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仇有涵养的女孩名字(姓仇的女孩起什么名字最好)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遗产、书写在古籍里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丰富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和强大精神动力。”
《书简阅中国》纪录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从2月12日开始在CCTV-9央视纪录频道播出。30个故事,30封信札。该节目生动揭秘,寻根溯源,寻找古老中国文明背后人的情感密码,饱含着带领观众向着精神世界最深处探寻文化热望,以独特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直指人心,它不仅为中华文化引领重赋新能,更以非凡史识、史才、史德,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新标杆。
一、探寻古代中国文明背后人的情感密码,汲取情感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的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史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历代的书写者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世界上最为浩瀚的史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难以胜数的文字中,最能够表达个人真实情感的,莫过于家书。家书是私密的亲人之间的交流,天各一方,鸿雁传书,除了问候、思念,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时局提出相应的个人对策或家庭对策,其中就自然流淌着真实的情感,这种真实情感或个人故事是史书文献无法记载的,却具有还原那个时代真实面貌的价值。可以说,“书信成为我们可以走近古人,了解其所思、所想、所为的第一手资料。” 考古发现,中国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家书。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发现了轰动世界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一墓葬中两块写满文字的木牍,是战国晚期一个普通的秦国士兵的家信。这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实物家信,来自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的家书。节目从这个小切口入手,让岁月不再遥远,古人不再陌生,历史有了质感和温度。
《书简阅中国》第一集“小人物的大历史” 黑夫和惊木牍家书故事 剧照
正如专注拍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多年、曾拍过《大明宫》、《玄奘之路》等经典的9分佳作的大导演金铁木所说:“《书简阅中国》选择这些藏于岁月、雕刻了时光的书简,让人们在感叹物华流逝、岁序更易的同时,体会到由文字和词句凝化造设出的种种‘境界’,深刻感受到了情感之美。让观众发现,这些故事如此亲切,原来即使跨越千年,人的悲喜依旧是相通的。”
纵观纪录片《书简阅中国》共六集,每集五十分钟,以30封古代书信为载体,分别从小人物、爱情、友情、人生经验、家风、家国六个主题,讲述了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书信里,既包含着修身、齐家、教化、友谊等中国传统伦理的精华,也包含着锐意探索、追求正义、保家卫国等民族文化中闪耀的光辉。从这些家书中,不难发现,字里行间道出了作者们的生活故事、至深亲情,道出了远行游子对家人的依依眷恋,道出了对国家、对社会的忧思和寄托……它们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等元素为一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探寻这些情感密码,不仅可以深层认识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更重要的是让今天的我们从中汲取情感力量,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首先带给观众的感受是真实、震撼!如节目中大唐“北漂”赵义深、恐婚的秦嘉、“高考”失利的书生阿通、丈夫久去未归的粟特女子米薇所写的书简,反映出的是生活之艰。特别是粟特女子米薇写给丈夫“宁嫁猪和狗,不做你的妻。”宛如一道闪电,撕裂了所有读者和观众的心,这是天地间怎样的悲怆和哀怨?孤儿寡母流落异乡,盘缠用尽,用一封信求助,而这封绝望的家书,却未能抵达家人手中,她们母子的命运,牵动人心。世事的艰难,落在个人头顶不再是一粒灰尘,而是泰山压顶,一个怨妇绝望的呐喊,是对那个时代生活艰辛的控诉,是对分离之苦刺骨之痛的悲鸣。
《书简阅中国》第一集“小人物的大历史”粟特女子米薇故事 剧照
进而,除亲情眷恋外,对希望与信念的守望,在字里行间闪烁出人性的光辉。家风,是一个家族的脊梁。一个家族如果秉承正气,便是国之栋梁。东汉建立的时候,马援已经40岁。他毅然主动请缨东征西讨,平定各地叛乱。后世的经典成语,“老当益壮”、“马革裹尸”,都出自马援之口。但就是这样一个豪迈的将军,对待自家子弟的教育,心思却非常细腻。他一再叮嘱,家中孩子要谦虚低调,谨言慎行。马援以身作则,为家族树立了谦逊正直的家风,他的子孙深受汉室倚重。马严也成为一代名臣,因正直为世人所称道。范仲淹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以身体力行,造福百姓,家书中叮嘱晚辈,一定要做清心之官,切不可营取私利。用家风撑起家族脊梁。
《书简阅中国》第五集 “千古栋梁有家风”马援与范仲淹教育子侄故事 剧照
最重要的,也是高潮部分,彰显了信札中追求正义、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岳飞给友人的信,表达与金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心怀光复河山之愿。尽管岳飞含冤而死,但其“精忠报国”的信念长存于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与时代同流合污的锦衣卫沈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的家书,都明确告诉我们:有国,才有家。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却生生不息,正是因为这些前仆后继的脊梁,为中华之崛起,一路奋战,至死不渝。
《书简阅中国》第六集 “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和文天祥故事 剧照
节目活生生地告诉我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情感,每个平凡或伟大的个体,其情感中都有最柔软、细腻的一面。用情感解读情感,使后辈与古人有了共情,形成了情感共振,汲取先辈的情感力量,使文化自信有了坚实的根基。
