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的生肖是哪个好(丰收节的由来和意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游客在北京北坞公园的稻田种植区域休闲赏景。
随着全国多地有序启动跨省团队游,长线旅游热度逐渐上升。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中秋节假期3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2%。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中国旅游有望迎来强势增长。
正值金秋,全国由北至南进入赏秋佳季。将赏秋景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相结合,不断丰富秋游内涵,并展现中国乡村新貌,正成为秋游中国的新看点。
赏秋景
绿水青山生态美
漫山的红枫环绕着白墙黛瓦的古民居,袅袅的炊烟伴着氤氲的雾气,在民居四周慢慢飘荡;顺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成片的波斯菊扑入眼帘……这是江西婺源的秋天。这里以春天的油菜花而享有盛名,事实上,它的秋天一样让人惊叹。婺源秋天的美被网友评为“耐人寻味”,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往。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独具特色的美丽秋景,为了让更多游客知晓,各地推出了自己的“秋游地图”,并衍生出成熟的旅游产品。
入秋以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便开展“秋游山西”系列宣传活动,推出了一批自驾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沿着旅游公路赏秋景,成为一大亮点。2018年,山西省决定用5年时间修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6143公里,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全域旅游一张网格局。经过3年多的建设,多条旅游公路路段建成并投入使用。例如,全长2.8公里的太原市龙山石窟景区支线是连接景区的重要通道,入秋后,沿线漫山的红叶与松柏格外迷人,成为自驾赏秋的好选择。
深绿、翡绿、金黄、紫红,位于东北的吉林也披上五彩衣装,为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吉林推出了吉美生态游、吉致度假游、开心至吉游、吉富文化游、顶吉创意游五类产品。
综观全国各地五彩缤纷的赏秋产品,都与当地良好的植被密不可分。赏秋产品的丰富,正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成果体现,“生态美”成为这些产品的共同亮点。
庆丰收
体验传统农耕文化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向社会发布了13条秋季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这些线路均以“秋采摘”为主题,结合各地休闲农业园区景点,串点成线,为游客出游提供路线指引和信息服务。
自2018年确立每年秋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庆丰收”逐渐成为各地秋季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融入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一些地方原有的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成熟品牌也得以进一步传播。对于游客而言,参加以“庆丰收”为主题的旅游,除了感受丰收的喜悦,更是一个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好契机。
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北京市八一学校里,70余名师生聚在校园内的一片稻田中,唱丰收歌、收割京西稻、制作伴手礼,体会农耕文化,享受丰收的喜悦。这次活动让许多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知道了“原来水稻是这样生长的”。“京西稻”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迄今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有一片京西稻保护区,如今也成为北京游客感受农耕文化的好去处。
9月下旬,北坞公园的京西稻种植区里,水稻微微泛黄,还未成熟,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小时候放学后,我都要跟着父母去地里捡稻穗,颗粒归仓,现在的孩子哪里经历过这些。”退休的北京市民黄春秀带着孙女前来,让孩子“识五谷、懂珍惜”,是她此行最大的目的。“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如今,北坞公园是距北京城区最近的一处颇具规模的稻田景观,已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野趣公园。“京西稻”不仅是一个水稻名称,还是一个北京文化符号。
进乡村
看美丽乡村新变化
锣鼓声响起,大人、孩子纷纷卷起裤脚下田捉鱼,一条条肥美的稻花鱼被装进鱼篓……日前,湖南怀化大峡谷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大坪村举办,游客和村民一道共庆丰收。稻花鱼、生态鸡、竹笋腊肉等“山里的美食”,既是丰收的硕果,也成了外来游客眼中最有魅力的吸引物。
谁能想到,仅仅几年前,大坪村还是一个贫困村。虽然这里有着峡谷、森林、溶洞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当地村民却只能“守着金山讨饭”。2015年,当地政府出资修建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并依托生态、山水、田园等资源优势,“石头缝里造花海”,在悬崖上修栈道、滑索,村民集体入股开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游发展得如火如荼,这里种植了高山刺葡萄、蓝莓、黄桃等,每年举办采摘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土生活,实现了“农旅双赢”。村民人均收入从过去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如今突破2万元,每年吸引20万游客到此旅游。据介绍,未来大坪村附近还将新建温泉养生系列旅游项目,向着品质化发展。
扩大乡村旅游“战果”,推动乡村游不断升级,成为各地的发展方向。对游客而言,每参加一次乡村之旅,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它已成为人们感受乡村新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