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事件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这里四季如春,非常的适合养老。这里特别的安平安详,但是这安详平和的城市也是有一些相关的惊悚事件传说的,你知道几个呢?和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面对老昆明地图,人们会发现,昆明的整个城池,完完全全是一个灵龟的形像,实在是让人感到称奇,高原古城昆明,平添几许神秘色彩。
昆明古城为何筑成灵龟的形状?相传明朝洪武年间,镇守云南的大将沐英决定好好修建一下云南府城。如何建造?他自己却没有一个良策,就在他为此事而感到焦虑时,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一条大蟒,身长万丈,见头不见尾,正张开大口,哗哗哗哗地对昆明城猛吸,城中的金银财宝完全被吞进了它的肚子里,沐英大怒,高声喝问:“何处妖蟒,胆敢吸我城中财宝,使我百姓受穷?”大蟒回答:“我住城北山间,尾在四川,头在云南,我吃云南,屙四川,关你何事?”沐英听后,拨箭斩蟒,那蟒就地一滚,变成了一个黑脸大汉,与沐英大战起来,正杀得难分难解之际,只见翠湖九龙池中的九个龙子,骑着一只神龟,前来助阵,神龟最后把巨蟒给镇住了。
沐英醒来,感到很是奇怪,但又无法释梦,于是他请来了当时着名的风水先生汪湛海,求他给自己破梦。汪湛海沉思片刻,捏指掐算了一番,然后振振有辞道:“这是城北长虫山在作崇,你看它头对着云南城府,大有吞噬古城之感。”沐英一听,大为震惊,急忙讨教破解之法。汪湛海说:“破解之道的上策是疏导,变害为利。”接着他谈了自己的看法:长虫山从东北方向蜿蜒而来,确有不吉之像,但在我的眼里,它却在古城上方汇集成了旺盛的吉祥龙气。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紫微龙”地脉。蟒蛇为长寿之物,但也为阴柔之体,它性格怪谲,若是耍起脾气来,必然伤害黎民百姓。这样就得有一灵物克之,化之,辅之,变之,这个角色得由同样是长寿之物的,但却有阳刚之体的灵龟来承担。
在汪湛海的指导之下,沐英把老昆明城建成了一个灵龟的形状。大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分别是龟的四只脚。这样,在北走蜿蜒的长虫山之麓,老昆明城与其气脉相连,形成龟蛇相交之态,使得昆明有了一股天造地设、山长水远和万物合一的气势。
看着建筑好的昆明城,汪湛海站在五华山上笑了。他不无得意地说:“昆明城池龙气益发,风生水起,定能造福于云南人,相信五百年之后,云南胜江南。”
古幢镇蛟
在昆明市拓东路南侧的昆明市博物馆(原古幢公园)内,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正中屹立着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的宋代大理国古经幢,这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因所在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俗称“古幢”。后来地藏寺倒塌,古经幢长期埋没地下。1919年古幢从地藏寺废墟出土,即以其绝世的精美震惊中外,引起“中外人士奔走摩挲”,被誉为“东方绝世稀有之美术!”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评价古幢为“滇中艺术,此极品也!
在我们小时候,对此古经幢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昆明坝子的滇池中住着五条恶龙,它们时时兴风作浪,淹没农田,毁坏庄稼,冲走房屋牲畜。老百姓每日里烧香拜佛,祷告上天降妖除怪,消灾免难,可总是拿这五条恶龙无办法。
没多久,一个邋里邋遢的叫花子出现了,他就是在昆明地区许多传说中,充当救苦救难神仙的主角----张三丰。他出现时常穿着一身破衣烂衫,靸着一双露出脚趾头的布鞋。
有一天,五条恶龙又在滇池里闹将起来,一时间狂风大作,洪水滔天,眼看一艘艘正在打渔的船儿被掀翻,渔民在湖水里声嘶力竭地叫着”救命!救命!“
张三丰跑到滇池边抬起脚来,”嗖!嗖!“两声,两只烂布鞋飞了出去,落到了湖面上,顿时变成两艘大木船,落水的渔民争先恐后地爬上大木船。船上很快就挤满了人。
