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拜神顺口溜
“穷人算命,富人烧香”这条农村俗语,并不是鼓励人们去信算命和烧香的迷信活动,而是反映了旧时封建社会中,农村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果把后面还有一句加上:“穷算命,富烧香,不穷不富心不慌”,这样就更加看出俗语要表达的意思了。
在农村,这种俗语有一种变体:“穷人爱算命,富人爱烧香”。通常来说,人们认为这条俗语来源于民间流传较广的风水顺口溜:“穷算命,富烧香,颠颠倒倒问阴阳”。意思是说,人处在贫穷的境况之下,喜欢找算命先生去算命,人过着富裕的生活时,喜欢去烧香敬神,一个家庭处诸事不顺的时候,或者说家里人神思迷糊错乱时候,喜欢去问阴阳先生,看家里的阴宅和阳宅风水上哪里出了问题。
这就是封建社会对农村民众影响颇深的迷信思想。
1、穷人算命是寻求心态上的平衡和心理上的安慰
我国民间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古语: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乌龟原是wang八种。”
这句话就是受到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愚弄,认为人生下来,贫穷富贵是有种的,穷人生的儿子只能是穷人,富人生下来的儿子就是富人,当官的人生的儿子就是当官的。因此,旧时,民间又有一种说:“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这些话的源头来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如下: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句话译成现代文的意思是:有的人用脑力劳动,有的人用体力劳动。用脑力劳动的人就是统治者,用体力劳动的人就是被统治者。被统治的人要养活统治者,统治者要靠被统治者养活。这是普天之下最普遍的道理和原则。
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说,社会各阶层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分工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同,要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别有再有非分之想。后来,封建统治者利用这种话,有意曲解为:人生下来就有贵贱之分,他们的统治是“天命”决定的,平民百姓面背黄土背朝天也是“天命”决定的
。主要是想要平民百姓“认命”,服服贴贴地接受统治阶层的统治。
然而,历史上也有平民百姓不“认命”的例子,比如秦末的陈胜就不“认命”,对同伴说:“苟富贵,无相忘。”说明他有改变底层人物命运的“鸿鹄之志”。在率众起义时,陈胜鼓动众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说:那些在王侯位置上和那些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的人和富贵之种吗?陈胜的对“富贵有种”的质疑,就像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闪电,但很快就熄灭了。从此之后,这种质疑在民间并没有停止过,但是,
随着民间相命术的兴起,以及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底层民众就把改变自己命运寄托在算命这一迷信活动上。
按照民间流传的迷信说法,命不好的人多算几次命,就可以把自己的“穷命算走,好命算来”。也就是因为有了这种迷信说法,旧时农村民众因文化不高、缺乏科学思想的正确引导,处于穷途末路的人,往往比较迷茫,在生活中失去了拼搏方向。因此,他们有一种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心态,也有急于摆脱眼下困境的心态,但又求助无门,只能花点小钱,去找满大街都有算命生先去算命。而算命先生对这种人的心理活动非常了解,总能给出一些比较满意的答案,或者会指点所谓改变命运的“迷津”。
因此,“穷人算命”之说,只不过是一些民众在寻求心态上的平衡和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2、富人烧香是为了寻求心安
那么富人为什么不喜欢算命,而喜欢去烧香呢?
从过去社会心理来说,富人的日子过得比较好,又有身边的穷人作对比,因此,他们大多数都满意自己的命运,认为自己命运的结果已经知道了,没有必要去算。再说,民间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穷命越算越好,富命越算越坏”,这也就是过去农村,有一些穷人喜欢算命,而一些富人害怕算命的原因。
旧时,有一些富人就热衷于烧香拜神灵,其目的就是寻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种心态。
一是想保护现状。
一个人过着富足的生活,虽然满足了,但也不能让富有变为贫穷,即使不能更上一层楼,也不能走下坡路,因此,这样的人往往有“保护现状”的思想。按照农村的说法,不能让家里人出败家子,将祖先或自己创造的家业败掉。
二是想多发财。
当一些人富裕了后,也就是有了资本,往往想获得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因此,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投资,也就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为了寻求庇护,就只能去烧香,这也是出于对自我心里安慰。
三是为富不仁求心灵安宁。
有的人的发财致富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做了亏心事才富裕起来。农村俗语中有“一家发财九家贫”,意思是说,一些富人的财富是从别人身上榨取而来,一个富豪出现,往往踏着很多人的肩膀站起来的,那些被踩在脚下面人就会变成穷人。因此,这些为富不仁的人,常常感到心灵不得安宁,但不是去救济穷人,而是去烧香敬神,以寻求心灵安宁。
3、旧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算命和烧香
旧时,农村民众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算命能改变命运、通过烧香求神来获得保佑。比如,这条俗语中的“不穷不富心不慌”,就是这一类人。
这类人在旧时社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属于贫富两极分化的中间阶层。他们生活的压力不大,既没有贫穷的窘态,也没有“保富”和“扩富”的心理压力。因此,既不用相信算命可以预测自己将来的命运,也不用花冤枉钱去买香,或者搞捐赠。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心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维持生活。
旧时,农村还一些人不但不相信算命和烧香,压根就反对通过算命来改变命运,通过烧香求平安、求钱财和求心安。
农村针对喜欢算命和烧香的人,有一些戏谑性质的俗语:“穷人算命越算越穷,富人烧香越少越富”。
也就因为如此,
旧时农村一些比较明智的人认为“算命不如修命”
,其来源于佛教中的两句话:“算命不如认命,认命不如修命”。这句话既否定了佛教中“认命”的消极为人态度,也认为不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所谓的算命先生,自欺欺人,而是以“务实”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命运。现实当中,有一些人把心思、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算命上,花费了不少钱财和时间,倒不如把这种心思、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赚钱上,这样就要实惠得多,也现实得多。
对于烧香的人,旧时农村也有一种说法,比如,“烧香不如行善”,这类似于俗语“烧香拜佛不如孝敬父母”。旧时农村,“行善”就是做善事,“行善”通常与“积德”合在一起,行善就被视为是积德。去过农村,“行善”的范围比广,但比较典型而实用的是修路和架桥。由于过去交通条件比较差,通行不方便,人们就把修路和架桥看成是行善中最大的积德。古语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座桥”(后来这句话变成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并广为流传)。古人把所行的路和桥比烧香要重要得多,也实惠得多。
人富裕了,烧香是一种比较虚幻的东西,不如拿烧香的钱财,做有助于公众利益的善事,多积善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多做公益,多帮助那些处于困难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