二、以年轻人喜爱的视角,年轻态“魔法”打开文字意象空间,互动读懂文物信息,为中华文化重赋新能。
首先,该片以穿越古今的演绎,讲好信札书写者的传奇人生故事,故事好看,从而在年轻人心中“活起来”。 “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那么,如何讲好30个信札书写者的故事,既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又要创新,吸引年轻人读懂古人,从中汲取力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心理学最重视“涉我”这一概念,让在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的古人与当下年轻人发生关联,就是“涉我”,也就是《书简阅中国》这部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当代年轻人不喜欢照本宣科,不喜欢讲大道理,不喜欢慢条斯理的节奏,追求新奇,厌恶窠臼。顺应当下年轻人心理需求,以创新赋能,顺势而为,六集纪录片《书简阅中国》以年轻人为收视主体对象,情景再现,以众多演员穿上古装重新踏入古人生命之河的跨时空形式,以小片、旁白、解说、自白等形式,兼顾时间线和不同主题侧面,立足当下,对信札人留存的表达内心感想的文字以及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材料展开细读,以丰富的视听语言建构信札人的心路历程,紧扣影响其文字形成的重要时间节点和事件,讲述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认识那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能听到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一个异域女子的心声,更能听到国家有难临危受命领兵抗倭的任环那振聋发聩的声音“昔年走马阴山道,今日驱兵沧海涯。三尺龙泉书万卷,丈夫何处不为家”……
《书简阅中国》第六集 “留取丹心照汗青”任环和林则徐故事 剧照
其次,沉浸式体会古人信札的文字魅力。沉浸式体验就是:带领观众完全设身处地体验当事者所面临的一切,使观众有一种置身于情景再现的世界之中的真实感觉,带入感极强,时刻面临此情此景,你怎么办?怎么应对。王献之写给前妻的一封信,《思恋帖》。起笔还是平缓的行书,后来越来越草,最后一句几乎一挥而就。痛失所爱,爱而不得的痛苦与思恋跃然纸上,字字泣血。6集中有高山流水的友谊、有举案齐眉的爱情、有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再其次,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用白话翻译古文字,成功化艰涩为易懂,化腐朽为神奇,“出门打仗缺钱咋办,急,在线等!”刘邦感叹“吃了没文化的亏”,东汉名将马援为何告诫侄子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用当代俏皮的语言拂去他们身上厚厚的尘沙,重新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明朝锦衣卫沈炼的刚正、清朝第一农夫郑板桥特立独行、李贽为女子入学堂的大声疾呼……把诘屈聱牙的文字变成了浅显易懂可视可听的白话文独白。于是,人物在观众的眼前“活”了起来,它有历史的呼吸、文脉的跃动,还有一代代以个体命运接续文化传承的晚辈们的火热心跳。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节目正是这样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让我们大家从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三、创新纪录片“视听艺术”表达,审美观照“重塑文字意象之美”,破次元壁。
纪录片《书简阅中国》的创作难度很大。但没有陷入“琐碎叙事”之中,也没有陷入简单的信札朗读以及事件图解之中,没有落入“家书+评论+图解的操作模式”,从而闯出了一条特殊的叙事风格。
“重塑文字意象之美”——“好看并有趣”是该纪录片创作的一大特色。纪录片《书简阅中国》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题材决定的。信札书面语的内容并不适合于电视传播,所以就必须要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来达到“好看并有趣”的效果。好看是故事化叙述的核心,有趣是故事体现出来的“张力”。让每个故事都落在有趣的看点上,如说到诗人李贽为了女弟子可以和男子一样在学堂读书,竭尽呵护之能事,然而最终在各种压力下,在一个早春的清晨,李贽用剃刀结束了生命,完成最后的殉道。至于女弟子梅澹然,史书记载了她最后的结局:「遭谤而死。」主创人员主要采用的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叙事效果,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始终让观众的心里期待与片子的叙述内容保持同步。
《书简阅中国》第四集 “孤独的路 勇敢的心”一个女权先锋诞生故事 剧照
“重塑文字意象之美”——“穷极视听之美”是纪录片创作追求的理想目标。不论是画面表现样态,还是语言声音表述,《书简阅中国》都有了巨大突破。制作精良,精益求精,对书信及其背后的故事进行了尽可能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展现出了强烈的当代年轻人喜欢的”网生代“气质。比如,用超级马里奥打怪升级来介绍秦国士兵社会地位的提升方式,用微博热搜体概括元稹和白居易两位在当时引发的各种腥风血雨。有了这些卖萌搞笑动画的穿插,一下就让历史接了地气,变得生动起来。
《书简阅中国》创意制作
“重塑文字意象之美”——“破次元壁”,是融合国潮、互动游戏、二次元等当代流行元素跨次元融合,《书简阅中国》古新搭配,采用大量CG动画特效把电子游戏、微博热搜体、微信对话框等现代元素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如这个片头,动漫表现了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等成语典故。在各集中,古人读信的段落采用了人在信纸上活动的小动画,呈现出一种立体化的视觉效果;在片中,很多高潮段落都采用了二维小动画的模式,如古代驿传的方式、秦代军制图、长城驻守人员层级图、王羲之与王献之书法展大比拼、唐朝朋党之争的漫画版、古代女子的节烈碑是如何爆发式增长的、当时有怎样的抗议海报……
《书简阅中国》创意制作
节目通过三维动画、故事剧情拍摄、知识点游戏化讲述等多种手段,打破圈层,跨圈层传播,多维度落地。在电视端、短视频端、微博端、微信端等等收割流量,话题数亿,口碑极佳。
《书简阅中国》把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通过艺术创新,厚植传统文化的沃土,在汲取深厚滋养的同时,让中华文化绽放出璀璨的新时代光芒。播出以来掀起了“书简阅中国热”,真正实现了让沉睡在图书馆和故纸堆里的国宝“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