等得救的渔民到了岸上,两只烂布鞋又变了回来穿到脚上。张三丰随着展开神通用宝瓶收服了五条恶龙,本来准备就用宝瓶化了恶龙,免得为害昆明地区的乡亲。
五条恶龙在宝瓶中一直苦苦哀求张三丰,求神仙饶了他们一命。张三丰也念五龙修行不易,就答应饶了他们,但得有一个条件,永世不得再出来为害一方。张三丰将这五条恶龙带到当时还没有地藏寺所在地的一口深井中,用巨石把五龙压住,并在巨石上挥掌打了一个翻天印在上。
可是没几天,五龙又不安份了,常在井里闹得雷声大作。乡亲们忙请来张三丰,神仙想想,是呀,我也不能老在昆明守着这几条恶龙呀,别处还有多少灾祸等我去。于是,张三丰掐指算了算后,要乡亲用一座镇妖塔压在巨石上,说这样就没事了。这就是古经幢的来历。
张三丰在经幢完工后,又对着经幢念了许多咒语。这时,五条恶龙老实了,但又对张三丰说:”神仙,若我们改过了,在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呢?“
张三丰答:”除非“铁树开花马长角”,否则永世不得见天日。“
自从有了这经幢,昆明市的乡亲才建了地藏寺,每日里烧香拜佛,感谢张三丰,让神仙永保一方平安。
话说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大概是清朝年间。有一官员到地藏寺来烧香。走累了,也出了一身汗,就吩咐随从在经幢边休息一会。这官员摘下带花翎的官帽扇风,完后,又顺手挂在了旁边的铁树上。井里的五条恶龙以为铁树开花了,虽然还没见到马长角,但一定为时不远,于是在井中就开始翻江倒海,连地面都在开始震动。手下人连忙提醒官员,把官帽取了下来,这才风平雷静。从此,凡昆明地区的人去古幢公园看这古塔,都会颤颤兢兢地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彩色的东西,免得惹奇祸。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这经幢又被长期掩埋于底下,民国时期才又被发现挖了出来,由此,乡亲也俗称经幢为”古幢“。当时官方的意思是,此物为大理国艺术极品,应该运到博物馆妥善保存才是,但刚刚挪动,就看见下面是一个深洞,并且传出阵阵恐怖的声音,井水也暴涨,众人大惊,急忙将古经幢归位。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也有不信神,不怕鬼的红卫兵要去推倒古经幢,但只要他们一靠近古经幢,就可以听到井底下的怪声,甚至会感觉到地面在震动,最终谁也没敢第一个上前动手,因而保住了古经幢。
一直到1987年,政府在古幢下加修了个一米多高的石台。到了2000年的时候(龙年),在地藏寺原址附近修建了昆明市博物馆,才将古经幢移到了室内保护了起来。
东、西寺塔传说
在昆明市中心,最有名的古迹,除了每六十年能出现”金碧交辉“奇景的”金马“、”碧鸡“二坊之外,就当数相隔数百米,遥相呼应的东、西寺二塔。
古代的昆明是一个旱涝经常发生的地方,人们把这一灾祸归咎于龙,龙是神话中兴云作雨的动物。昆明位于滇池边,有众多的以龙命名的水系,如盘龙江、九龙池(翠湖)、黑龙潭、蓝龙潭、白龙潭等等,只有诸龙不作祟,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东西寺塔塔顶四角皆有四只铜制的金翅鸟,由于其外形像鸡,故昆明人又把东西寺塔叫做”金鸡塔“。
塔顶上的金翅鸟,就是佛教”天龙八部“中的迦楼罗。佛经里说,迦楼罗以蛇为食,可除世间的各种毒蛇,汉化的佛教,就把它作为专吃害龙、孽龙,镇水患的护法天神。高居在塔顶的迦楼罗,对妄图兴风作浪的龙,取到监视和威慑的作用。
金殿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云南巡抚陈用宾崇信道教,一日梦见仙人吕洞宾约翌日在鸣凤山麓相会。第二天,陈用宾很早便在山麓等候。只见一个放羊老头,用绳子牵着羊,在山边用一口沙锅偎芋,另一口锅作锅盖,待他走近一看,老头忽然不见了,带绳的羊也没有了。陈用宾恍然大悟:两”口“锅垒在一起就是”吕“字,带绳的羊意味着是”纯阳“,是吕洞宾的道号,这个老头就是吕洞宾。吕真人指示他鸣风山是洞天福地啊!所以在遇吕洞宾处,跨羊清河上,陈用宾修了”迎仙桥“,并在山上建了金殿。
陈用宾年青时很穷,到处流浪,他信奉道教,对那些云游四方,来去无踪,变化莫测,长生不老的仙人羡慕不已。他听说鸣凤山上有座道观,是块风水宝地,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住在那儿,于是他每天除了到道观求神拜仙之外,都呆在山洞里专心致志地读书修道,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见到吕洞宾。
