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卿男孩名字(牛宝宝取名宜用字)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朱熹生于南宋而周敦颐生于北宋,他怎么拜师呢:我们以诗文史实为证。
公元1175年夏天,朱熹同吕祖谦一起到马伏“寒泉精舍”研读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二程、张载的着作,编成理学入门书《近思录》。
据周氏家谱记载,朱熹不忘前师之德,触景生情,作多首诗文悼念先师。淳熙八年(1181)闰三月二十七日,朱熹离南康职,四月六日抵江州,与刘清之、黄干、张扬卿、王阮、周颐等十余人同至濂溪祠,共同拜谒濂溪先生像。其时,周敦颐的曾孙周正卿、周彦卿设席于光风霁月亭,朱熹亲撰《书濂溪光风霁月亭》以记其事。刘清之又倡议请朱子升讲堂为众人说《太极图》,朱子慕濂溪先生之名,亦欣然从之。事后又撰诗以记其盛:“北渡石塘桥,西访濂溪宅。乔木无遗株,虚堂惟四壁。竦瞻德容日卒,跪荐寒流碧。幸矣有斯人,浑沦再开辟。平生劳仰止,今日登此堂。愿以图象意,质之巾几傍。先生寂无言,贱子涕泗滂。神听倘不遗,惠我思无疆。”对濂溪先生的推崇可谓至矣高矣,无以复加矣。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朱熹慕先生道学之深渊给予至高的评价,作文如下:
奉安濂溪先生祠文
惟先生(周敦颐),道学渊懿得传于天下,上继孔颜,下启程氏,使当世学者得见圣贤千载之上,如闻其声,如睹其容。授受服行,措诸事业,传诸永久,而不失其正。其功烈之盛,盖自孟氏以来未始有也。熹钦诵遗编获户蒙吝兹焉。试郡又得嗣守条教于百有二十余年后,是用式严貌像作庙学宫,并以明道先生程公,伊川先生程公配神从享。惟先生之灵实鉴临之。谨告。
从朱熹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对周敦颐由衷的仰慕、钦佩,虽无面对面拜师之实,却实有师生之缘,师生之情,并始终以弟子之礼事之。
(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