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回家风水好吗(蝙蝠进家里什么征兆)
说到蝙蝠,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那时生活在农村,小伙伴们常常玩儿脱下鞋子捕捉蝙蝠的游戏。80年代的农村,多数家庭没有电视,收音机也很少,就连课外读物都很缺乏,放学回家小伙伴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玩儿一些自己开发的游戏。其中一个游戏就是傍晚时分,脱下鞋子捕捉蝙蝠,把鞋子扔向空中,爱钻黑洞的蝙蝠有时就会钻到鞋子里。捕捉到蝙蝠之后,我们再拿出来把它扔向高空,仅此而已,无意去伤害它。
当时,孩子们都认为蝙蝠是老鼠偷吃油或者盐变来的,因为蝙蝠的头与老鼠确实太像了。 后来才知道二者根本没有关系,老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蝙蝠属于哺乳纲翼手目,而且是翼手目下的唯一一个物种。
病毒与"蝙蝠"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说起"蝙蝠",很多人的心中会充满恐惧。几日前,"一只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我,是一只蝙蝠/长得丑,脾气怪,性格孤僻/全身还携带了100多种病毒(SARS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它们对我来说影响极低/但是,对人类而言,足以致命……
蝙蝠
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在哪里?最初猜测源头在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因为那里虽然命名为海鲜市场,实际上这里还有很多"野味",而非海鲜。但是,目前看来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华南海鲜市场并不是源头,答案显得更加扑朔迷离。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具体是什么动物,还不清楚。1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野生动物。目前看来,很多人倾向于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这一说法。那么,源自何种动物呢?
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在线发表论文,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将病毒的来源再次指向蝙蝠,并表明2019-nCoV 与一种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 96%。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是蛇,还有学者认为穿山甲是潜在的中间宿主。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源自何种动物?科学研究还在继续,谜底还在等待揭晓……
新型冠状病毒
不过既然被认为"嫌疑犯",作为携带100多种病毒的"蝙蝠"自然而然就成为"噩梦"一般的存在。前几天,微博中有人晒了一张照片,还配文道:"今天早上下楼,一眼看见这个,吓了一跳,以为是只死去单蝙蝠。走近了一看,原来是干枯的香蕉皮。看来是被冠状病毒吓坏了,心中自然多了个魔鬼。 "无独有偶,朋友圈也有朋友发了一张类似的照片:"下楼倒垃圾,遇到这个,冷汗直流。"总之,最近蝙蝠成了人人都惧怕的东西,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干瘪的香蕉皮
"蝙蝠"曾是吉祥之物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吉祥的。一表示"福","蝠"与"福"同音,蝙蝠倒挂身体栖息,谐音为"福到",所以民间年画中常有 "蝙蝠"的形象。二表示"寿",东晋葛洪《抱朴子》云:"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此处说"蝙蝠"是长寿动物,且风干之后磨成粉末服用可以延年益寿,现在看来有些恐惧,但是当时人们却视蝙蝠为长寿的象征。
"五福"是古代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也就是,"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因此,既代表"遍福",又特指"长寿"的蝙蝠便成为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建筑物、装饰品、家具、衣物等上面图案的"常客"。
带有蝙蝠的餐具
蝙蝠年画
北京恭王府的建筑物上共有9999只蝙蝠,加上康熙御笔的"福"字碑,正好一万个"福"字,因而,恭王府又被称为"万福园"。
万福园建筑上的蝙蝠
西方人眼中的"邪恶蝙蝠"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蝙蝠"是一种可怕又不好的动物。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饮食习惯",蝙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素食主义者,另一类是食肉动物。其中有三种蝙蝠是以血液为食的,因此,"蝙蝠"的形象便与"吸血鬼、魔鬼"联系在一起了。美国很多地方都有"蝙蝠是魔鬼的孩子或创造物"的传说。
蝙蝠飞到德古拉斯城堡
1332年,法国的一位女士被烧死,仅仅因为蝙蝠群聚集在她的房子和花园里。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特征习性,据《伊索寓言》记载,鸟与兽发生战争,蝙蝠总是依附强的一方,当鸟与兽停战时,便觉察到了蝙蝠的欺骗行为。于是,双方都裁定它为奸诈罪,并且把它赶出日光之外,从此以后,蝙蝠总是躲藏在黑暗的地方,只是在晚上才独自飞出来。也正因为如此,蝙蝠就有了"骑墙派"的含义。
蝙蝠的这一含义与它的特征、习性相关。蝙蝠有翅膀,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且飞行能力极强,但蝙蝠从本质上讲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蝙蝠昼伏夜出,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地飞翔并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是兽却似鸟。这种模棱两可的长相加之在黑暗中出没的习性,让其与"两面三刀"的“骑墙派”有了联系。
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受到美国吸血鬼题材影视剧的影响,再加上蝙蝠自身的形象,色黑或褐,貌如老鼠,在现当代的中国,"蝙蝠"也有了邪恶、不吉利的含义。
《德古拉元年》海报
正义与邪恶都是人类赋予无辜的蝙蝠的然而,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或者说象征意义,终究是人赋予的,是民族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的体现。"蝙蝠"的文化附加义是人们利用"蝙蝠"的习性特征,通过比喻、谐音等手段来象征人们的主观心理。可以说,人类的思维和看法决定了"蝙蝠"的文化含义。
由于人类过于强大,因此也可以说人类主导了蝙蝠的命运,正如"一只蝙蝠的自述"中所言:
"为了不给人类带去灾难/只能卑微的生存着/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深居简出,夜里出门/幻想可以和人类/永远井水不犯河水/可是,有一天/我的幻想还是被打破了/有人闯进山洞/抓走了我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