几年过去,连吕洞宾的影子都还没见到,他变得有点不耐烦,动不动就想发脾气。道观的道长见他这番情形就提醒他说:”火气大的人是遇不到仙人的,即使遇到了也认不出来。“他听了道长的话,觉得有道理,便回到山洞,在洞门口两边写下了几个大字:”了却心头火,要见吕洞宾。“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他在洞门口遇到一位老头。只见那老头大约八九十岁的模样,可长得鹤发童颜,身体硬朗。这么大年纪还一个人来到这深山老林,看他那具有仙风道骨的模样,莫非他是仙人?陈用宾盛情邀请老头到他的山洞里休息休息。
到了洞里,陈用宾拿出他存放了多年一直舍不得喝的老陈酒,用精心收藏的传家宝玉龙酒杯斟上一杯,恭恭敬敬地递到老人手中。只听”当“的一声,老头不小心失手将杯子掉在地上,玉龙酒杯摔碎了。陈用宾一下子气坏了,愤怒地冲着老头叫到:”这是我的传家宝,你要赔我!“老头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连赔不是,并说到:”我会赔你的,我要加倍赔偿你,请跟我来。“
陈用宾以为老人要去买个玉龙酒杯还他,便跟着来到洞口,突然老人化为一道清烟消失了。陈用宾这才意识到这位老头是仙人。待他回头一看,只见洞门口上的对联变成了:”了却心头火,要见吕洞宾。见了吕洞宾,心头火又生。“陈用宾看后真悔恨交加。他回到洞里把所有的酒喝得一干二净。他喝得酪叮大醉,倒头就昏睡着了。朦胧之中,他梦见自己升官发财当上了云南的巡抚。
酒醒之后,他受到梦境的激励,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用功读书。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状元及第后做了云南的巡抚。为了纪念在鸣凤山上和吕洞宾的奇遇,他便在山上建了一座金殿。
盘龙江源头传说
盘龙江的源头有一个环境清幽的小村子——南营村。在这里,人们和自然和谐地共处着。特别是在南营完全小学中有一滩半围绕在绿树中的清澈泉水,在学校放假的时候分外的宁静。然而它并不是从来都如此宁静而和谐的。
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这滩泉水。在这里的绿树丛中有着一个漆黑而巨大的山洞,山洞口冷风习习,洞里住着一只贪婪而凶恶的大蟒,于是,当地人便把这个山洞称为”蟒蛇洞“。只要有人从这里走过,大蟒都会在洞口张开那张恐怖的血盆大口,轻轻一吸,路过的人就浑然不知的从地面腾空而起,霎时间,只看见布满毒牙的血盆大口,然而外面的世界却越来越远……路人就这样被吞入了巨蟒的腹中。许多村民都因此痛失自己的亲人。小村笼罩在死亡的恐惧中……
在南营村有一位走村窜寨,靠卖南北杂货营生的老人。老人唯一的亲人就是和他相依为命的小毛驴。为了为民除害,智慧而勇敢的老人想出了一个制服巨蟒的办法。老人找来小毛驴,和一大堆威力十足的炸药,这些炸药足以将一座山包夷为平地,老人把炸药重重包捆在毛驴身上,赶着毛驴来到了巨蟒洞口附近。老人取出火石点燃引线,登时,火苗顺着引线”噌“的就往上窜,老人抡起鞭子,狠狠地给毛驴屁股上抡了一鞭,毛驴”刷“的跑到山洞口,此时巨蟒以为又有美食送上门来,于是懒懒的张开它的嘴,只这么一吸,霎时间,天崩地裂,浓烟弥漫,血花四溅……巨蟒吞入了绑着炸弹的小毛驴,肚皮被炸开了花。老人的小毛驴牺牲了,万恶的巨蟒终于得到了报应。当巨蟒的脓血流尽时,人们却惊奇的发现这里居然涌出了一弘清泉,从此就有了现今南营小学中的这滩泉水。
当地人把泉水叫做”蛇洞泉“,而泉水流淌而成的小溪则取名为”金蛇溪“。从此,人们傍水而居,终于过上了宁静幸福的生活。然而人们却没有忘了那智慧的老人,勇敢的小毛驴。人们把他们的故事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这里的人们分外地爱惜这滩泉水,污水从来不排在泉水中,因为人们要把这宁静而幸福的生活也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
滇池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昆明一带没有湖泊,也没有小溪,只有一片贫瘠的土地。成千上忘顷土地都是靠天吃饭,不知从何时起,这里再也没有一滴雨,田野变得干裂荒芜。
