的诗人们曾经用:“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唯美的诗句来描写梦境,比喻自己的相思之苦。
也有诗人用:“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这样凄凄惨惨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对于家乡的怀念。
还有诗人用:“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这样悲凉的诗句来描写自己内心的悲痛与伤心。
从古至今,无数的诗句都在以描写梦境来抒发作者们的真情实感,而梦境辗转于各类诗人的笔下,也因此得以世代相传。
第一、清明之梦梦境的种类其实是非常多的,有些是贴近现实的,有些是天马行空的,有些是不符合常理的,甚至还有些是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的。
20世纪的中后期,欧洲逐渐兴起了一阵有关于“梦境的功课”的狂潮,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这就是对于唯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极大反对。
有关梦境的一切都成为了欧洲学者们夜以继日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沉浸于探讨和研究一切有关于梦境的内涵、梦境的诱因以及梦境的利用等主题。
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种比较奇特的梦境。学者们给它取名叫做“清明之梦”,当人们进入“清明之梦”的梦境之时,他能够清楚明白地感受到自己是身处于梦境之中,甚至还有些人可以清楚自己正在做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福克斯曾经指出,梦境中所透露出来并非是人的无意识行为,而是意识的本身。这个观点十分的新颖,而福克斯能够自信得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他废寝忘食的实验、观察以及分析。
或许有许多人都曾经有过“清明之梦”的经历,但是大多数人清楚自己正处于梦境这种感觉只是一闪而过。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既能够感受到自己处于梦境之中,又能够回忆起现实生活中的记忆,而对于这类人而言,控制梦境,就变得有可行性了。
虽然这个观点听起来十分的玄关,但是,经过心理学家们的实验观察,利用“清明之梦”来控制梦境并不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第二、半梦半醒的状态俄国心理学家乌斯宝斯基也将“清明之梦”称之为是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他曾在自己的书中列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这栋房子之中,只有我和一只黑猫,就此之外没有任何人,我一定是在做梦,我告诉我自己。
但是,我要怎样证明自己是在梦里呢?不如这样吧,我现在想象那只黑猫其实是一只巨大的白色狗狗,如果黑猫真的变成了白狗,那么就能够说明我此时此刻正处于梦境之中。
因为如果不是在梦里,黑猫是绝对不可能变成白狗的,物质不会随着我的意识形态而发生任何改变。
我的话还没说完,假设黑猫真的变成了白狗,那就说明,我确实是梦境之中,并且此时此刻的我是一种清醒的状态。
事实上,现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控制”一词并非是一个正面的词汇,放松自己的情绪与状态,实际上要比时刻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更加健康,而梦境之中暴露出的自己通常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忽略的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之所以想要掌握自己的梦境,就是因为想要去除心中积累已久的欲望。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想要真正地了解自己,毕竟,梦中的自己其实就是一个隐藏着的“真正”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atterthwaite TD, et al. (2014) Impact of puberty on the evolution of cerebral per- fu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1:8643–8648;Skene NG, Roy M, Grant SG (2017) A genomic lifespan program that reorganises the young adult brain is targeted in schizophrenia. eLife 6:e17915;Mercier, H., & Sperber, D. (2011). Why do humans reason? Arguments for an argumentative theor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4(2), 57-74.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