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测手相免费测试扫一扫

2023-07-20知识百科
法治周末记者万文竹“和他有没有缘分?今年干什么能发财?添加微信扫一扫,百元为你解分晓”……如今在网络上,越来越多诸如此类的算命占卜类“业务”开始映入眼帘。相比

法治周末记者 万文竹

“和他有没有缘分?今年干什么能发财?添加微信扫一扫,百元为你解分晓”……

如今在网络上,越来越多诸如此类的算命占卜类“业务”开始映入眼帘。

相比传统的路边算命摊,这些网络占卜“业务”涉猎更广,从中国传统的周易八卦到民间流传的测名、解梦,甚至还有西方传来的星座、塔罗。

种种占卜形式借助网络的“助攻”更加旺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到智能占卜、AI算命的行列中来。

深陷网络占卜迷魂阵

“你是否有过网络占卜的经历?”

法治周末记者就此问题随机询问了5位年轻人,其中4位都表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人是通过占卜、算命的软件;有的则表示是加了朋友推荐的“占卜师”微信;唯一那位没有过网络占卜经历的,则在为孩子起名字时,特意去店里找过“大师”咨询。

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则微信一对一免费“占卜”的广告,在一家网络公司做财务的赵铭动心了,正好那时他眼前有个新的就业机会,萌生了辞职试一试的念头,但又不知道前景怎么样,于是他加了那位“占卜师”的微信,想让对方给“算算”。

添加微信后,“占卜师”问了几个问题,和赵铭开始侃侃而谈,起先他觉着说的还挺准,后来忍不住好奇就继续追问,这个时候“占卜师”表示一对一解答专业问题必须付费。可后来掏了好几百元,深入一聊后赵铭觉得,“占卜师”根本就没算出什么,反而更像是不太专业的心理咨询,听自己说了半天,最后只是给了点模棱两可的意见。

“网络占卜门槛极低,这些所谓的算命大师,只是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然后再用一些让人不明觉厉的词汇,就会降低人们的防备心,进而结合客人诉说的遭遇来打着占卜的旗号忽悠钱。”媒体评论员王攀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快节奏的生活令人都有些焦虑,尤其是年轻人,在遇到挫折或迷茫时,有时就会求助网络算命,用这种非常规的方式去纾解内心的困惑,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近日,一名通过某直播平台算命敛财的年轻“大师”落入法网。年仅20多岁的“大师”高某,通过算命、请符、驱鬼、转运等敛财数万元,其中一幅他自称自己创作的,价值3888.88元的“转运水墨画”,实为网购的印刷品,价值仅50元。 8月份,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打掉一个“网络算命”诈骗团伙,在4个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作案手机1600余部,初步查明,该团伙以“算命大师”为幌子,采取看手相、测八字、卖“消灾祈福”产品等,诈骗金额高达2400余万元。

相比这些“真大师”,更难监管的是如今充斥在网络上的众多“电子大师”,在微博、微信上填写一些基本信息或通过手机上传一张照片,短短数秒内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从财运到事业再到感情,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知吉凶,预前程。

这些各种形式的“AI算命”并非完全免费,用户想要看到更详细完整的内容,往往需要付费购买增值服务,或选择“邀请好友”“看广告”等增加平台下载量或广告收益的方式。

“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这些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技术的加持,往往更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由于有些只是网络中的一个服务器,因此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王攀强调,在进行网络算命时,授权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以及分享指定动作视频等行为,也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风险。

占卜热催生培训班

近日,法治周末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算命”关键词,发现很多专门提供算命占卜的线上网店,有些甚至月销量过万。

互联网非法外之地,《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早已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法律专家也清晰地指出,所谓的“算命大师”利用顾客对不确定命运的担忧,虚构假象来挣钱,并以此为核心商业模式长期从事此类营生,就是诈骗,要负刑事责任。

但面对当前网络占卜“扎堆”,且有人能尝到甜头的现实,也有一些人想要加入其中。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如今甚至催生出了不少培训占卜师的民间培训机构和一对一占卜授课等高价服务。

记者在网上搜素“占卜培训”,发现各种易经学院、占卜在线课程等应有尽有,课程设置大概包括了,中国传统的四柱、六爻、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八宅风水、面相以及西方流行的星座、塔罗牌等。

“我们的培训内容非常丰富,授课老师学历高、且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一家占卜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来参加培训的人,有的是心理学在读生或毕业生,有些是广告从业者和编剧,甚至还有银行从业者、公务员等。他们参加占卜培训的目的也不一样,有的纯粹是觉着有兴趣,同时也可以做兼职,但更多的人是听说这个行业“来钱快”,想做专业的占卜师。

有利可图的行业

事实上,除了大量充斥在网络的网络算命外,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后发现,很多传统的线下算卦、占卜行为也依然大量存在,相比于人们印象里的“摆摊”,如今它们更多是以街边门店或者工作室的方式存在于很多一二线城市中,这些“易学文化工作室”“塔罗牌心理咨询室”等大多会通过一些网络视频平台来宣传、招徕客户上门。

张彬就在老家河南省开了一家塔罗牌店,由于自己在大学期间主修的专业是心理学,虽然也会涉及到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但并不会进行太多深入的讲解,而他又恰好对这一部分内容感兴趣,所以自学了很多关于塔罗牌的内容。大学毕业后,他先是进入了心理咨询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也跟风开起了塔罗牌店。

“顾客群体较为稳定,每月都能取得可观的收入。”张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店里主要有两种收费方式:一是计时收费,根据占卜问题的不同收费的标准也不同,情感咨询和职业规划每小时起600元,而整体转运,每小时则需要2000元;二是计量收费,每询问一个问题100元。此外,张彬也会销售一些“能量水晶”“击退水逆”喷雾等“周边产品”。

虽然消费水平颇高,但是依然有很多客户频繁来店里占卜。张彬透露,来占卜的人有教师、程序员、公务员、企业员工和中层管理者等,多为中青年,十几岁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和退休后的中老年人也会偶尔出现。男性和女性群体数量并没有显著差别,且多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文化人”。

“一般人会认为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才会选择占卜,其实不是。”张彬直言,越是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思考问题往往会越复杂,在经济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就会想借助一些外界的“力量”,所以“这是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像易经、塔罗牌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属于预测学的一种,但也不可否认,确实含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在张彬看来,前来占卜的一些人其实也知道占卜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有时仅仅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就像有些人前来算找工作,其实通过聊天就可以发现他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希望算的结果和他们想的一样,好帮助自己做决定。

因此在王攀看来,除了监管部门应该强化执法,对网络平台和一些线下的占卜机构加强审查之外,民众也应该培养正确的思维,而不是盲目寄托于所谓的“命运”。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法治周末报】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