一个年轻的猎手,为了给昆明寻找水源,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走了不知多少年。终于来到了东海,他在海边看到一只鹰从海边叼起一条小红鱼,他一箭射下老鹰,救了小红鱼,没想到这条小红鱼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龙王看青年猎手英武善良,就想把女儿嫁给青年猎手,青年列执意不肯,龙王便将猎手变成了一条小黄龙。小黄龙忘不了对妻子和家乡的思念。
一天,他趁龙王不备,放开量喝足东海水后,飞回了昆明。然而妻子由于思念过度而死,化做睡美人山(今滇池边的西山)。小黄龙悲痛欲绝。吐完肚中的海水,撞山而亡。他吐出的东海水汇成了滇池。从此,有了滇池水的昆明变得富饶而美丽。
圆通寺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天夜里,昆明市区下了一夜暴雨。翌日清晨,一个和尚走出僧房,只见庭院中落叶遍地,转入大殿燃灯上香,却见木柱上的两条泥龙浑身水淋淋,好像才出水面归来。这和尚惊愕万分,转身跑去报告住持,住持半信半疑,于是,带领一群和尚奔进大殿,果见这两条龙遍身是水,鳞甲上粘挂着青苔(海藻之类)。龙的胸部一起一伏地喘着气息。
众和尚见状,惊得目瞪口呆,不敢出气。其中有个小沙弥,好奇地左瞻右顾,他走出殿堂,见地上有一条粗大的水迹,这水迹是沿着柱上盘绕的泥龙而伸到殿外,这小沙弥向众和尚指指点点,他们似有领会,一齐蹑手蹑脚,沿循水迹去寻找根源。
一行人来到今翠湖的九龙池畔(今圆通街坡底西北面),岸上围着一大群人正议论纷纷。原来昨夜天降大暴雨时,许多人听到神龙咆啸,格斗之声音一夜不绝。又有人在岸边拾到有碗口大的几片龙鳞壳,和尚们才恍然领会,方知是本寺的两条泥龙奔入海中(翠湖原名菜海子),驱逐强占九龙池的一条蛟龙。在这以前,昆明常遭蛟龙泛水,淹没半个城区街道,老百姓叫苦不迭。经此一战,蛟龙绝迹了,人民安居乐业了。
圆通寺的大殿后,筑有咒蛟台,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正是蛟龙潜藏的大石洞,蛟龙占着居高临下的地势,时常兴妖作怪,危害人民。距昆明城南约40多公里处有座盘龙寺,寺僧名阿咱李。他懂得峋嶙经文(古夏文),经文上详细记载着大禹治水的经过。其中有就(就有)降伏蛟龙的神咒。
昆明城的耆老们,为了收伏蛟龙,才在此筑咒蛟台,恭请阿咱李在台上日日夜夜念峋嶙经,数日后法咒的效力显现了,蛟龙出洞伏于地,作求饶状,阿咱李挥之令去。此后蛟龙泛水之灾患就没有了。
金马碧鸡传说
昆明东面有一山名为金马山,西面有一山名为碧鸡山,史称”东骧神骏,西翥灵仪“,为云南的象征。早在明代,”金马朝辉“与”碧鸡秋色“就已视为昆明胜景。
流传于昆明的《金马碧鸡》的传说其主要内容有二:
其一,说古时昆明为荒凉贫瘠之地,山上无树木花草。一日太阳东升,在”隆隆“巨响声中,大阳里飞出一匹骏马;当天月亮出来,在”哗啦啦“的响声中飞出一只碧玉雕成的雄鸡。于是,昆明处处金花开,满山结金果,坝子成碧海,鸟飞鱼虾跃。
其二则说:武勇的滇王同哀牢王美丽的公主联姻,金马碧鸡是哀牢王作陪嫁送给滇王的礼物。后来,因滇王有两位王子,相互都谦让王位。老滇王纳宰相之谋,让两位王子都去寻找放到大山之中的金马碧鸡。结果两位王子去找金马碧鸡之后,一直不见返回,于是便成为昆明民间流传的纪念金马碧鸡的许多民俗事项的缘由。
《金马碧鸡》的传说源远流长,远在公元前的西汉就在民间有流传。史料记载,汉武帝听信方士的说法,认为云岭之南有神鸡,毛羽青翠,能破石凌空飞翔,光彩夺目,其声悠长。汉宣帝封王褒为谏议大夫前往云南求取。王褒因故没有到达,还写《移金马碧鸡颂》以祭之。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里讲到滇池有龙马,龙马交配而出骏马,可”日得五百里“。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年)所着《水经注》里也提到大姚禺山有金马碧鸡”光彩候忽,民多见之“。唐宋之后,这一美妙的传说又被佛家所利用,说金马是佛教阿育王的”神骥“。唐代之后,昆明东西山岳有金马、碧鸡的词寺,人们把它当作神灵以供奉。
小结: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文化,所以很多奇怪的事情也会口口相传,很多东西也会传着穿着就变质了,中国有很多的城市,相信很多城市都会有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一些传说,具体可信度我们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