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关于12生肖(春节与12生肖的关系)
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节日,
对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是特别的,
但这些专属于春节的冷知识,
你可未必都知道?
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古代不同时期春节的名称也不同,唐宋元明,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1年,为了“行夏利,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这样,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2、古代春节不是在正月初一
现在的春节是在正月初一,可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正月的时间确定却不一样,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太初历》的制定才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春节时间才确定下来。
骑楼老街年味浓。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3、春节可能过两个
什么时候会有两次“春节”呢?就是闰正月的时候,不过历史上闰正月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据历史记载,最早的闰正月出现在宋代。下一个闰正月要等到2262年,我们是没缘分碰见了。
4、年份有十二生肖,正月里也有“六畜之日”
秦汉以来,民间说法从初一到初六,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和马日,到了初七便是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所以,初七为什么要上班?!
海口博爱路开启了“春节模式”。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林建 摄
5,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发现了吗?今年就没有大年三十,这跟我国历法有关。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编算的,在天文学中被称为“朔望月”。从“朔”到“望”,再到下一个“朔”,一个周期约29.53天,所以农历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而今年的腊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因此也就没有大年三十了。
6、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最初的名字叫作“压胜钱”。这种钱币不是用来流通的,而是一种用来观赏的、可佩带的钱币形状的装饰品。古时,晚辈们将长辈赏赐的“压岁钱”像玉佩一样佩戴在身上成为一种装饰品,以用来镇恶驱邪保平安。
春联、福字、中国结等传统年货制品将老街装扮得红红火火。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林建 摄
7、“福”字倒贴有讲究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口贴上一个“福”。有些人会将“福”倒着贴,因为福倒的谐音是“福到”。但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才要倒贴福字。这是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8、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春节燃放爆竹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火药和纸张时,人们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手写春联让年味更浓。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林建 摄
9、拜年抱拳有学问
在我国,男女拜年的手势是有区别的,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
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可不要搞错啦。
10、春节也有“春节老人”
汉武帝元封年间,历法由于多年维修非常混乱,与天象不合影响农业生产,于是汉武帝下旨编造新历。在那时,元月是岁首,春节是迎春,迎新年与迎春天,两者时间不一定相同。落下闳等人修制了一部历书,把“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统一起来并沿用至今。由于落下闳是在历法上确定春节的天文学家,所以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春节老人”。
要想过一个有仪式感的春节
学问还不少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小知识吗?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北京青年网